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游戏设置,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

2023-08-10 20:50于仙
教育界·A 2023年18期
关键词:合作能力幼儿教育

【摘要】游戏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形式,合适的游戲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优化游戏教学,并引导幼儿进行多样化的合作,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为此,教师要优化游戏的形式与内容,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合作积极性,让他们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设置;合作能力

作者简介:于仙(1998—),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

教师可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合作学习,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时会发现幼儿不愿意合作,笔者以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幼儿智力发育还不完善,语言表达能力还相对较差,他们往往无法成功完成较复杂的合作,这可能导致他们感觉合作的意义不大,不愿意进行合作;二是教师没有设计针对幼儿的合作探究活动,只是简单地提供游戏材料,这样做无法引导幼儿形成合作意识。要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将团队合作作为一种文化引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不同的任务。此外,教师还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探索,不断优化活动设计,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合作,促进其全面而持久的发展。

一、组织角色游戏,促进幼儿合作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模仿不同的角色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外部世界,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当然,角色游戏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与交往能力,因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需要共同完成不少任务。通过角色游戏中的互动与交流,幼儿也可以发展社会性情感和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团队合作,掌握恰当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1]。

角色游戏包含多种类型,教师可以组织社会生活类角色游戏,创设超市、医院或邮局等场景,让幼儿扮演相应角色;也可以组织故事类角色游戏,根据幼儿喜欢的故事创设场景,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恶龙、邦尼小兔和熊宝宝等角色;还可以组织建筑类角色游戏,引导幼儿共同构建房屋或城市。通过这些角色游戏,幼儿能更多地了解社会知识,强化合作意识,掌握沟通技巧。

例如,笔者曾组织摘苹果的角色游戏,为此,笔者事先准备了摘苹果的背筐、草帽、苹果等道具。在组织游戏前,笔者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小组内,幼儿可以选择队长或者摘苹果的农民两种角色,其中队长需要带领其他人到合适的位置摘苹果和汇总其他人摘到的苹果。此外,在游戏开始前,笔者还告诉了幼儿如何挑选最好的苹果,如何避免摘苹果时损伤苹果树或者拽掉其他苹果。在这一游戏中,幼儿进行了协作、沟通,并获得了快乐的体验。可以看出来,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能顺利地进入具体的情境,顺其自然地合作完成任务,由此幼儿会逐渐形成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体验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和失败后再次尝试的感受等,还可以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创设多种多样的角色游戏,以促进幼儿合作能力发展,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应对能力等。

二、优化材料投放,支持幼儿合作

在传统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会先将游戏材料准备好,然后摆在幼儿面前,幼儿只需要进行具体的操作,但这样的游戏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事实上,教师可将材料与幼儿连接起来,让幼儿一同到材料投放区寻找需要的材料,这其实也是多给幼儿一次合作和自主体验游戏的机会[2]。

恰当的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欲望,让幼儿自行寻找游戏材料不仅可以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也可以给幼儿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为了辅助幼儿找到合适的游戏材料,教师可以先确定一个主题,再让幼儿根据主题合作寻找材料。这样的合作能让幼儿找到更多适切的材料,也能使幼儿更好地完成游戏任务。此外,教师可将游戏材料分类,让幼儿更轻松地找到合适的游戏材料。比如教师可根据生活场景将游戏材料分类,将超市、医院、工厂、邮局等模拟场景对应的游戏材料分类放置;教师也可根据角色类型将游戏材料分类,将医生、消防员、警察、厨师等角色对应的游戏材料分类放置;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将自己收集的材料分类,将玩具碗碟、玩具小汽车等放在模拟玩具区。

例如,笔者某次将幼儿带到户外时,幼儿看到了树上的鸟窝,纷纷表示自己也想尝试搭鸟窝,笔者随即据此设计了新的游戏,鼓励幼儿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与搭建鸟窝相关的材料。幼儿收集好材料后,笔者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了鸟窝的建造原理,然后鼓励幼儿使用自己收集的草、树枝、羽毛等材料合作搭建鸟窝。随后,幼儿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类、挑选,并合作完成了独具特色的鸟窝。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先是合作收集了材料,再在课堂上经过小组讨论对材料进行了分类、挑选,最后合作完成了任务,由此,幼儿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锻炼。

可见,在自主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会让幼儿得到更好的游戏体验,同时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三、引导自主创设,激发幼儿兴趣

在传统的游戏活动中,游戏环境的创设往往是由教师完成的。事实上,教师也可将这一任务交给幼儿,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式来创造适合游戏的场景,给幼儿更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和合作的空间。这样做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学会相应的团队合作技能,因为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互相交流,需要考虑彼此的需要和想法。

