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坑塘特征分析及重要度评价

2023-11-27 06:06汪雪纯宋兰兰张其成李士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3年11期
关键词:湖库坑塘聊城市

汪雪纯,宋兰兰,张其成,李士军

(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2.泗洪县水利局,江苏 宿迁 223900)

0 引言

坑塘是指蓄水量小于10 万m³,自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较封闭的[1],在地球上比湖泊覆盖面积更多[2]的水体。与其他淡水水体相比,坑塘能为物种提供更多栖息地和营养物质,包括一些稀有的和受威胁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3]。近年来,受城市扩张、农业集约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不少坑塘被闲置、废弃甚至变为垃圾场,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如英国现存坑塘数量较19世纪下降了75%[4],印度坑塘的减少损失了195 万hm²灌溉潜力[5],2000-2012年南昌市水库坑塘和滩地减少最多[6]。坑塘退化和丧失极大限制了坑塘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5]。

坑塘不仅是国土空间的组成部分[7],更是一项绿色基础设施,其形态特征、空间分布决定了坑塘功能[8],坑塘功能又与其结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使坑塘景观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水适应景观[9]。坑塘的形态结构与空间分布可由坑塘面积、岸线发育系数、坑塘距河/湖库距离、坑塘密度、周边土地利用等因子来描述,这些因子影响着坑塘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5]。YADAV[5]研究了印度坑塘现状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面积大的坑塘,其水资源、生境资源更丰富,更容易被保留下来;相同面积的坑塘,长宽比在3∶1 左右时水流更均匀[5];坑塘岸线越曲折,物种多样性越少[10]。距河/湖库距离能够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距离越小,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质量也越高[11]。USIO N[12]研究了不同用地对坑塘生物多样性及水质的影响,发现周边是林地的坑塘,更能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城市坑塘因热岛效应,其平均水温比农村坑塘高3.04 ℃,温度增高有利于苯酚等有害物质挥发,使得有害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城市坑塘生态系统比农村坑塘更容易失衡[13]。JELIAZKOV等[14]研究表明,流域或区域内物种丰富度随着坑塘密度的增加而增加。SONG等[15]利用卫星成像数据观察发现60%的土地变化都与人类活动有关,人类活动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继而影响了坑塘面积和分布[16]。前人研究发现,与湖库等大型水体相比,坑塘类微小水体在调蓄洪水[15]、保留养分[4]、缓解热岛效应[17]、鱼类生产和养殖[3]等生态服务往往被低估,也未得到法律或政策的支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坑塘系统功能及效应的重要性[18],加强了坑塘的治理保护,尤其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效益的坑塘,使其转型成为所在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19]。

当前坑塘研究集中在宏观上阐述坑塘的演变、时空分布特征方面,对坑塘本身特性及重要程度的研究较少。基于坑塘特性研究其重要度,决定治理保护优先级别,在城镇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约束环境下[20]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聊城市坑塘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研究聊城市坑塘格局和空间分布,开展聊城市坑塘重要度评价,根据不同重要度提出坑塘利用策略,保障坑塘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效应。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聊城市介于东经115°16′~116°32′和北纬35°47′~37°02′之间,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境内地形平缓,除东南部沿黄河一带外,其余均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总面积8 628 km²,辖8 个县(市、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0.32 mm。全年60%降水集中在夏季,易出现局部内涝,冬季降水少,不足全年的3%。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地下水流向与地表倾斜方向基本一致。聊城市河流密集,水系众多,坑塘湖泊散布,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83.34 km²,地理位置图见图1。

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Fig.1 Geographical location map of the study area

1.2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

坑塘属于面积较小的水体,使用低分辨率影像提取信息会产生信息丢失、边界破碎等问题。Landsat 8 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地球物理调查局(USGS)共同开发的卫星系统,拥有比以前的卫星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考虑到坑塘分布散,形状复杂等特点,选取分辨率为30 m 的2021年6月云量少于20%的Landsat-8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每幅影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去云处理、影像融合、镶嵌裁剪;然后利用聊城市水利志、水利普查、骨干水利工程图、聊城市1∶10 000 地形图、野外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对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校正,得到聊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如图2所示。

