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2023-09-03 16:07郭顶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百色市产业发展芒果

郭顶.百色市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23,17(11):195-198.

摘 要 广西百色市是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芒果产业是百色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分析百色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历史底蕴深厚,品种丰富,品种结构不合理,种植规模大,市场发展空间大,果园基础设施差,管理粗放,单产低,上市时间集中,采后贮藏、保鲜及加工滞后,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低,没有营造品牌价值,市场意识薄弱),提出百色芒果产业发展对策:加大芒果园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果园生产条件;组建培训团队,加强芒果管护技术培训;建设标准示范园;优化品种结构,错峰上市;走精细化生产道路;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芒果附加价值;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品牌与营销能力;助力芒果农旅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关键词 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对策;百色市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1.049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右江上游。地处右江河谷的田东县、田阳区、右江区、田林县是百色芒果主产区。芒果产业几十年来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芒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芒果种植管护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特别是最近几年,果农收入极不稳定,效益很低,部分果园连年亏损,出现了果农砍芒果种植桉树的现象。如何将芒果产业做大做强,建成一个完整的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产业链,是当地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以助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1  百色芒果概述

百色芒果,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特产。百色冬暖夏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22 ℃,年均日照时数1 191 h,年均降雨量1 100 mm,年均无霜期352 d,十分适宜芒果生长[1],出产的芒果核小肉多、外观靓丽、肉质嫩滑、纤维少、香气浓郁、口感清甜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中田阳香芒是芒中精品,古时为贡品。2015年百色芒果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20年百色芒果成为首批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

2  百色市芒果产业发展现状

2.1  历史底蕴深厚

百色市芒果种植历史已有三百多年。《田阳县志》记载,1934年那坡街大商家黄横栈从南亚的菲律宾引进了4株吕宋芒,种于田阳县那坡镇境内,现尚保留有1株,树高10多m,这是百色市最早的芒果栽培记录。当地群众不但具有丰富的芒果种植经验,也具备深厚的种植基础,每年的节假日父母都会带着孩子上山管护芒果,言传身教,小孩不仅对芒果有深厚的感情,而且其管护水平非常高。

2.2  種植规模大,市场发展空间大

百色芒果种植区域涉及全市12个县区、45个乡镇,栽培面积达8万多hm2,年产量110万t以上,产值达45亿元以上。这种大规模种植面积的优势在于有利于芒果产业规模化的形成与发展。

2.3  品种丰富,品种结构不合理

百色芒果品种有台农一号芒、贵妃芒、金煌芒、桂七芒、红象芒、热农1号、凯特芒、田阳香芒等30多个品种,品种相对齐全。早熟品种台农1号、贵妃芒、田阳香芒等约占75%,中晚品种金煌芒、红象牙芒、凯特芒、桂热82号约占25%。

2.4  果园基础设施差,管理粗放,单产低

果园基础设施差。政府没有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力度不够[2],加之农民投入不足,芒果种植收入不高。百色市90%以上的芒果园分布于丘陵或山地上,水、电、道路设施差,95%的道路都没有硬化,85%以上的果园无水、电设施,科技、资金投入不足,管理粗放。果园管理以户为主,面积小且分散,经营管理主体多为45~60岁老弱人员,文化程度低,先进栽培技术推广困难,依旧延续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芒果品相差,鲜售一级果品率极低,约占10%左右,“装袋果”占90%左右,极大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收入少又造成掠夺式生产经营现象。

2.5  上市时间集中

当前百色芒果栽培以早熟品种为主,面积约占芒果总面积的75%,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不合理,中晚熟品种栽培面积偏少,约占25%。台农1号、桂七芒占百色芒果种植面积的75%以上,每年6—7月芒果大量集中上市,约占全市芒果总产量的70%,约70万t。过度集中上市,量大价跌,而其他品种量少,供市时间短,导致经济效益不高。