在组织不同的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给予幼儿不同的引导,以帮助幼儿合作完成游戏环境创设。在幼儿创设建造类游戏的游戏环境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颜色鲜艳的游戏道具,如球、拼图、积木等,创造出类似游乐场或迷宫的场景。在幼儿创设角色扮演类游戏的游戏环境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造出类似小城镇或城市的场景,以及房子、车站、飞机等模型。在幼儿创设冒险类游戏的游戏环境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幼儿将教室或室外环境改造成海底世界、丛林、动物园、花园、田野、店铺、城堡或金字塔等。这些游戏环境创设活动会使幼儿相互协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如,为了引导幼儿有效创设海底世界这一游戏环境,笔者先是带领幼儿观看有关海底世界的视频,以丰富他们的海洋知识,再引导幼儿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利用教室的四面墙创设海底世界。在创设游戏环境的过程中,幼儿纷纷使用海洋动物贴纸装饰墙面。此后,笔者又引导幼儿用砖块搭建小游泳池,并铺上薄膜,倒入水,将海洋动物玩具如海星、珊瑚、章鱼、鱼类、海豚等放入水中。在幼儿有效创设游戏环境之后,笔者鼓励幼儿观察漂在水中的动物玩具,并提问:“孩子们,为什么有些动物可以潜到水底,有些动物可以漂浮在水面呢?”由此,幼儿慢慢发现了不同的动物玩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学到了简单的科学知识。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笔者还鼓励幼儿自行改造游戏,利用自己创设的海底世界玩传球游戏、抓捕游戏等。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

尽管幼儿的能力有限,生活经验较少,但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应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更多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完成创设环境的任务。当然,教师也要尽可能依据幼儿的需要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给予幼儿引导,让他们顺利完成创设游戏环境的任务,获得成就感和信心。

四、利用榜样力量,激励幼儿合作

在具体组织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幼儿身上的优点,及时激励幼儿,这能使幼儿更愿意参与游戏,更愿意展示自己。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可将目光聚焦到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表现,通过表扬合作默契的小组,激励幼儿多合作,享受合作带来的快乐[3]。

例如,在某次绘画课上,笔者鼓励幼儿组成三人小组,共同完成有关秋天的绘画。在这样的合作活动中,幼儿需要先在小组内讨论绘画的内容,再讨论要运用的颜色和绘图工具,最后讨论每个人的分工。在观察幼儿行为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一个小组的分工十分明确,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其中一名组员负责思考画作的基本结构,确定向日葵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关键要素;另一名组员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完成上色、增加光影等任务;还有一名组员则负责绘制背景和细节,补上一些草和房屋等,以丰富画作的内容,增强画作的视觉效果。于是,笔者及时表扬了这个小组的画作和他们的合作行为,并邀请他们分享共同创作的经验。受此影响,其他小组纷纷细化了组员的分工。由此,幼儿不仅掌握了绘画技巧,还学会了有效分工、沟通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显而易见,教师可以通过树立榜样让幼儿理解合作的价值与方法,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励幼儿合作完成任务。

五、巧用竞赛游戏,促进幼儿合作

在小组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合作、协商和交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调整策略,才能够达成目标。这样的游戏过程有助于幼儿形成合作意识,发展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小组游戏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还可以设计竞赛游戏,这样做可以利用幼儿的好胜心,让幼儿更主动地探究和尝试,创造性地完成游戏任务。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拼图大赛,先将十幅完整的拼图打乱,然后鼓励十个小组的幼儿合作拼出图画,最先完成拼图的小组获胜。教师还可以组织“染球大战”游戏,先设置两个“基地”,然后分给幼儿一些彩色的球,告诉幼儿他们可以用球将另一个小组的旗子染成自己小组的颜色,先将另一个小组的旗子完全染成自己小组颜色的小组获胜。

在实践中,笔者还组织过“建造大桥”游戏。在游戏活动开始前,笔者先分给每名幼儿相同的建造材料,包括积木、饮料瓶、玩具人偶等。随后,笔者介绍了游戏规则:幼儿需要组成三人小组,在指定时间内建造若干大桥,时间结束后,教师会记录每个小组建造的大桥数量,建造大桥最多的小组将获得奖励。该游戏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幼儿纷纷积极地参与这一游戏,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在上述竞赛游戏中,幼儿需要相互沟通,合作完成游戏任务。与此同时,竞争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地尝试多种策略完成游戏任务,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结语

合作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做铺垫。为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合作游戏,引导幼儿在充满趣味的环境中主动发展協同能力,形成合作意识,提升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当然,在具体组织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认真观察幼儿的需求,鼓励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游戏材料收集、游戏环境创设等任务,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本美.在游戏中助推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J].山西教育(幼教),2021(12):70-71.

[2]王敏.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探究[J].甘肃高师学报,2021,26(6):92-96.

[3]陈喆.以小组合作游戏为载体提升幼儿合作素养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23(10):13-15.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幼儿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情商培养的研究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