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23-09-27 09:21江舜丽
江西教育C 2023年9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江舜丽

摘   要:作为母语学习的重要载体,语文课程应承担起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我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历史,孕育了丰富而博大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因此,从小学第一学段开始,语文学科教学就应责无旁贷地渗透中华文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助力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断地发展。本文提出,要“开辟拓展”,在识字教学中浸润传统文化;解构古诗,在深度体验中浸润传统文化;强化诵读,在个性展示中浸润传统文化;链接生活,在明理导行中融入传统文化。

关键词:把握定位   传统文化   强化诵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划分为“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理解和传承”等不同的维度。其中,文化自信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三大文化体系:“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下面,笔者以自身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对这方面的尝试和思考。

一、“开辟拓展”,在识字教学中浸润传统文化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识字、写字为己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汉字是优秀文化的载体,蕴藏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承载着丰富而博大的中华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识字教学不能只从“音、形、义”的维度出发,应将探寻和开发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作为学生接触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这就意味着,教师能够借助课堂,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在把握汉字“音、形、义”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汉字背后丰富的文化的理解与感知。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古对今》一文为例,在教学“夕”字时,笔者一方面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夕”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以动态化的方式鲜活地呈现了汉字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以直观视角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意蕴;另一方面,出示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夕”字的解释:“莫也。从月半见。凡夕之属皆从夕。祥易切。”从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夕”字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字形依据“月”字变形,像月亮半隐半现。所有与夕相关的字,都采用“夕”作偏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除了关注生字的“音、形、义”之外,还注入鲜活的文化意蕴,将学生的兴趣和文字的内涵进行高度的融合,增强了识字教学的整体性。

针对这个教例,笔者没有将学生的认知思维局限在所教学的内容上,而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通过观察不同的字体形态、拓展资料,对汉字所包含的丰富意蕴进行解读,发散学生的思维,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发展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解构古诗,在深度体验中浸润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史,其中,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历来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永久闪耀的一颗文化明珠。统编版教材尤其关注古典诗文的选择和编排。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大意;另一方面要开掘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意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中所编选的王安石《梅花》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没有将其视为一首独立的诗,而是将其看成传统文化的“蓄积场所”。事实上,这首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意蕴非常丰富,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蕴藏着传统的表达技巧;梅花无惧严寒的品质,所传递的处世态度和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哲学。笔者除了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背诵诗歌以及理解诗歌大意之外,还让学生捕捉该诗的内在意蕴。比如,诗歌开始的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從表象上看,描写的是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傲立枝头的姿态,而本质上则是盛赞梅花坚强的意志。根据这一文化特点,笔者进行了以下拓展性教学:首先,从字面意思捕捉文化印记,抓住“凌寒独自开”这句,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想象冬天的寒冷,说一说自己在冬天的一些经历,用真实的感受,展现诗歌因篇幅原因而无法进行细致描写的寒冷,更好地彰显古诗的衬托作用,将原本机械的文字转化成鲜活的画面,捕捉了古典诗词背后的文化价值。其次,从一首古诗走向一类诗歌。入选统编版教材的作品,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文本,旨在通过对某一篇作品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形成学习这一类文本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因此,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形成从“篇”到“类”的整体聚合。还以王安石的《梅花》为例,对于其内在传统文化的渗透,笔者在学生习得单篇解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其他同类型的文本。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将“梅、兰、竹、菊”视为“四君子”,这些也是古典诗词中重要的描写对象。在古典诗词中,描写这类作品的古诗不少。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拓展同样描写梅花的诗篇,在整合对比中,丰富学生对梅花的特点和形象的感知,在从“篇”到“类”的过程中扩展学生的认知体验。比如,笔者为学生拓展了郑板桥写的《竹石》,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和构建了这一类诗词所展现出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针对这个教例,笔者并没有将教材中编选的《梅花》视为一篇独立阅读的古诗,而是以所教学的古诗为载体,在学生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引导学生品读古典诗词的言外之意,感受文本的内在价值,帮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强化诵读,在个性展示中浸润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其内涵具有丰富性与独特性,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以学生并不太熟悉的文言文形式为主,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和继承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是多样的、立体的,但究竟哪一种更契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规律呢?这本身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以及所教学的内容做出合理而科学的研判与选择。一般而言,诵读的形式相对简单易行,是基础性的方式,也是学生迈向学习深处的基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实践和思考,丰富的诵读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传统文化,还能在悄无声息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意识之中。

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内教学的诵读指导。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诵读活动的作品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契合学生的诵读兴趣。一年级学生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古诗,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七八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所涉及的生字量较少,整体充满了诗情画意。随着学生识字量不断地增加,理解能力随之提高,教师就可以相机拓展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诵读篇目,如《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等。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除了进行常态化的教学和指导,还可以将竞赛方式融入诵读过程当中,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诵读篇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其次,培养学生课后诵读的习惯。除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学校的空闲时间,开辟课外诵读的相关活动,如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每周一诗”的活动,通过精讲精读,利用一周时间,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吸收并内化诗歌丰富的文化意蕴。最后,可以利用每节语文课的预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诵读对学生理解古典诗词、感知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针对诵读,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先生有过一个精妙的比喻——诵读积累,就是让学生先“怀”上,然后慢慢地“养”、好好地“孕育”。否则,传统文化只会离学生越来越远,无法真正嵌入学生的内在意识,也无法体现在学生的生命言行之中。

四、链接生活,在明理导行中融入传统文化

针对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陶行知先生说:“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因此,对传统文化的感知、继承和发扬,就不能完全停留在纸面上,而要与学生的实际活动关联起来,让学生走出书本与教室,走进自然,走进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助推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人之初》为例,这一课的内容节选自我国著名的文化启蒙读物《三字经》,整本书以鲜明的三字节奏,展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人物的相关轶事,揭示了许多为人处世的哲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这些历史上著名的人和事,都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没有以机械告知的方式让学生直接获取知识,而是在各种活动的基础上,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关联。比如,在教学“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时,笔者没有直接追问学生:“你从中懂得了怎样的道理?”如果生硬、机械地追问,肯定会将学生的思维逼到“墙角”,不但无法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对此,笔者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认知与生活进行连接,以巧妙、柔化的方式引领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文化。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指玉石需要雕琢才能成为器材,进而比喻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多维朗读、拓展理解和故事讲述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了这些话原本的意思。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将教学继续向前推进:“同学们,今天学习了《人之初》,你觉得你现在的学习状态怎么样?从今天起,你会怎样面对一天的生活和学习?”这样的问题能将学生的关注点从认知转向生活实践,既让学生对当下的学习状态进行反思,又让学生明晰了后续的学习计划,将《三字经》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真正地凸显了出来。没有生活资源的介入,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就会落入虚无的尴尬之地。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巧妙地链接学生的生活,利用生活资源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认知向更深处“漫溯”。

针对这个教例,笔者抓住生活与语文、生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了解文本写了什么,还将学生的阅读思维从单纯的信息层面提升到文化的境界,在明理的基础上,更新学生的认知,让学生积极付诸实践,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践行在行动之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因此,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让学生从小在心中扎下文化的根基,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及价值,丰富他们的心灵,让传统文化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磊.古诗词教学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着眼点[J].教学与管理,2019(14):41-42.

[2]井祥贵.统编语文教材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三维阐释[J].教学与管理,2021(23):33-36.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久和实验学校)

本文系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十四期教学研究专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學低段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LYGJK14-ZX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蹒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百鸟朝凤》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