2 聊城市坑塘特征和空间分布

2.1 坑塘特征分析

根据校正后的聊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统计各区县坑塘的面积、岸线发育系数、距河/湖库距离等参数,绘制坑塘特征参数的分布直方图、累积频率,详见图3所示。

图3 坑塘特征参数分布直方图和累积频率图Fig.3 Histogram and cumulative frequency plot of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distribution in ponds

坑塘面积:坑塘的滞蓄、涵养水源、净化污水、生境资源能力与其面积大小密切相关。面积越大,蓄水能力越强,对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提供水源和栖息地的物质和空间的能力也越大,生境资源越丰富,生态服务功能也越强。由图3 可知,聊城坑塘面积中位数为0.002 95 km²,面积大于0.01 km2以上累积曲线变化趋向平稳,表明聊城坑塘面积分布整体比较集中,大于0.01 km²的坑塘较少;在直方图和累积曲线中,0.03 km²以上坑塘的数量存在小的突变,主要分布在高唐县,这表明坑塘面积大的相较于中等面积的坑塘更易被保留下来。

岸线发育系数:坑塘岸线长度与面积之比为岸线发育系数,反映了岸线弯曲程度与不规则程度[21]。当岸线发育系数≈1,坑塘形状趋近于圆;≈1.25 时,坑塘形状趋规则矩形;岸线发育系数≥2 时为河流型坑塘,岸线曲折度增加,详见表1。图3中,聊城坑塘岸线发育系数2 以下累积曲线增速快,大于2 累积曲线增速变缓。岸线发育系数的中位数为1.26,表明聊城坑塘形状比较规则,岸线发育系数介于1~2 之间的坑塘被保留;岸线发育系数在2~3的河流型坑塘数量较少,岸线发育系数大于3的坑塘数量极少,结合坑塘面积的累积曲线可知,河流型坑塘的岸线曲折度增加,其景观效应增强,提升了区域旅游价值而被保留下来。

表1 不同岸线发育系数的坑塘形状Tab.1 Pond shapes with different shoreline development coefficients

距河/湖库距离:反映了坑塘与主河道/湖库之间的水力和生态廊道的连通性。距河/湖库的距离越小,生物连通性,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环境质量也越高[22]。距河/湖库的距离越小,破碎化程度越小,坑塘与大型水体的连接性也越强[23]。图3 中坑塘距河/湖库距离中位数为1 228.17 m,大多处于2 000 m 以内,50%的坑塘的距离在1 228.17 m 以下。研究发现,两栖类动物的迁移距离通常为1 000 m,距离大型水体越近的坑塘,更容易作为两栖类动物的繁殖点[24]。因此,聊城市坑塘距离大型水体的距离大多能够满足两栖类动物的迁移。整体上,聊城坑塘距离主河道/湖库的距离比较近,其蓄水或进行水资源的交换成本也越低,更容易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2 坑塘周边土地利用

结合国家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分类标准[25]和聊城实际土地资源类别,将聊城坑塘周围土地利用分为耕地、农村居民地、城镇居民地和林地[26]4种类型,统计坑塘个数、坑塘面积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详见图4。由图4 知,聊城耕地面积占比高达71.43%,农村居民点和林地占比均在12%左右,城镇居民点所占的比例仅为3.25%。从坑塘数量上看,63.13%位于耕地,23.53%位于林地,9.7%位于农村居民点,位于城镇居民点的仅有3.64%。从坑塘面积上看,66.76%位于耕地,占坑塘总面积的2/3,17.93%位于林地,8.3%位于城镇居民点,7.01%位于农村居民点。无论是数量还是面积,坑塘周边以耕地为主,其次为林地。城镇居民点中坑塘数量占比小于农村居民点,但面积占比却大于农村居民点,城镇居民点所拥有的坑塘面积大于农村居民点,也就是说在城镇居民点的坑塘,面积大的更容易被保留。

