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载道 立德树人

2023-11-17 13:33温思潮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新模式德育教育

温思潮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乡村学校作为农村教育的主体,面临着人才流失、资源匮乏、环境落后等多重困境,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曾在广东省恩平市那吉镇中心小学工作,那吉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学校”)是那吉镇的一所乡村学校,创建于1922年,已有百年历史。学校以本地特有的石头资源为依托,打造了“以石载道,立德树人”的学校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德育教育特色。文章旨在通过对学校石文化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石文化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创造力、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提出该校未来的德育教育发展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石文化;德育教育;特色文化;新模式

一、中心小学石文化德育教育现状

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但却拥有着“一祠两宝三园”的历史文化底蕴特色。“一祠”就是指梁氏祠堂,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被改造为学校图书馆以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茶坑石雕刻技艺”的传习点。“两宝”即校园内的“古井、古树”,分别已有两百年及一百多年的历史。“三园”即“智慧园”“思源园”和“尚品园”,分别以饮墨池、农耕文化和实字雕刻为标志,寓意着努力学习、感恩回报和诚实做人。走进校园,一股古色古香之气迎面扑来,处处体现着石头与德育的结合。

学校以石文化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既传承了本地的历史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例如,在“智慧园”里,学校举行了现场书法比赛、作业、书法展示活动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思源园”里,学校组织了感恩教育、农耕体验、传统游戏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和亲情的温暖;在“尚品园”里,学校开展了诚信教育、石头小路感悟人生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班会课、主题班会等形式,定期宣传石文化德育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使之深入人心。

学校还注重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德育教育中,既保护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又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涵。2019年,学校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坑石雕刻技艺”引进来,开设“茶坑石雕刻技艺”班,开创了恩平市“非遗进校园”先河。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获得了多项荣誉。2023年,学校又把恩平市级的非遗项目婚庆礼饼、黑豆沙制作技艺引入学校,建立了展示区和情景区。通过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展示,学校不仅让学生了解和继承了本土文化的特色和风情,也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石文化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石文化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积极影響

环境塑造人。石头是一种坚硬、耐久、不易变形的物质,它具有厚重、沉稳、质朴的特点,这些特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以石文化为特色,一方面在校园中打造石头祠堂、奇石展厅等石文化景观,让学生在欣赏石头的美感的同时,也感受到石头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另一方面,组织石头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开设茶坑石雕刻技艺培训班、讲述石头故事等,让学生以石头为载体,亲近自然和历史,体会历史长河中的“石头精神”。学校通过石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厚重、沉稳、质朴的“石头精神”,使学生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随波逐流,不轻易改变;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畏艰难,不退缩;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和风格,不虚伪,不浮躁。这种“石头精神”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于恩平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恩平古称“恩州”,建县至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诞生了茶坑石雕刻技艺、石头村、恩平话等一批璀璨的文化明珠。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恩平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能让文化明珠熠熠生辉,照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心小学开设茶坑石雕刻技艺培训班,让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坑石雕刻技艺,了解茶坑石雕刻的历史、工艺、风格等,感受茶坑石雕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学校还组织了茶坑石雕刻作品的展览和评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除此之外,学校还自制了校本教材《那吉石韵》,既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与石头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如石头相关的历史、成语、诗句、童谣儿歌等,又能让学生学习恩平话的发音、词汇、语法等,感受恩平话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底蕴。中心小学通过石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发扬恩平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石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影响