2.6  采后贮藏、保鲜及加工滞后

百色芒果以鲜果销售为主,不采用任何贮藏保鲜技术,鲜果运到批发市场后人工简单地分级装箱装袋,就直接装到普通货车上拉走销售。采后商品化处理及加工滞后。芒果加工企业规模小,没有大型深加工企业入驻。芒果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加工过程技术含量低,加工产品单一,吞吐量不足,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2]。

2.7  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低

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缺乏有效的市场管理,产销脱节,价格大起大落,导致芒果产业效益不高,许多果农无心经营果园,甚至放弃管理任其荒芜。

2.8  没有营造品牌价值

百色芒果的品牌价值很高,因此该地生产的芒果一律打上百色芒果的标签,但实际上百色出产的芒果种类繁多,品质差异较大,而百色芒果这一集体概念的夸大,也就弱化了其他芒果的品牌价值,导致所有芒果只能在同一价值线上竞争,无法提高品牌价值,没有著名品牌,无法形成更多的商品溢价,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

2.9  市场意识薄弱

百色芒果生产历史悠久,相关企业的负责人仍旧保持着传统的经营思维理念,对新技术、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吸收较弱,缺乏创新开拓和改革的意识,因此百色芒果迄今为止仍旧以鲜芒果作为主打,副产品仅有芒果干较为出名,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滞后,缺乏系统的规划。

3  百色市芒果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大芒果园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果园生产条件

市财政扶持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原则,整合财政配套资金包括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各类财政涉农资金,集中用于芒果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果园道路硬化和地头水柜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明确目标,做好规划。从2022—2025年,计划建造芒果园地头水柜(水窖)5万个,实现改善灌溉面积6.5万hm2,芒果园灌溉率达85%以上。2)科学选点,讲究实效。以芒果栽培面積1 hm2建设1个75 m3的蓄水池为宜。3)宣传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一对一”,即1名干部帮助1户农户兴修芒果园地头水柜(水窑)建设。4)出台奖补政策。农户建造地头水柜的予以奖补,对建造地头水柜采取“先建后补”的奖补方式,按1 500元·个-1的标准发放补助。5)果园道路硬化奖补,先建后补,按投入混泥地体积给奖补贴,建议每立方米奖补100元,为全市果园的高产稳产高质高效打下坚实基础,力争高产稳产果园面积达100万亩以上[3]。

3.2  组建培训团队,加强芒果管护技术培训

建议组建50人的芒果培训团队,从百色市的芒果专业技术人才中遴选。采用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技术培训办到田间地头,对广大果农进行科学用药、用肥、除草、果园低产改造等良种良法全方位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科学修剪、花期调控、果实套袋、病虫害统防统治,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栽培技术。争取2022—2025年培训果农8万户以上,约占全市果农的85%。

3.3  建设标准示范园

在全市选择一些生产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辐射能力较强的芒果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做示范园建设,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以项目为依托重点扶植。按照《农业部标准果园创建规范》标准,完善水、电、路网,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取精准施肥,改进施肥方式,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提升果实品质。安装果园运输轨道,提高机械化水平。力争示范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广[4]。

3.4  优化品种结构,错峰上市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芒果品种结构,适度扩大中晚熟芒果品种种植比例。根据鲜售、加工不同分类指导调整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和种植面积。错开时间上市,延长供市时间。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相对合理,面积比约4∶3∶3。避免集中上市量大烂市伤农,解决芒果产期短、上市过于集中的矛盾,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5  走精细化生产道路

精细化生产的重点在于分工、服务、质量、管理和发展方向的精细化规划,这种精细化管理秉持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的道路,不但会将现有的生产模式进行细分,做好品质分类与把控,同时还会不断地延展,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继续细化,因此,应当从芒果种植入手,执行严格的种植标准,根据品种、品相的不同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市场分别进行包装,提高产品包装标准,实行分级销售。在产业未来发展上也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根据芒果的特性进行二次加工分类销售,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5]。

