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对策研究

2023-10-18 06:39翁曼萍
关键词: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智慧社区视角,分析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积极探索智慧社区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新思路,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智慧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9-0067-04

一、引言

目前,传统生活照料为主的养老服务已经不能适应老年人的多元需求。为促进医养结合养老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各项智慧养老政策(见表1),强化了医养结合老年健康服务。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应运而生,借助先进技术研发智能适老产品,加快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转型升级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使智慧社区养老成为各级政府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政策目标和社会共识。

2020年《泉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2020-2035年)(泉民养老〔2020〕1号)》的出台,对于进一步推动福建省泉州市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政策支持,有效推进了医养结合更好地融入社区养老服务,鼓励研发智能养老设备,建设智慧型养老社区。由于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抓住有利的机遇又要迎接面临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对现有养老资源进行优化增效,提高配置和使用效率,力争高效、可持续地实现老年人健康美好生活。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意义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

医养结合指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实现“有病治医、无病疗养”,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位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泉州市积极探索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建设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通过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为老年人多办实事。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集医疗、养生、养老为一体并整合了产品和服务,实现了医养服务全覆盖,该模式更符合本地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习惯,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居家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服务需求[1]。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意义

第一,医养结合可补短板。国家和社会加大对于老年人医疗健康与养老方面的经济投入,利用“医养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一个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可以让更多的老年人生活更有保障和质量。第二,医养结合可有效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在医疗卫生和社区养老机构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老年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服务模式,即将与老年有关的疾病医疗、中医康复、养老护理、日常保健、健康促进及其他生活便利服务融合到一处,整合社会资源和节约经济费用[2],可以避免资源重置与浪费。

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严重。为了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2021年福建省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若干措施,以实现快乐与健康共存、幸福优雅地养老。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泉州市大力发展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出台了系列专项扶持政策文件,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截至2020年年末泉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9.00%,超过国际通用划分标准的老年型水平,即老年人口比重达到社会人口的10%以上。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泉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4.4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3.01个百分点[3],这表明泉州市不但进入老年型社会,而且老龄化的进程加快。

泉州市各社区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发扬泉州人民爱拼敢赢的精神。一方面,泉州市政府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补齐短板,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人民健康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另一方面,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出生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2010年我国跨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泉州市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老年人越来越多,社会养老金支出压力和养老服务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善于克服一切困难,敏锐地抓住“银发经济”发展新机遇。在现有家庭功能弱化、社区服务不足、机构支撑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医疗需求的情况下,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4]。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医护、康复、临终關怀四位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四、智慧社区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对策

“十四五”期间,泉州市应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政策扶持、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高质量发展、建设优质高效且可及的医养服务体系。

(一)居家养老与社区有机结合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要依托社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及养老居所等资源服务老年人。在政府的引导下,要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吸引多元资金投入,提升养老服务协作力度,为高龄、空巢及残障老年人提供帮助与支援,尽可能让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保证他们能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根据有关调研,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只有约10%的老年人会选择机构养老[5]。为了便于老年人能够就近选择养老服务,社区要创新服务举措,在养老服务中增加医疗服务功能,以医养结合助力健康老龄化发展,尽社区的力量减轻家庭养老压力,提升服务质效。

(二)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

为了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应积极向老年人普及健康小常识,指导他们主动学习健康知识,管理自身健康,享受幸福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应强化健康核心信息,让老年人有档案、有随访,引导老年人提高自我健康意识和抵御疾病风险能力,最终达到有效的防病和治病。第一,要建档。社区要建立60—80岁以上老年人纸质(一人一册)与电子版同步档案,建档范围应依据医疗服务内容进行收集,包括健康检查基本信息、健康咨询、医疗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临终关怀、慢病管理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材料。因为收集的材料范围广、内容多,所需时间长,所以应挑选责任心强,做事严谨细致又能吃苦的工作人员来承担这项繁重的工作。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可用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实现老年人健康数据信息的共享和查询及存储和备份,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第二,要加强管理。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社区可以实时监控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依据平台的数据处理形成每一位老年人的电子档案,做老年人的健康“守护者”。社区还应健全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和慢性病随访或复诊管理动态维护系统,完善监督机制,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6]。

(三)推进智慧养老,加大产品和服务供给

智慧社区的建设离不开物联网的帮助,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将各类软硬件技术产品嵌入社区养老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需求,促进了智慧社区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主流趋势[7]。