各区县坑塘个数和水面率如图5。从坑塘数量上看,各区县坑塘的数量均呈现耕地-林地-农村居住用地-城镇居住用地依次递减,其中东昌府区、茌平区、阳谷县坑塘位于耕地的数量最多,其次高唐县、东阿县,冠县、临清市、莘县则最少。位于林地的坑塘数量,除冠县、临清市、莘县在500个以下,其余区县林地坑塘数均在500~750 个之间,差异并不明显。各区县位于农村居民地和城镇居民地坑塘个数均很少,且区县间的差异不明显。从坑塘水面率上看,高唐县、阳谷县的水面率较高;冠县、莘县的坑塘水面率较低;其余区县坑塘水面率相差不大,均在5%左右。各区县坑塘水面率大多遵循林地坑塘水面率(2%左右)>耕地坑塘水面率(1%左右)>农村居住用地坑塘水面率(<1%)。城镇居住用地的坑塘水面率在各区县有较大差异,高唐县、阳谷县的城镇居住用地坑塘水面率远高于其他区县。

图5 各区县坑塘个数、水面率统计图Fig.5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ponds and water surface rate in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

2.3 坑塘空间分布特征

核密度估计法是ArcGIS 中一种计算空间内的点状或线状地理空间要素的密度,利用自然间断法将其分割为几个不同值范围,分析点或线状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的方法[27]。核密度分析方法可以分析聊城市坑塘的空间分布疏密状态,得出聊城市坑塘分布集中的地区。其表达公式为:

式中:f(x)是阈值范围内的核密度值;h表示密度数值窗口的指定搜索半径距离;n为指定空间范围内坑塘的总数。

聊城市坑塘空间分布及核密度如图6所示。在空间上,坑塘呈现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形成了6 个集聚区域。其中,东昌府区东北部、东阿县中部以及高唐县东北部的坑塘密度达10 个/km2,属热点区域,坑塘较多且分布较集中;茌平区北部、东昌府区西部与冠县交界处、阳谷县东北部坑塘密度在3~8个/km2,属次聚集中心;西北部和西南部坑塘数量少且分散,坑塘密度约为1 个/km2。聊城坑塘分布与其地势、水系分布是一致的,水系多的地方坑塘数量多。对比城区与农村的坑塘分布发现城区坑塘密度小于农村坑塘密度,尤其在东昌府区中心城区、东阿县中心城区基本无坑塘。

图6 聊城市坑塘分布图和核密度图Fig.6 Nuclear density map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its and ponds in Liaocheng City

3 坑塘重要度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坑塘作为典型的景观要素和重要农业基础设施,发挥着多种生态系统服务[26]。坑塘的自身特性和空间分布决定着坑塘的功能。坑塘生态价值突出,其重要程度高。在土地资源紧缺条件下,选取生态系统服务潜力大的坑塘,优先利用和保护,才能使得效益最大化。

坑塘特征包括自身形态和坑塘与周边的水力联系;坑塘形态可用坑塘面积和岸线发育系数描述,这是维持坑塘生态体系的物质基础,坑塘与周边的水力联系可用距河/湖库距离表示,反映坑塘与外界水生态连接程度。坑塘周边状况反映陆域系统对坑塘的影响。坑塘密度则是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从坑塘特征、周边状况和空间分布三方面构建坑塘重要度指标体系,详见表2。

表2 坑塘重要度指标体系Tab.2 Index system of pond importance

3.2 坑塘重要度评价

坑塘重要度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主观赋权方法,相较其他权重确定方法,更系统且方便[28],被广泛应用于多层级、多因素、难量化的分析决策系统。依据坑塘重要度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构造成对判断矩阵,计算指标层权向量并满足一致性检验后,得到各指标层的权重,详见表3。将坑塘各指标实测值加权平均后得到聊城市坑塘重要度统计表,见表4,用高斯函数拟合重要度频率分布,如式(2),其中R2=0.99,做累计频率拟合曲线,拟合结果见图7。