3.6  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芒果附加价值

3.6.1  建设产地芒果冷库群,延长保存周期

在百色市主要芒果产区田阳区建设2万m3的冷库,田东县、右江区各建设1个1万m3的冷库。右江区冷库区辐射贮存到田林县乐里镇等4个主产芒果乡镇。

3.6.2  创建百色市芒果加工物流园

田阳区地处右江河谷中部,是百色市主要芒果生产区的中心,芒果种植面积最大,交通非常便利,是百色市芒果加工物流园落地首选。建设规模: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2 000 667 m2,总建筑面积155 000 m2。建设内容:冷库区、加工区、芒果交易区、研发中心、停车场。冷库区占地20 000 m2,冷库区建设2万m?,同时加快冷链与物流基地建设。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以“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为重点打造一条优质芒果物流专线,开展顺丰百色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工作。加工区建设70 000 m2。加大招商引资,引商入园,提高芒果精深加工。重点引进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如:雀巢公司)研发生产芒果保健酒、有机芒果浆等深加工高端产品,大力开发芒果的营养、保健、药用和工业等多功能用途,促进芒果加工剩余物等农副资源的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利用。建设40 000 m2芒果交易中心。以田阳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鲜售区,同时建设40 000 m2芒果加工成品半成品交易区。建设10 000 m2研发中心,引进华南农业大学、广西芒果创新团队、海南大学等科研院校入园,使园区形成产学研全生产要素融通联盟,积极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重点围绕芒果的良种筛选、种苗繁育、采后精深加工、芒果保鲜等关键技术开展集成研究与示范,建设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3.7  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品牌与营销能力

名牌战略非常重要。要改变百色芒果量大却创利偏低的不利局面,就必须实施名牌战略,打造低、中、高端齐全的名牌产品,培养一批全国名牌、国际名牌,如可以打造百色富硒芒果、百色有机芒果、芒果美容酒等高端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一个产业如果没有一批名牌,很难说这个产业很强,只有打造出名牌产品,才能够有效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塑造商品形象,形成名牌溢价,增强消费者黏度。同时提高百色芒果知名度,促进产业发展[6]。

3.8  助力芒果农旅融合发展

整合百色农业景观、山水风光、壮族文化等各类要素资源,因地制宜创建城郊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型、科普教育型、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型等休闲农业模式,依托百色革命老区“红七军”名片,打造芒果红色教育基地,开发“芒果采摘之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

3.9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3.9.1  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

积极促进形成百色芒果产业化联合体,制定优惠政策在金融贷款、人才培养、生产用地资金安排减免税费。现金方式奖励获得国家、自治区级的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实现各主体从产品合作走向产业合作、从生产全过程到全要素合作,提升百色芒果产业组织化水平。

3.9.2  创建百色芒果数字化平台

运用大数据、5G、云计算等技术创建芒果数字化平台,将百色、广西、全国和全世界各地的芒果品种、产量、出产时间、产品特点、物流销售、仓储保鲜技术、国外先进果园管理技术、销售市场、产品价格、人群消费习惯等全产业大数据整合,实现芒果产业“联数据、联产品、联标准、联设施、联市场”,使芒果产业高度数字化,通过智能和信息数字化分析,掌握国内外芒果产业发展水平、发展方向,提升“互联网+农业”服务水平,提升百色市芒果产业管理能力和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百色市芒果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投入、科学的管理和发展理念,应当积极改进。应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技术培训,走标准化生产道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施名牌战略,塑造并提高品牌价值;用数字科技赋能,共同促进百色芒果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淑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百色芒果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2(4):165-168.

[2]  白大娟,严海,周开兵,等.三亚芒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17,37(9):94-97.

[3]  陆惠琼.百色山地芒果高产种植技術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39(12):92-93.

[4]  朱杰.海南芒果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2):20-21.

[5]  韦易良.百色市芒果产业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21.

[6]  农紫霞,黎海燕,岑彩英,等.大数据背景下百色田阳芒果电子商务创新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21(11):56-58.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百色市产业发展芒果
百色市2012-2019年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评估
我才不要穿
小洞会“咬”人
小洞会“咬”人
Applying emotion factors in English teaching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到广西百色市调研
进一步推进百色市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