“新化民俗音乐+旅游” 视角下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2023-12-12 02:27康晓丹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化山歌民俗文化

□ 康晓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南新化民俗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在独特的文化传播空间中,孕育了打动人心的山歌和神秘深奥的山歌音乐。这些艺术形态记载了新化民俗原生态的面貌特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古化石”。当代新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除了借助本地的山水风景,还需要将具有人文风貌的传统音乐植入其中,体现其旅游资源的独立性和丰富性。因此可借鉴成功案例,结合新化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与时俱进且富有审美情感的实施策略,树立别样的新化旅游文化品牌,使传统音乐得到发展和传承。

一、 “新化民俗音乐+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1.国家政策支持民俗音乐资源开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的发展”“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足见传统音乐、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活动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还提出,“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民族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可见,国家政策支持民俗音乐资源开发,旨在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和农村吸引力、竞争力。民俗音乐是民俗活动与民族特色文化的载体,是民俗传统的象征符号,也是民俗生活的原始艺术,在人生礼俗、民间信仰、社会交际、衣食住行、消遣娱乐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对推动农村生态保护、推进乡风文明、提高农村治理水平、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2.乡村是民俗音乐赖以生存的场所

民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民众生活中逐渐积累、相对稳固下来的,同时也支配着一定范围内人们的那些有关生产、生活、艺术的某种方式。乡村是民间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沃土,民间文化是乡村文明的具体体现。音乐是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与民俗之间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民俗音乐伴随着民俗活动而存在,它广泛地运用于生产生活、四季节庆、生活礼仪、民俗信仰等方面。例如,新化山歌、民间道教仪式、傩舞、傩歌等无不存在于民俗活动中。乡村是对民间音乐进行保护和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为了在乡村发展民间音乐产业,已经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民间音乐传承机制,使其自然运行,又拓宽了民俗音乐传承与保护的空间,达到了民俗音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同时,乡村也是民俗音乐创作的源头。乡村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都为民俗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许多著名的民间音乐作品都是在乡村中创作出来的。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现代化的进程,乡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和民间音乐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保护和传承乡村民俗音乐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乡村民俗音乐的保护和支持,鼓励乡村青年参与到民俗音乐的传承和创作中来,让乡村民俗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3.民俗音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

民俗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折射出了乡村社会的生活面貌,反映出了乡村的文化内涵。我国旅游业充分认识到民俗音乐文化对乡村旅游开发的独特价值,通过旅游开发,充分利用民俗音乐资源的经济价值,将民俗音乐的艺术魅力表现出来,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民俗音乐旅游产业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在“文化兴旅”和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大力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既丰富了乡村旅游资源,又是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今,在全国各个乡村旅游景点中都能发现民俗音乐的身影。例如,肇兴侗寨中的侗族大歌、西江千户苗寨中的苗族芦笙、张家界的“魅力湘西”剧场、江山的村歌等。我们从这些走红的旅游景点中也能看出,民俗音乐资源与乡村旅游产业融为一体,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民俗音乐也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提高了游客对当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乡村旅游业在开发民俗音乐资源时,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侵蚀,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民俗音乐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 “新化民俗音乐+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1.提高政府重视程度

政府应该加强对新化民俗音乐的保护,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在民间文化项目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已有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完善已有的文化体验设施,对符合要求的传统民间文化进行“非遗”申报,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好地表现出它的魅力;要深入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大力发展民俗音乐文化的体验活动。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民俗音乐文化的宣传,让民间文化变成一种村民共享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具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更容易为年轻人所接受,这样才能推动农村民间文化的发展,为乡村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1956年,新化民间歌手伍喜珍将新化山歌《郎在高山打鸟玩》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得到了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如今政府部门要在政策和财力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出台相关文件,促进新化旅游景点的新化山歌的展示平台和宣传舞台的搭建,做到“政府搭台,百姓唱戏”。