表3 判断矩阵Tab.3 Judgment matrix

表4 坑塘重要度统计表Tab.4 Table for importance rating of ponds

图7 坑塘重要度得分频率图和空间分布图Fig.7 Frequenc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nd importance scores

由表4、图7 可知,大多数坑塘得分位于中间分段(4~5 分),且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3.87 分以下的坑塘占10%,50%的坑塘重要度在4.61 分以下。从空间上看,聊城市坑塘重要度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得分高的坑塘主要位于聊城市中部和北部,与坑塘分布规律大体一致。从区、县层面上看,重要度得分高的坑塘位于东昌府区的最多,其次是茌平区、阳谷县、高唐县和临清市,少量分布于东阿县、冠县和莘县。坑塘重要度得分越高,说明该坑塘无论是从自身特性还是所处空间,都具有更大潜力,可将此类坑塘作为坑塘网络的核心优先考虑,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3 坑塘利用策略

在国土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时,可结合坑塘形态和空间分布和坑塘的重要度,确定其功能规划和利用策略。由于大多数坑塘重要度评分大于4,仅10%坑塘低于3.87,为最大程度的保留坑塘系统,以累计频率>10%为坑塘分界点。

当坑塘重要度大于3.87,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潜力,是坑塘治理保护的重点,不得弃置或非法占用;对其开发利用时需结合坑塘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来确定。面积大、形状规整的坑塘可成为标准化养殖坑塘,结合聊城市特色,投放大宗淡水鱼等水产进行养殖,也可以与种植莲藕相结合,实现生态互补塘。岸线发育系数大的坑塘形状更加多样化,在城区可以承担景观游憩功能,营造有设计性的水景观。距离河流湖泊近、面积大且形状规整的坑塘,在农村可以承担农业灌溉功能,在居民区可以承担生活用水功能。

当坑塘重要度小于3.87,对其开发利用时需结合坑塘空间分布来确定。在东北部高坑塘密度区域,由于经济和城镇发展需要可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生态复垦,在农村可改造为农村耕地,在城市可进行填埋用于城市建设;但在西南部低坑塘密度区域,则尽量作为储水塘、灌溉塘等保留。

4 结论

研究分析了聊城市坑塘特性和分布,评价其重要性,结论如下。

(1)聊城坑塘面积分布整体比较集中,大部分在0.01 km²以下;坑塘岸线发育系数中位数为1.26,形状较规则,接近矩形;50%的坑塘距离主河道/湖泊水库的距离在1 228.17 m 以内,有利于两栖动物迁移,更容易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耕地周围的坑塘在数量(63.13%)和面积(66.76%)上都远大于其他用地类型。各区县坑塘个数均按照耕地-林地-农村居住用地-城镇居住用地递减。高唐县、阳谷县的城镇居住用地坑塘水面率远高于其他区县。

(3)聊城市坑塘总体分布情况为北多南少、东多西少。主要集聚中心东昌府区东北部、东阿县中部以及高唐县东北部的坑塘密度达10 个/km2;次要的聚集中心在茌平区北部、东昌府区西部和阳谷县东北部,聊城坑塘分布与其水系分布是一致的。

(4)聊城市坑塘重要度得分分布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分布符合高斯函数分布,重要度得分高的坑塘位于东昌府区的最多。对重要度得分>3.87 的坑塘,结合坑塘形态和空间分布进行利用;对于重要度得分低的坑塘,可结合当地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进行坑塘生态复垦。

研究中未考虑社会经济、人口分布等影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会对坑塘分布状况产生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选择不同发展阶段,开展坑塘重要度研究。

猜你喜欢
湖库坑塘聊城市
农村坑塘污染分析及治理建议
聊城市召开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近五十年来大理海西流域坑塘系统发展演变及分布特征研究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
卫星测高数据筛选方法研究
秀山县湖库水质特征分析及富营养化评价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的坑塘设计
山东聊城市西梭堤遗址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