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多维精益管理会计探讨

2023-08-20 07:44何琼武
南北桥 2023年15期
关键词:国家电网管理会计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类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较大的行业竞争压力,国家电网作为央企也不例外。从整体发展需求上看,国家电网会计体系存在结构烦琐僵化、决策支持能力差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电网的整体经营管理效能。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执行形式和具体架构直接影响着国家电网未来的发展水平。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多维精益管理会计在国家电网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受到广泛重视,为全面推动国家电网多维精益管理会计发展、综合提升国家电网管理会计管理应用价值,本文以相关工作概述为切入点,分析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

[关键词]国家电网;多维精益;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志码:A

受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现代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无不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国家电网作为重要央企,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完善内控体系建设,此项工作上应国资委相关要求,下合国家电网整体发展需求。从国家电力建设和电价调整等层面来看,国家电网既要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降低经营成本,也必须有效控制经营过程中的各类财务风险,而会计工作正是其中需要重点调整的内容。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其与财务管理同属于管理学范畴,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管理会计更是支持大型企业作出正确经营决策的关键管理工作。管理体制和管理架构是影响国家电网经营成本及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只有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梳理管理会计功能,全面实现业财融合发展目标,构建多维精益管理会计体系,方能满足国资委关于央企内控体系构建的相关要求,这也是推动国家电网在现代化经营环境下健康发展的必要工作。

1 多维精益管理会计概述

1.1 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的含义

多维精益管理是指采用精益思维优化会计管理的过程。在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相对简单,其工作核心在于“管钱”,相关工作内容也并未超脱财务本身,这种单维度的工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会计工作的整体效能,不仅运行效率有限,而且无法凸显管理职能,其所形成的信息数据决策支持性相对较差,不能满足业财兼管和决策分析等工作的需求。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会计的理念,其以业财融合为基础,明确了管理会计在业务和财务上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工作原则[1]。业务与财务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无业务即无财务,管理会计想要充分实现既定管理目标就必须深化业务认知,借助大数据、网络信息化技术等全面统筹业务和财务相关信息,以业财融合为基础,从更多维度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业财融合理念下管理会计的框架必然发生变化,不仅数据分层会更为清晰,而且要有通畅连贯的信息链路,如此一来,以往烦杂的会计科目必须得到简化,冗余的会计科目将被剔除,而且整个管理会计框架能够清晰地连接每一项业务活动并反映其价值信息。另外,多维精益管理会计能够更好地满足日益提升的信息披露需求,提供更为丰富的多维业财数据,以满足当前各项工作开展的要求[2]。

1.2 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的特点

第一,信息化特点。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的会计理念,在业财融合的基础上,管理会计工作的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其中包含的各类业务、财务信息种类和整体信息量激增。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升管理会计的执行效率和工作精度,就必须整合大数据技术和与之相关的智能化、网络化及信息化技术。

第二,融合性特點。以往管理会计前端价值链参与度相对较低,其工作主要围绕后端开展,而在多维精益管理会计模式下,管理会计工作全面融合价值链前端及后端内容,这不仅体现在财务相关工作上,而且体现在业务分析上。在业财融合基础上,管理会计能够全面了解业务开展情况并实现业务财务全过程精益管理。

第三,财务信息交叉承载特点。在多维精益管理会计模式下,会计处理加载从单一会计主体的财务信息转化为交叉财务信息,这不仅满足业财融合的要求,同时也大幅提升了管理会计信息掌控的精确性和实时性[3]。

