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课程中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化研究

2023-08-10 09:21毛薇兰
物流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智慧物流任务驱动教学法课程教学

毛薇兰

摘 要:“智慧物流”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智慧物流”课程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物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此种教学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智慧物流”课程的必要性,然后针对“智慧物流”课程中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化路径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智慧物流”;任务驱动教学法;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2.044

Abstract: "Intelligent logistics" course is a new course,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item loading, task-drive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course can not only promo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logistics knowledge, but als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 Therefore, this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fully used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item Loading, task-driven to the course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and then studies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item loading, task-driven in the course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Key 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course teaching

0    引    言

近几年来,我国智慧物流业发展迅速。有资料表明,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近6 000亿元的水平,2021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到6 4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为10.9%。伴随着物流业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智慧物流的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根据中商企业研究院的数据,到2023年,我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7 903亿元人民币,如图1所示。

2021年,我国物流相关岗位的人才缺口超过300万,而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物流相关岗位的人才缺口将达到457万。作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智慧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就目前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增长态势来说,我国相关行业的人才引进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智慧物流”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智慧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学习效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智慧物流的相关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智慧物流有更全面的认识。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智慧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只有10%左右是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在一些高校中该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更低,而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仅占总数的1%左右。由此可见,智慧物流人才短缺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智慧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智慧物流相关人才培养势在必行,而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智慧物流”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本文就“智慧物流”课程中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化路径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我国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物流领域与物联网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在过去几年中,智慧物流行業实现了许多创新,如智慧物流、智能仓储、智能配送等。这些技术使物流行业发展更加高效、智能化。郭成波等(2023)指出,为了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求,物流工程专业需要引入物联网技术课程,培养智慧物流方面的人才。培养物流人才需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1]。祝捍敏(2023)表明,智慧物流新时代需要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具备智能物流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智慧物流流程的优化与现场管理、物流新业态的创新创业等能力[2]。任翔(2023)表明,在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需要在智慧物流背景下进行改革。教学内容需要针对物流行业的新需求进行调整,要增加物联网技术、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点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实践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王国龙(2023)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物流”课程体系需要重构,并要进行“智慧物流”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探索与实践。这将有效地推进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4]。康与云等(2023)重构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物流”课程体系,并进行了“智慧物流”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探索与实践[5]。

1    相关概念

1.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以教学任务为中心,教师把学生的学习任务作为“驱动”,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主动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任务”可以是具体的学习目标,也可以是抽象的学习内容。它的核心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完成教师设定的具体任务为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和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传统的“满堂灌”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智慧物流

1.2.1    智慧物流的概念

智慧物流是指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物流行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智能识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并对物流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从而实现对物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物流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而作为“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新模式,智慧物流的最大特征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智慧物流是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中具有重大意义。

1.2.2    智慧物流的作用

1.2.2.1    降低成本

智慧物流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物流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分析与应用,使物流系统由传统的“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经验型”向“数字化”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经验型”向“智能型”转变。智慧物流通过对物流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够找出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如在仓储方面,通过将仓库空间优化配置、设备智能调度、货物存储方式优化、仓储空间利用合理化等措施提高仓储效益,降低仓储成本;在运输方面,通过对运输路线优化、运输工具智能调度、运输过程监控等措施降低运输成本;在分拣方面,通过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分拣、自动贴标、自动分拣包装等自动化作业降低人力成本。

1.2.2.2    提高效率

智慧物流模式下,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适应,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首先,智慧物流能够优化货物运输路线。通过智能硬件设备对货物进行运输路线的规划,能够实现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去冗余”“去重复”,提高运输效率。其次,智慧物流可以提高仓库利用率。通过对货物入库、出库、拣选、出库等各个环节进行数据收集,能够实时掌握各个环节的库存情况,并对库存进行实时优化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2.2.3    降低风险

物流行业中存在诸多风险,如自然风险、人为风险、管理风险、信息不对称性所导致的风险等。首先,智慧物流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使企业及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决策,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其次,物流企业可以实现对客户的实时追踪和反馈,从而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此外,智慧物流系统还可以及时获取用户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预测,从而帮助企业降低市场中的各项风险,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

