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课堂中提升创作灵感的策略研究

2023-08-08 17:31王鸿旭
关键词:美术课堂策略研究

王鸿旭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堂中学生个性和创造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要尝试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并努力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打破传统美术学科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大胆地进行表现。”

关键词:美术课堂 创作灵感 策略研究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能丰富生活。在美术课堂中,学生要养成多发现、多记录的良好习惯,进而提升创作灵感。虽然现在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导致美术学科受重视程度下降,但是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仍是不容忽视的存在。画画不仅是简单的临摹涂写,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课堂中提升创作灵感的同时找到绘画的乐趣。本文通过对美术课堂现状的分析,研究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创作灵感。

一、中小学美术课堂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美术课堂已得到广泛关注,但在培养学生美术能力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对美术创作的潜能和灵感。一些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追求与以往作品的高度统一,从而忽略了美术本身的意义。美术是自由、开放、不被束缚的一项艺术,它与学生的情感、审美、情绪都紧密连接。美术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去表达,去勇敢展现,在美术作品中表达自我感受。在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作品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致的颜色,一致的构图,被现有的框架牢牢束缚,这些因素都会阻碍学生的美术创作。

极具创作力的美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美术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思想束缚,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其画出更具张力和想象力的美术作品。同时,我国美术课堂往往更偏向专业化、固定化,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制了中小学生的美术思维的发展。在机械化、片面化的美术教学模式影响下,有些教师更多注重的是美术知识的专业性和绘画技能的学习,忽略了艺术的创作性和发挥性。

二、中小学生美术创作灵感的重要性

不同阶段的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灵感表现也不同,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更关注颜色的使用,比如大自然中都有哪些色彩,生活中有哪些色彩,甚至学生关注的物体都是什么颜色的,是按照他们眼睛看到的颜色去画画的。但有些学生对颜色的使用也会更加大胆,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描绘丰富多彩的画面,这些都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美术的理解。中学生对美术的创作会更有自己的见解。中学生对于许多事物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知和探索,所以他们的美术作品会带有更多自己的情感宣泄、思想表达。但无论是对中学生还是小学生的教学,教师都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升华自己的美术作品,加入更多的创作灵感。在美术中寻找艺术的趣味性,教师要注意不同阶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从美术中获得愉悦感。

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戶外近距离地观察需要画的事物,学生也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爆发更多灵感。户外活动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美术创作水平,也能让中小学生体验到美术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并激发灵感,从美术创作中丰富自身阅历。

三、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提升创作灵感的策略

(一)主动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创作的兴趣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中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个兴趣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如何使好奇心更好地维持下去,转换成自己的兴趣,教师就要挖掘新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来保持学生的兴趣。兴趣是灵感创作的第一步。例如,学生小时候都玩过捏泥巴的游戏,教师可以通过捏泥巴的活动方式,再加以雕塑的美术相关知识,让学生随意发挥,捏动物、捏物品都可以。教师再通过讲解美术知识,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细化加工,这样开放式的创作过程也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灵感。

(二)发挥美术的独到之处,引发创作激情

美术自有它的独到之处,那就是对美的欣赏。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展示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艺术作品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每一个美丽外表的背后还一定有它要展示的故事,这些故事也值得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可以提前调查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如画展、书法、陶瓷等。例如举办画展,无论是国外的油画还是中国的工笔画,都有别具一格的美。教师挑选出国内外的名画进行展示,讲解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观赏并选出自己心中最喜欢的作品,可以进行简单的临摹。一幅幅美丽的画作冲击着学生的视觉,让他们展开想象,说出最直观的感受,进而激发其创作欲。

(三)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用情感激发灵感

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有背后的深意,无论是爱情、友情、亲情,都能在美术作品中展现,教师可以用讲解作品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搜寻一些有关小动物的作品或神话故事,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故事创作自己的作品。中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较为成熟,教师可以通过感情作品来打动学生,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听完故事的感受,再将感受融入作品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四、总结

美术并不是简单的画画,它是有历史积淀的,体现不同文化的传承。提升学生的创作灵感,也不限于画一幅简单的画作,更要明白它的意义。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独到的艺术审美,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创作灵感。

参考文献

[1]张祥润.融入艺术,陶冶情操——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审美能力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

[2]毛婷婷.融入艺术陶冶情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10).

[3]李红彤.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6).

[4]罗克中,李庆云.中小学美术教学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策略研究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