2 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的实施

2.1 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的实施背景

从国家电网当前内控体系构建和整体经营管理发展需求上看,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的实施有其必要性。首先,从业务精益管理要求上看,现行会计核算单元难以满足企业内部近年来不断提出的创新管理模式需求,无论是新的绩效考核模式还是新的资产管理模式,都对会计核算人员提出了具体的细化要求,以往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单元分类细化程度不高,会计信息精确度不足,也无法为各类创新管理模式提供适配的会计信息,会计的管理功能受到限制。其次,在现代化发展态势下,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了政府监管要求,于2018年和2022年分别提出有关成本核算制度和分级电价定价的相关要求,而国家电网现行的管理会计架构尚无法全面满足新的政府监管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电网需要从多维精益管理会计层面调整会计科目和具体管理维度[4]。最后,国家电网当前业务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这对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价值发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完全成本法已无法满足多类别业务对会计信息价值和会计管理职能的要求。

2.2 具体实施情况

2.2.1 会计科目调整

管理会计的核心在于“管理”二字,如果管理会计完全依照既有会计科目执行相应管理工作,那么在多维精益管理会计模式下,二级、三级会计科目的数量将陡然增加,这不仅会增加管理会计工作的难度,而且也不利于精确化的会计信息披露。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电网对二级和三级科目进行了简化,以实际业务为核心从产品服务维度定义新的会计科目,在这样的方案下,国家电网缩减了900余个原有会计科目,在保留一级科目的基础上,根据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从产品服务维度来设计新的细化科目[5]。以应收账款为例,该一级科目在新会计科目中予以保留,而在此之下的二级和三级会计科目则从产品服务维度来进行替换。以往电费属于三级科目,其上二级科目为应收售电收入,而在会计科目简化后则仅有应收账款和终端用户两级会计科目。再如,以往设备制造收入属于三级科目,其上二级科目为应收产品销售收入,而简化后则只有应收账款和设备制造两级科目。除此之外,开发收入、农网还贷资金等原有三级科目也进行了调整,其分别从产品服务维度变为技术开发及省内交易电费两个二级科目。对会计科目进行简化调整,既体现了业财融合特点,同时也简化了会计记账工作,不仅信息披露更加明确,而且相关信息更宜用于决策支持。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还起到了会计信息披露需求与财务管理工作适当分隔的作用,从不同维度确立的二级科目既能够满足法定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而且也与其他管理部门的会计信息需求适配[6]。

2.2.2 业财信息链路调整

信息整合是业财融合的重难点所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各自执行独立的信息标准,这种情况下两种信息无法直接融合,调整业财信息链路目的就在于消除两种信息数据之间的壁垒,让业务信息通过相应的转化链路最终被纳入财务系统成为财务信息。在构建新的业财信息链路时,首先,在调整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财务系统财务信息的归集需求,敲定具体的业务类别,将财务视角下重复的业务类别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升业财融合深度,强化业财信息整合效率[7]。其次,要打造标准化的数据接口,使业务数据接口和财务数据接口保持一致,为业务数据转化为财务数据奠定基础,彻底消除二者之间的信息壁垒,改变以往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互相隔离的问题。从国家电网业财信息链路调整情况来看,其业务系统下的主数据和业务数据均根据实际业务内容进行分类。其中,作业工单、供应商成本中心等以主数据身份归入财务系统上级信息集合单元,而薪酬福利、差旅报销、领料采购等则以业务数据归入财务系统上级信息集合单元,主数据与业务数据根据其具体数据类别分别归入成本中心、项目、作业工单以及内部订单四大模块,并最终转化为财务数据[8]。

2.2.3 管理维度调整

管理维度是影响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以往单纯从财务维度开展的管理会计工作,其管理目标实现能力偏弱,因此在构建多维精益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调整管理维度,要基于业财融合理念实现管理维度的拓展,将以往仅通过会计科目承载财务信息的模式,转变为由会计科目和具体业务共同承载财务信息的模式,会计信息不能仅适合于会计记账工作,其内容形式及信息利用都必须与实际业务相关。从国家电网当前管理维度划分情况来看,其根据财务与业务的相关关系将六大科目下辖的17个一级科目分别对应至三个大管理维度下24个子管理维度之中,根据具体的业务内容,不同的一级会计科目可对应数个子管理维度。举例来讲,银行存款作为一级科目,其在管理维度分类方面属于信息规范管理和业财信息载体的结合端,对应的子管理维度为现金流量代码,该一级科目只对应这一项管理维度,而同样作为一级科目的生产成本,则分别对应电压等级、用户类型、电能类型、客户、WBS等11项子管理维度,其中既有成本监管核心维度,也有信息规范管理及业财信息载体维度[9]。