茶坑石雕刻技艺是恩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但是一种基于独特的恩平茶坑石石材与中国文房四宝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传统手工技艺,更是恩平市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茶坑石的材质独特、色彩斑斓、纹理丰富,茶坑石雕刻技艺具有工艺美术表现丰富、工具独特、重皮顺纹俏色、因皮因纹因色施艺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审美和收藏价值。学生在茶坑石雕刻的实践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工具使用和技法运用,还要根据石材的皮层、纹理、色泽等特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设计和创作。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要观察作品的形态和结构,还要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寓意,感受作品的气韵和神韵。如此,学生对于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就在实践和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人类的第一个文明时期被称为石器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石头的认识和利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乃至形成了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岩石学。学校推出了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那吉石韵》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那吉石韵》里除了常见的石头相关的成语诗句、童谣儿歌等元素外,还别出心裁地融入了那吉镇仙人塞海七彩石、云礼石头村的历史典故,更加引人入胜。接下来,学校还将推出实践课程《与石对话》,帮助学生分析石头的演变过程,欣赏风格各异的石头,运用乃至创造与石头相关的工作材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中心小学石文化德育教育发展策略

(一)加强理论指导

学校应该结合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明确石文化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形成一套完整的石文化德育教育体系,提高其科学性和系统性。

第一,确定石文化德育教育的目标。目标是指导德育教育的方向和标准,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需求。石文化德育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第二,确定石文化德育教育的内容。内容是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载体和手段,应该体现石文化的特色和内涵。石文化德育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石文化的历史渊源、艺术形式、技艺传承、价值内涵等方面。第三,确定石文化德育教育的方法。方法是保证德育教育效果的关键,应该适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石文化德育教育的方法应该包括情境体验法、参与实践法、主题活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第四,确定石文化德育教育的评价方式。评价是检验德育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应该做到客观公正、多元化。石文化德育教育的评价应该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主体和方式。

通过“四个确定”,可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具有特色和针对性的石文化德育教育体系,为学校实施有效可持续的石文化德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二)拓展资源渠道

作为罕见的以石文化为特色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政府部门、文化机构、社区组织、专家学者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石文化德育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

首先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申请更多的教育经费和政策优惠。恩平市教育局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是恩平市教育局实施的一项重点项目,旨在推动恩平市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学校。学校以石文化为特色,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教育新模式,符合恩平市教育局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的申报条件和要求。学校要认真对待编写方案、提交材料、接受考察等程序,申报恩平市教育局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的认定,还可以以相关材料申报恩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保护基金,促进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其次,以文化机构和社区组织为载体,邀请专家学者交流合作,例如邀请恩州奇石等深耕石文化领域的企业进校开办讲座、邀请茶坑石雕刻技艺传承人与学生面对面答疑释惑、在假期把石雕刻技艺培训班引入青少宫、鼓励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外出参赛……

通过一系列“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举措,能为石文化德育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促进石文化德育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三)创新活动形式

学校在未来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设计更多的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石文化德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增强石文化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做到“寓教于乐”。

第一,结合课程教学。学校将石文化德育教育与语文、美术、音乐、科学等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石文化的魅力和道德的内涵。例如,在美术课上,可以让学生观摩和练习石雕刻、石板画等技艺,在科学课上,可以让学生探究和实验石头的物理、化学、地理等特性。

第二,开展主题活动。学校可以根据节日、纪念日、重要事件等,开展一系列与石文化德育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传承石文化的精神和情感。例如,在国庆节前夕,可以开展“爱国之石”主题活动,让学生用石头制作国旗、国徽等象征国家的物品;在春节前夕,可以开展“祝福之石”主题活动,让学生用石头制作福字、灯笼等寓意吉祥的物品。

第三,創设情境体验。学校利用好得天独厚的校园环境和周边资源,创设与石文化德育教育相关的情境体验区域,让学生在互动中感悟和实践石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智慧园”里,可以设置一些与石文化相关的智力游戏和挑战项目,在“思源园”里,可以设置一些与石文化相关的农耕场景和传统游戏,在“尚品园”里,可以设置一些与石文化相关的道德测试和人生选择。

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独特文化底蕴的学校,依托本地特有的石头资源,打造了“以石载道,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本文立足于该校石文化德育教育实际,阐述了石文化德育教育的积极意义,并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石文化德育教育发展策略,以提升石文化德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也衷心希望能助力乡村学校办好德育教育,走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新模式德育教育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