1.2.2.4    优化资源

智慧物流能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全局角度出发,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首先,智慧物流可以将多个企业或组织进行联合,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壁垒,形成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智慧物流能够对各企业或组织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企业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并建立数据库,根据客户的需求与库存情况等信息动态调整库存;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仓储、运输等资源进行管理与优化配置;也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对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还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库存、运输等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并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

1.2.2.5    整合信息

传统物流中,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客户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这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而智慧物流就是要整合这些数据,让物流企业更高效地完成运输、配送、仓储等环节。智慧物流的基础是互联网,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软件实现对各种信息的管理和分析,这就使智慧物流不仅仅是简单地对现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更重要的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来整合信息。

2    “智慧物流”课程中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2.1    增加实践环节

目前,我国高校“智慧物流”课程的开设大多采取理论讲授为主、实践环节为辅的模式,即使有的高校会在后续课程中开设实践环节,但一般也是利用寒暑假等假期进行,且形式比较单一。在“智慧物流”课程中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增加实践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供应链仿真软件平台应用实践环节,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更有目的、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也能更好地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对物流系统的认知。其次是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环节,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实验环节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提高学习兴趣

“智慧物流”课程的内容涉及许多技术,包括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没有很好地融合这些技术,學生很难掌握这些新技术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缺乏积极性,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而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物流行业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对新技术进行探索、研究和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强化应用能力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设计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以物流软件系统开发为例,“智慧物流”课程中的软件开发技术主要包括:物流管理软件系统设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运营管理和物流仿真技术等内容。该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动手实践、参与设计,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知识点。

2.4    提高职业素养

由于“智慧物流”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而且有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诚实守信、团队协作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

2.5    增加就业机会

通过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将智慧物流中的物流全程环节作为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尝试从采购、仓储、包装、配送等多个方面设计一套完整的智慧物流方案,然后进行自主探究和分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智慧物流各个环节的了解与认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项目任务中学习,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和能力水平,进而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3    “智慧物流”课程中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化路径

3.1    对项目进行重新分类和整理

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根据智慧物流项目的实际应用领域进行调整,还要对已有的项目进行重新分类和整理,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智慧物流项目中,一般情况下包括智慧物流中心、智慧仓储、智能搬运设备、智能集货设备、智能搬运机器人等。将已有项目按照实际应用领域进行重新分类和整理,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所学知识,更加牢固地掌握已有知识,进而促使学生对智慧物流的实际应用场景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3.2    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流程

根据项目分类和任务实施的流程,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分为任务分析、学习目标设计、任务实施、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对项目的整体把握,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引导学生完成各个环节的学习目标,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方式完成任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并在其中起到辅助作用。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和反馈,也要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比如在《智慧物流仓储管理》项目中,教师可以将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操作步骤划分为:了解仓库的基本情况,包括仓库的建筑布局、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了解仓库的管理制度及作业要求;掌握仓库作业流程。

3.3    创设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真实的物流案例、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智慧物流真实案例和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对“智慧物流”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物流管理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合理的任务。

3.4    设置项目目标,设计教学任务

项目目标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在“智慧物流”课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在此基础上,将这些项目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然后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具体实施。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对智慧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内容进行梳理,将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按照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要求进行划分和整合。例如在《智慧物流仓储管理》项目中,教师可以将仓储管理作为一个项目来设计,并通过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

3.5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评价和总结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小组任务分配,让学生将自己所负责的项目环节和个人见解完成后,通过邮件、微信、QQ等方式发给自己的小组成员,并在小组讨论完成后,将所有组员的讨论结果以PPT形式呈现给教师,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综合评估。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项目内容,教师需要将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小组整体表现的依据。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将小组成员按照不同的表现进行划分,同时还需要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每个小组进行评分。

4    结    语

综上所述,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智慧物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能促进教师与學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此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智慧物流”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成波,王嘉慧,杜泽纹,等.物流工程专业物联网技术实验教学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3):175-178.

[2] 卢怡,祝捍敏.浅谈智慧物流背景下的物流人才培养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3):187-189.

[3] 任翔.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交通企业管理,2023,38(2):100-103.

[4] 王国龙.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2):191-193.

[5] 康与云,李晓东,王振海,等.“智慧物流”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物流技术,2023,42(1):157-160.

猜你喜欢
智慧物流任务驱动教学法课程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面向小城镇连锁零售业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