2.3 实施效果分析

推动多维精益管理会计在国家电网整体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使企业内控体系和管理框架满足政府监管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提高管理会计在经营决策支持方面的能力,整体提升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而且相应的管理会计运行模式能够推动企业管理会计的升级调整,既有助于落实责任,也有助于强化工作人员的效益意识。首先,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多维精益管理会计模式具有良好的财务信息业务溯源能力,其既能够精准地反映具体财务信息源于哪一类业务,同时也能准确展示具体的财务数据,在优化信息披露能力的同时,充分满足政府监管相关要求。其次,在多维精益管理会计模式下,管理会计能够从更深层次了解企业业务开展情况,结合财务信息对各种业务的开展情况作出评价并为相应的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最后,由于多维精益管理会计模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业财融合,其能够从业务和财务两个角度充分体现不同业务活动的效益价值,因此其具有提升全体成员效益意识的作用,在更具业务特征的会计信息下,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公司业务状态,明确效益价值。而且在这样的管理會计模式下,业财信息链路清晰,各环节责任划分也较为明确,有助于责任落实。

3 总结与未来发展分析

国家电网在推动多维精益管理会计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整合各类先进技术,先后克服了信息分散、信息隔离、信息实时性薄弱等问题,通过软件和硬件两个层面的更替升级全面提升了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及智能化水平。另外,国家电网作为央企中率先开展多维精益管理会计应用探索的企业,其不仅基于本企业内部研究和落实相关工作,而且积极向外输出具体的模式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范例。

当前国家电网业务创新和业务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政府对国家电网这类直接关乎社会发展情况的核心央企也提出了更多监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转变传统的会计工作理念,推行多维精益会计管理模式既能够体现管理会计业财融合的本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管理会计的管理参与度,其在强化国家电网整体金融管理精度和效率等方面亦有重要的价值。就目前国家电网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的实际执行情况而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必须先结合业务内容合理设计业财信息链路,为业财数据整合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多维精益管理会计对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相关企业必须结合实际需求构建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管理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信息化财务分析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打造专业化的多维精益管理会计团队。

4 结语

多维精益管理会计是国家电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落实相关工作对保障国家电网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的基本情况,并研究了国家电网在相关工作方面的实施方案,希望所述内容能够对国家电网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栋梁. 精益管理会计下的业财融合企业运营成本评价[J]. 商情,2022(17):1-3.

[2]罗文宝,李巧莲. 基于多维精益管理的供电企业会计科目责任制研究[J]. 财经界,2022(36):108-110.

[3]杨新林. 基于精益管理的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J]. 中外企业家,2022(7):163-165.

[4]陈娟. 基于精益管理的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J]. 中外企业家,2022(12):139-141.

[5]高原,申琳. 企业落实管理会计成本指引、推行精益成本管理的思考[J]. 中国科技投资,2022(25):50-52.

[6]朱不凡,俞鸿迪. A公司精益化管理研究——基于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视角[J]. 商业观察,2022(20):80-82.

[7]段诚. 多维精益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应用[J]. 财务与会计,2022(17):69-70.

[8]胡玉蔚,赵志威,杨娟,等. X公司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多元展示模型构建与应用[J]. 财务与会计,2021(9):37-42.

[9]郑琛,李经彩,孙英阁,等. 国家电网多维精益管理变革的探索与实践[J]. 财务与会计,2021(23):17-19.

[作者简介]何琼武,女,四川邛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邛崃市供电分公司,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国家电网管理会计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实业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分公司
我国知识资本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浅谈政工管理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意义
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的低功耗设计
国家电网高海拔地区无人机巡检技术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