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 助力家校协同

2023-11-29 08:18方高远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9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方高远

[摘 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孩子也只有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传统的家校互动主要采取家访、约谈、留言、家长会等方式实现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互联网的出现为家校合作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方式。经过实践研究证明,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家校协同教育有助于学校和家庭全面开展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信息技术;家校协同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7-0096-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学校和家庭要始终从统一原则出发,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同心协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好地教育孩子。在过去,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主要采取的是家访、约谈、留言、家长会等传统方式,这些方式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影响了沟通交流的效果。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信息技术早已插上网络的翅膀,飞入了千千万万的校园,百年教育大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可谓“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信息技术助力家校协同,有效传递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方式,获得越来越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青睐。线上教学的开展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多方合力,才能将教学工作落实落细,顺利完成知识的传递。QQ、微信、班级小管家、钉钉等应用平台和软件可以共同助力线上教学的开展。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让家长和学生知晓相关课程的安排和时间,并告知学习的具体要求。到了教学时间,教师会通过微信群等督促学生按时听课。课程结束,教师以拍摄微课视频、图片批注等方式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教师精心准备的作业会发布到“班级小管家”平台上,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后拍照上传。教师可以随时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作业的批改,还能以小红花奖励、优秀作业展示、教师的精彩点评等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当然,线上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很难像线下教学一样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监督。那么学生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同时,家长的监督作用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平台与家长经常沟通,比如在“钉钉”上召开线上家长会,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事实证明, 家校协同式的线上教学能够与传统教学互补,从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

由于我校地处乡村,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和家长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困难。为了使线上教学顺利开展,减少沟通障碍,让教育更便捷,我校结合实际,采取了以下举措。

1.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

一所学校中,教师的年龄参差不齐,所以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自然也有熟练和生疏之分,尤其是乡村小学中教师呈现老龄化的现象,导致学校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偏低。要想保证每位教师都能利用信息技术顺利开展相关教学,必须进行全面培训,提高所有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先邀请市级信息技术教研员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再让信息技术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具体操作的实践培训,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让所有学科教师都能提高信息技术能力,顺利完成线上教学的任务。

2.提升学生和家长的信息技术能力

部分家长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能力较差,难以运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家校沟通。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的培训所得通过班级群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具体指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多实践探索,多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孩子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二、信息技術助力家校协同,促进学生成长

除了让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知识,学校在每一次传统节日或重大节日利用班级微信群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普及和情感熏陶,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从我校每个班级群里反馈的信息来看,这样的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又非常有意义。例如,除夕当天,教师运用微信平台先向学生普及传统的文化知识,又用心设计了精彩的线上互动环节。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都很高,大家争相分享除夕的习俗知识,争先恐后地“晒”出了贴春联、吃年夜饭、放烟花等民俗活动照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欢乐祥和的节日注入了一份新鲜。又如元宵节,学生通过视频、文字、图片分享元宵的由来等知识,“晒”出自己吃汤圆、看花灯的场景;清明节的时候,学生在微信平台分享烈士故事,以网上祭祀的方式寄托哀思;到了中秋节,学生又会在微信平台“晒”出一家人赏月的照片,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诉说有关太空的遐想.......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常规教育、主题班会、安全演练活动、板报宣传等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安全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家校合作做好安全教育,呵护孩子平安成长,是重要的安全教育方式。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或在不同季节开展的安全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学校和教师充分利用线上平台让家长了解自身责任,了解各项安全方面的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进行安全教育,给予孩子最全面的保护。信息技术为家校沟通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都可以将安全教育知识直接、有效地传达给家长,为学生的健康平安保驾护航。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是所有家长和教师共同目标之一。班级QQ群等平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便捷沟通,许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可以即时共享在这些平台上。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有效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助力家校协同,拓宽教育途径

孩子的成長是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的使命,家校协同是完成这项共同使命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时代下,采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搭建起来的多种家校信息互联平台逐步取代传统家校的联系方法,拉近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方便、快捷,满足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互动需求,拓宽了教育的途径。

例如,近两年来,为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我校非常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的应用。每个学期各班主任会进行常态化的安全教育,还会每周末利用线上平台发送家校提醒,要求家长阅读,起到提醒和预防意外发生的作用。还有按时开展各种安全专题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并完成相关的作业和任务,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又如,可以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或者家长对学校的管理意见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家长的想法和建议。在制作调查问卷时要注意语言的亲和性,以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够发表自己真实的意见,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调查结果改进工作方法或者调整教学行为,以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更好地教育学生。

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引入家校协同教育中。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助于发挥微信强大的即时通信社交功能,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学校可以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在其中发布信息、展示成果、推荐学习资源等。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只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了解学校的动态、班级的活动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等相关信息,还可以进行回复,发表评论或提出建议,实现交流互动。从学校角度来说,发布的信息既可以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情况和管理模式,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合作,还可以在其中展示学校的一些特色文化、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起到正面的宣传作用。

教育的途径千万条,教育的道路拓宽了,但教育的初心始终没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四、信息技术助力家校协同,改良沟通模式

在过去,教师会以家长会、家访、让家长到校面谈、书面通知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但是这些传统的沟通方式都比较耗时费力。家长会的召开需要教师耗费精力精心准备;学生居住地分散使得教师逐一家访变成一种负担,往往会牺牲教师很多的休息时间。面谈虽然是教师和家长之间比较有效的沟通方式,它能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也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但是班级学生众多,面谈只能针对少数学生,而且对于家长来说,一定程度上会耽误他们的工作、消耗他们的精力,让他们对这种沟通方式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导致有时很难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所以,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是时代的产物,也受到了时代的束缚。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模式多了起来,也顺畅了起来,电话、短信、QQ群、微信群等多种方式让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协同沟通更加便利。拍下一张照片轻松就可以进行交流,或者录一段视频记录精彩的瞬间和大家分享,或者发送一段语音留言,需要交流的信息就可以及时有效地传递,也可以更加直接地进行视频通话,沟通不再受时空限制。

所以说,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协同教育既为学校提供了一种非常便利有效的沟通交流途径,又向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沟通的平台和教育的新渠道,加强了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

五、信息技术助力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协同是一种需要不断坚持和完善的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以提升家校协同教育的效果。

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能起到改善亲子关系的效果,也是家校协同的大势所趋。比如,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提高他们对学校教育的认识;也可以请家长代表介绍一些在家庭教育中的宝贵经验,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或者直接让家长录制孩子在家的活动,与教师一起观看讨论。学校还可以让教师和家长、学生三方在一起进行线上交流。教师和家长讨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坦诚地交换彼此的看法,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学生也可以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让父母和教师了解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样的活动效果更加显著而有益。

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好的网站给学生家长,帮助家长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也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家长辅导学生学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家长害怕孩子接触网络,其实是害怕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或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但是一味地禁止和远离信息网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仅要清楚地认识到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更要帮助家长认识到这一点,共同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理性上网,提高他们的自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为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庭和学校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习知识、提升素质、练就本领、守望成长是家校共同的教育目标。 当今信息社会,唯有博采信息技术,方能助力家校协同。我们农村小学的家校协同也要充分跟上时代的脚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家校合作,让家庭与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校携手为学生创设一个目标一致、密切配合的教育环境,为他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使学校的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