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与实现途径

2023-09-16 04:23景灵红
求知导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幼儿园教师

摘 要:幼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发展理论的建设,还包括教育发展的实践需要。幼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颖的幼儿教育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思路,立足可持续发展来制订幼儿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为幼儿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幼儿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教师教育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在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育模式,以此来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文章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具体的实现途径,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景灵红(1979—),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幼儿园。

幼儿教育的进步离不开教师团队的发展,教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幼儿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教师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的成长,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教师要立足幼儿教育的工作特性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研究,着力抓好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幼儿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将推动整个幼儿教育实现质的提升。

一、幼儿园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幼儿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这一阶段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加强幼儿教育能够使广大国民在幼儿时期就打好基础,因此,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是实现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幼儿园教师需要将个人的教育能力视为一种资源,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断对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自身的职业素养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协调好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幼儿教育的先进性[1]。幼儿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使其工作与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同时还能够确保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始终呈现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状态。为了实现幼儿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应当持续探索更有效的发展路径,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更加专业的培训支持。只有使每一个幼儿园教师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推动整体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实现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

二、幼儿园教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缺乏敬业精神

目前,部分幼儿园教师仅仅将教育工作视为个人谋生手段,缺乏将其看作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神圣职责的意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对幼儿园教师角色的定位不准确,教育思想不稳固,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二)专业教育能力较弱

部分幼儿园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教育能力较弱。他们对实际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尚处于熟悉和适应的阶段,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三)知识结构存在漏洞

部分幼儿园教师本专业以外的相关知识相对匮乏,难以正确指导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知识活动,这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会产生不利影响[2]。目前,一些幼儿园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无法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一问题与部分幼儿师范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缺乏科学性有关,导致培养出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学科综合性方面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幼儿园教育的实际需求,影响青年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表现能力。

(四)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不足

当前一些幼儿师范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更加侧重教育理论培养,缺乏必要的教育实践支撑,这使得其培养出的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盲目借鉴他人的教育模式,无法正确指导幼儿进行教育实践活动。这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五)幼儿园教师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

部分幼儿园教师对教育科研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认为科研活动是教育专家和学者的工作任务,缺乏必要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还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識。部分幼儿园教师局限于幼儿教育的基础科研内容,对于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缺乏反思意识和能力,无法实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发展。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创造性,教育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始终拘泥于模式化的教育框架,无法适应日益多元化的教育环境,长期忽视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的标准也相对单一。这些问题都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三、幼儿园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幼儿园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

幼儿园教师在承担教育工作之前,首先要端正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他们应该将教育工作视为一项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神圣职责,并始终保持一颗热忱之心。幼儿园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补充教育知识,提高教育职业道德修养,并在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引领下,发挥自身职业魅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健康、优秀的人才。同时,相关教育部门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理健康维护,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以保障教师的权益和维护其心理健康为目标[3]。

除此之外,幼儿园及相关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也要为教师提供更多持续学习的平台与机会,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的职业环境,积极推动幼儿园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向幼儿提供更加积极正向的影响,从而为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二)幼儿园教师要持续开展专业化学习

作为专业的幼儿园教师,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不断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尤其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化学习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内容应体现专业性,注重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教师教育能力的标准不应局限于教育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对教育实践能力的考察。教师团队要避免功利化倾向,将理论与实践能力有效转化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本身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体,他们应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中汲取经验和总结教训。通过持续开展专业化学习,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教育团队的综合素质也因此得到提高,从而真正成为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力量。

(三)幼儿园教师要加快角色转变,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的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幼儿园教师需要加快角色转变,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满足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致力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激发幼儿的潜能,并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实现积极有益的互动与交往[4]。幼儿园教师的角色转变意味着他们不能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上。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应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为幼儿拓展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唤醒幼儿的主动学习意识。通过角色转变,幼儿园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将教育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将教育评价转变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从而实现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此,构建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要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积极沟通,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四)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理念,这一理念不仅能够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还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身的发展。尤其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面临更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相关教育部门和管理者应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通过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反复验证教学成果的有效性,以实现个人的发展与突破。幼儿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才能最终实现质的飞跃。因此,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行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注重高效学习,以促进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五)幼儿园教师要深入研究、刻苦钻研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重新审视职业定位,涵养长远眼光,深入钻研幼儿教育工作,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研究者,教师应具备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遵循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采用科学、规范的研究策略探索教育工作的发展路径。幼儿园教师深入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者的科研工作不能脱离教育实际,应立足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特别是在传统教育模式改革方面,更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深入研究当前幼儿教育的特点,了解幼儿的健康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从而灵活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工作的积极作用,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教育规律,并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六)幼儿园教师要积极投身教育创新实践

为了推动教育改革,构建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幼儿园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教育创新实践。第一,需要对幼儿园教师的管理与评估机制进行调整与创新,避免单一化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营造更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鼓励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展现创新能力[5]。第二,幼儿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广泛涉猎多领域的学科知识,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教师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培养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研究习惯。幼儿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发展。教师要具备自律能力,以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思想影响和培养幼儿。教育部门与管理者应为幼儿园教师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探索有效的培育策略,促进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可持续发展中找到更多有效的创新路径。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要将教育工作视作持续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持续且动态的过程,需要与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和发展环境相结合。同时,相关教育部门和管理者应搭建多样化的发展平台,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可以实现个人教育能力的突破,使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幼儿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以推动幼儿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艳.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2,24(1):70-74.

[2]邓昭赞.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9(24):24-25.

[3]王位. 民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 教师,2019,(17):92-95.

[4]孙曙. 可持续发展教育视野下幼儿教师教育的革新[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8(6):14-17.

[5]虞永平,苏寅珊. 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与可持续发展[J]. 河南教育(幼教),2018(2):3-6.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幼儿园教师
最美教师
我爱幼儿园
教师如何说课
欢乐的幼儿园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爱“上”幼儿园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