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指向“三类问题”的家庭教育精准指导路径

2023-08-26 04:52欧阳雪茹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空中课堂家庭教育

欧阳雪茹

【摘 要】本文立足空中课堂,利用学校微信企业号开辟的家庭教育指导专项栏目,指向“泛在问题、同类问题、特殊问题”三类问题进行研究,创建泛在问题“普及传播”、同类问题“研点推进”、特殊问题“双线定制”的精准指导路径,实现大众受益、小众专属、个体独享的家庭教育指导新成效。

【关键词】空中课堂;家庭教育;精准指导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8-083-02

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不同内容的“家长学校”,但实际效果又有多少呢?一场报告下来,真正能吸收消化的没有多少,再把学习心得付诸于实际的更是少之又少。最后,这样的“集体行动”“同层面灌输”不仅没能真正对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还会让很多家长觉得这是一种负担。除了这些,学校对于家庭教育指导采用最多的方式是通过教师跟家长的日常联系,一般也都是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才会主动跟家长联系,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对家长提出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日常指导”比较随机,只关注了“点”,没有“面”的思考。对于家长来说,这样只是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而没有系统性、长期性地指导。

立足家庭教育指导的空中课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学校微信企业号中开辟专项栏目,采用便捷有效的“录音+文字+图片”三合一方式,由优秀德育教师定期撰写并推送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内容,让家长定时学习、主动学习、选择性学习,并通过点评、留言等方式,开辟家庭教育指导的新路径。本文拟指向“泛在问题、同类问题、特殊问题”三类问题进行研究,实现家庭教育的精准指导。

大众受益—— 泛在问题“普及传播”路径

泛在问题指的是存在于大部分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空中课堂可以通过话题普及性传播达到家庭教育课堂最大实效。课堂内容通过“研究话题、具化讲稿、层层修改、录播点评”完整呈现。

1.一实两析法

“一实两析”策略,让泛在的问题具体化,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其中,“一实”就是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从选择一个实际案例出发,实际案例能生动展现出家庭教育出现的具体化问题。其中,“两析”是为体现聚焦空中课堂的问题,进行深度地分析,撰写家庭教育案例时至少从心理分析、专家分析两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第一步是进行行为心理分析,追根溯源分析成因,进而寻求解决方法;第二步分析是请教专家,不断研磨,再用教育的事实来说明问题、解决问题。

2.组合呈现法

在学校微信企业号开辟“家长学堂”栏目,用“文字+音频+图片”的组合形式将家庭教育内容传递给更多家长,力求图文并茂,简洁易懂。无论是文字、音频还是图片的选择和确认都应该充分考虑学校教育情况,并与家庭教育情况相结合,打好组合拳。

3.互动鼓励法

每一次空中课堂的普及传播,在页面最后都开放了家长的点评留言区。同时,后台也设置了教师的及时回复功能,主要是对留言的“点赞”。主播老师及时阅读后送出“小红星”,能让认真学习的家长产生互动,让每一位家长都觉得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能得到老师的重视,同时也对家长继续学习空中课堂推出的内容产生了鼓励,正向功能显著。

小众专属—— 同类问题“研点推进”路径

泛在问题普及传播后,教师根据家长的点评留言进行后续梳理。同类问题归类后,家庭教育指导需求逐渐清晰,进行后续空中课堂重点和难点的研究,找准研究点继续推进,让有同类问题的小众群体获得专属指导。

作为空中课堂载体的微信公众号,由于是一对多的方式,后台设置了自动回复选项、数据统计功能,便于成员之间互动,便于用户查看任意时间段内图文消息群发效果的统计,包括送达人数、阅读人数和转发人数等分析。这样就能进一步发掘研究点,为同类问题传播推进做好准备。

1.一研两查法

对家长提出的同类问题归类梳理后,首先要了解这些家庭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涉及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人”——学生、家长、老师。“一研”就是要研究学生,首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语言、情绪等多维现象进行科学地分析,细心查找学生出现的问题所在,最终确定下一步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能够产生家校合力。“两查”就是对家长提出的问题梳理归类后,再对这些家长和相关任教老师展开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形式深入了解家长关心的教育问题和迫切想得到帮助的家教问题,同时调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困惑。

2.面面指导法

空中课堂以平台推送主题内容为主,但是在同类问题“研点推进”过程中,因为形成了同一类家庭教育问题指导需求,所以可以进行教师和家长的“面面指导”,抓住研点深入推进学习:首先可以利用各种APP群会议形式;其次还可以进行线下的面对面指导,这比线上的指导更具有感染性。

3.小组学习法

在同类问题需求的家长群中,教师可以根据家庭相似情况指导组建几个家庭小组。这些小组分别设置好组内召集人、组间联络人,分别与组内家庭和教师保持联系。小组内家长可以经常性、不定期开展即时性问题探讨,对身边刚刚发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及时向组内成员寻求帮助;小组间可以间断性、定期召开阶段性问题探讨,对一段时间以来发生的家庭教育难题寻求帮助。

个体独享—— 特殊问题“双线定制”路径

泛在问题、同类问题指导后,必然会有一些“特殊问题”浮出水面。这些特殊问题的背后必然有各种各样的特殊原因,所以空中课堂必将增强个体服务,让每个特殊问题都享受到独有的解决秘籍。

1.一谈两访法

运用“一谈+两访”策略,全面掌握该家庭教育情况,定制专属教育措施。其中,“一谈”是辅导教师与家长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让家长打开心扉,放松心情,抛开功利性目标,谈自己、谈配偶、谈大家庭、谈孩子的一切故事等。其中,“两访”是指老师要对家庭进行两次家访。家访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整体情况。两访中一次为父母和孩子在家的状态,二次是邀请平时帮助带孩子的三代长辈,一起在家。通过这样两次家访,可以了解到平时教育孩子的“家教群体”情况,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家庭教育现状。

2.分析矛盾法

在家庭教育中,总有些比较特殊的家庭,或许是三代教育,或许是家人教育观点不和,或许孩子有些许特别等,在同类问题研点推进指导后,还需要教师及时跟进,进行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专题式个体指导,力求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家庭教育的温暖和智慧,健康成长。

例如,转学来的小马同学,初始阶段总感觉老师和同学们对他有歧视,以至于和同学们摩擦不断。班主任老师运用深入谈话、多次家访等策略,全面掌握该家庭教育情况。孩子在新疆时由爷爷奶奶带得多一些,到嘉兴时由妈妈一人带。再加上青春期的原因,孩子显得有些叛逆。课题组老师适时介入,并定制与之相应的匹配度较高的家庭教育专题方案,并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指导,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成效性。

3.師生协同法

非原生态家庭的增多导致了隔代教育家庭的增多,如果父母再婚再育后问题则更多。由此,特殊家庭的特殊问题加上一些非特殊家庭产生的特殊问题,势必要形成点对点课堂模式,让有需求的家庭个体独享相关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同学、同伴”的力量,因为毕竟当事主角是“孩子”,一切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扶都是为了让这个孩子更加进步。

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空中课堂,指向“泛在问题、同类问题、特殊问题”三类问题的研究,夯实了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实效性,助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

编   辑:王晓波

猜你喜欢
空中课堂家庭教育
“空中课堂”解忧烦
基于FastICA的EEG分析在“空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空中课堂百园千课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