事实证明,政府的“搭台”对新化山歌的传承是很有帮助的:①新化县文化局为使新化民歌成为一张亮丽的旅游文化名片,使新化山歌在旅游活动中得以传承,使新化山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对“新化山歌”的由来、艺术特色等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和计划,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政府把新化山歌作为一个平台,把新化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推到了全国的旅游前台。②新化县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组建了“民族文化遗产拯救工程”领导小组,将新化山歌的拯救和发展放在了“以文化和旅游为活体的新化县”的战略地位,并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③近年来,“新化山歌皇后”陈福云先后在紫鹊界景区、龙湾湿地公园、瑶峒土坪村开办了农民山歌培训班,培训农民学员2000多名,协助县属乡镇创办了6所新化山歌传习所;导演了实景山歌剧《呼唤紫鹊归》、原生态音乐实景剧《谁与茶缘》和民俗歌舞节目《瑶旺天边外》及大型实景山歌剧《寻宝2》。其中,民俗歌舞节目《瑶旺天边外》每个周末在新化县天门乡土坪村文化广场上演,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还拓宽了当地村民增收的渠道。

2.提升村民的参与热情及参与度

推动新化乡村文化产业是提高乡村经济效益的有力杠杆。文化产业既有文化属性又有经济属性,具有绿色环保、附加值高等诸多优势和特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发展新化民俗音乐文化既是一项重要的事业,又是一项极具潜质的文化产业。地方相关职能及基层部门,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过程中,从思想上认识到乡村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乡村音乐文化振兴的具体实施方案;梳理、整合好新化民俗音乐文化资源,挖掘当地的音乐艺术元素,利用现代化的理念手段与技术,让乡村音乐得到合理应用,促进新化民俗音乐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有效开展。新化在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将“民俗音乐”与“旅游”相结合,加大力度打造城市文旅品牌与文化名片。应该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所有权适当地下放给新化村民,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从而推动对新化民俗音乐文化体验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将其发展规模扩大,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层次。在此基础上,要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积极地对民俗音乐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开发,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从而达到细化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建立乡村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挖掘培养本土化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的人才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民俗音乐人才,民俗音乐活动的开展更离不开民俗音乐人才。毋庸置疑,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战略,有助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精英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活动组织、人才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推进民俗音乐人才培养战略,必须发挥乡村精英的引领作用。包含民族音乐传承人、研究者等在内的“民俗音乐精英”要身体力行,对参与组织民俗音乐活动起示范作用、对民俗音乐文化的传承起带头作用,提高广大村民对民俗音乐的认识,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4.挖掘并提高民俗文化质量

挖掘并提高民俗文化质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可以保护民俗文化,还可以提高民俗文化的质量。首先,要挖掘民俗文化,就要深入了解民俗文化,收集民俗文化的资料,搜集民俗文化的传说、歌谣、习俗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其次,要想提高民俗文化质量,就要加强民俗文化的传播,以乡村文明为基础,吸收城市文明和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也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新化拥有独特的区域文化旅游名片,如龙湾湿地和三联峒的民俗表演、梅山茶艺表演和美食品尝、学习武术、欣赏山歌等文化旅游活动。应着重实施六大旅游项目,包括提高景区质量、培育新兴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推广“新化三大碗”美食项目、升级农家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努力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和人文精神,打造“蚩尤故里”文化品牌,为新时代乡村建设勾勒出美丽的风景线,提升文化品位。

5.加强对旅游景区的宣传, 创建文化旅游平台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是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新媒体对旅游业传播的重要性,把新媒体尤其是手机作为旅游业传播的主阵地,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QQ等多种渠道,提高旅游业的传播速度,扩大旅游业的传播范围,增加旅游业的传播内容。加强对旅游地的宣传,可以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使更多的游客能够感受到当地的人文魅力和民俗风情,进而带动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要想让新化民俗音乐文化传承下去,必须使文化实现物质化。在策略上,通过打造实景表演与生态博物馆,在文化旅游场所形成新化民俗音乐唱片、纪念品、民俗音乐表演、纪录片等。另外,与新化民俗音乐表演相结合,还能开展苗族和瑶族的民俗表演,以及餐饮和住宿等旅游和休闲的配套服务;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在文化旅游的平台上,也可以利用节庆这个契机来进行推广和展示。如,每到五月五日,新化县城和各乡镇的人们都会自发地在资江上划船,举办龙舟比赛。在这种重大的节日里,借助文化旅游平台,我们可以举办梅山文化旅游节、新化山歌旅游节、新化山歌竞赛等,扩大新化民俗音乐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三、 结语

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文化振兴,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所以,采用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民俗音乐+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难题,从而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新化山歌民俗文化
山歌还要妹起头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新化三合汤
山歌
新化山歌的传承与开发初探
新化山歌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苗山歌
苗山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