1.社区智慧养老通过构建智能体系,充分运用高科技设备与智能产品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老年人的身体及生活状况,适时采取挽救措施,避免危险发生。所以社区智能养老应该成为发展泉州市特色养老事业的必然选择。

2.建立“互联网+”智慧社区医养康养大数据平台。除了已有的健康档案以外,还应集成服务项目、工作人员等多方面信息,适时反映服务动态,创新工作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助推管理效能提升,为“互联网+”智慧社区医养康养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鼓励研发智慧适老产品,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比如:研发应用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实现实时定位、远程看护、实时健康监测、机器人辅助照料等功能[8],让智慧养老产品发挥其应用价值和便捷作用,真正地服务于老年人群体。为了满足老年人的情感交流需求,还要积极创新和研发具有陪护功能的智能陪护机器人等,尽量补齐智能养老产品短板。

4.要加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只有推动老年用品制造业和服务业队伍的不断壮大,才能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只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才能惠及更多老年人。

(四)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医保服务管理效能

近年来,泉州市加快推动“医养结合”向“医养融合”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养老方面的医保服务工作水平,发挥了互补优势,比如:加大医保支持养老的参保优惠、政策优惠和个账支持力度;开展老年人家庭病床医保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工作。此外,泉州市有关部门还应在医保政策指导下,加强顶层设计,探索符合泉州地方特色的“医养康融合”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发展模式。长护险是专门为长期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护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保障的一项新的社会保险制度[9]。长护险不但可以保障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而且能够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和长期护理负担,增强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相关部门可建立责任共担的可持续独立筹资机制,使长护险从医疗保险项目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保险项目[10];创新发展商业长护险,满足各种层次长期护理保障需求;强化护理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护理服务体系,严格失能等级(即重度失能、中度失能和轻度失能)认定制度,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服务质量;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普及老年人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加强健康管理等。

(五)加快培育养老服务领域专业人才

专业型、复合型养老年人才不足和资金短缺的叠加,是养老服务供给弱、质量低的首要原因,从而影响养老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十四五”时期,泉州市政府应将高质量严要求加快培育养老专业服务人才纳入泉州教育发展规划,促进社会学、社会工作、老年医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就业。与高等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以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课程应设置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生活照护、基础医学、康复、社会工作等,教学模式可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新型学徒制等校企联动方式,建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区服务中心也可以同本专科院校共建老年护理培训基地,定向培养养老服务专业紧缺人才,扩充养老服务队伍。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員必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具备专业知识,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11]。

五、结论

近年来泉州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为加强养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队伍、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提升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意愿、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2022年5月泉州市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银发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开启了养老领域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泉州市多措并举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12],保证了养老服务水平,让全体老年人都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总之,智慧社区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应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充分整合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社会资源,打造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和智能产品供给体系,为老年群体提供安全、便捷、终身受益的养老服务,使《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落到实处。

——————————

参考文献:

〔1〕钱培鑫.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9(05):41-42.

〔2〕翁曼萍,何世鼎,翁东东.老龄社会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2(03):28-38.

〔3〕王君岚.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4〕赖晓春,翁曼萍,翁东东.福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困境及对策[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2(03):59-63.

〔5〕张歌.居家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产业关系之探讨[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6(02):51-53.

〔6〕刘畅.社区医院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J].卷宗,2018(02):62.

〔7〕翁曼萍,翁东东.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福建社区智能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以泉州市为例[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12):062-065.

〔8〕程雁,孙志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基于社区的“医养康养”新路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21(03):42-45.

〔9〕习开冉,郝志梅.国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管理观察,2018(31):94-95.

〔10〕姚常房.发展长护险需从长计议[EB/OL].https://www.sohu.com/a/676297610_162422?scm=11 02.xchannel:325:100002.0.6.0,2023-05-17.

〔11〕张艳妮.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陕西教育,2021(09):62-63+76.

〔12〕曹海苓.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0.

(责任编辑 曹彩霞)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Integrated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Service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mart Communities

——Taking Quanzhou City as an Example

WENG Man-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Tourism,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aging population, the new model of combining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social issue that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mart communities,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tegrated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model, actively explores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ed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service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mart communities, and propos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Smart Community;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Elderly Care Service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收稿日期:2023-06-22

作者簡介:翁曼萍(1985-),女,汉族,福建泉州人,黎明职业大学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2021年度“我为建设新福建献良策”(统一战线专项)课题立项(重点项目)“老龄社会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智能养老服务体系构建”(JAT21030);2023年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3D47)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