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环境下民营企业转型演化研究

2023-07-10 13:33谢涛刘子正倪欣悦
中国市场 2023年16期
关键词:绿色创新转型发展民营企业

谢涛 刘子正 倪欣悦

摘 要:面对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和生态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民营企业迫切需要实现绿色转型。将沈阳市民营企业的绿色转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现状和转型路径等问题,指出沈阳市民营企业在绿色转型道路上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分析了沈阳市民营企业转型的具体路径,从政府和企业自身角度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生态资源;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6-0111-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6.111

1 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沈阳市部分民营企业长期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浪费了沈阳市的自然生态资源,还严重污染了沈阳市的生态环境。

1.1 依赖传统资源,资源利用率较低

沈陽市在物质资源方面占据巨大的优势,许多的矿产资源的产量在全国的占有量都居于核心地位。陆地风能资源也很丰富,沈阳北部的康平、法库两县为沈阳市乃至辽宁省风能资源丰富区。但是,沈阳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存在着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根据调查,沈阳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41立方米,不足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2,约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

由于部分沈阳市民营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传统资源进行加工生产,使得部分企业对传统资源的依赖程度依旧比较高。同时,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的生产模式,生产水平落后,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撑,使得生产产生的废物、废渣不能得到有效的二次利用,导致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情况的加剧,并且趋势越来越严重。

1.2 技术创新落后,缺乏技术支持

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主要途径。目前企业绿色发展领域的专家大多集中在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民营企业生态建设人员中少有该领域的高层次专家[1]。但当前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依旧滞后,制约了企业的绿色转型。企业虽迫切希望利用技术创新的手段实现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但由于企业存在着转型资源匮乏、数字化技术运用程度较低等问题,缺乏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不仅导致民营企业“转型难”以及“转不动”等问题,还使得民营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受阻,削减了生产产品的科技水平,减少了生产产品的附加值,降低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由此致使以传统产业生产为主的民营企业无法利用领先的科技进行生产,使民营企业的利润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1.3 人才流失严重,智力资本匮乏

企业未来发展的前途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水平,而核心竞争力的水平主要体现在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和人才的数量[2]。沈阳市民营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公司价值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是高水平人才的流失,导致民营企业缺乏智力资本。沈阳市民营企业的员工中,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去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特大城市工作,再加上民营企业中工资薪酬及工作条件无法达到高水平人才的愿望及要求,由此导致这些员工选择去工作环境更完善、薪酬水平更满意的单位,这便导致了沈阳市的人才流失。由于缺乏人才的支持,沈阳市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外围技术和外观设计等方面,企业的绿色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而阻碍了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进程。

1.4 缺乏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大力实施减税降费,各级财政收入持续放缓,但用于支持生态环保的财力有限,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资金来源受限[3]。此外,受市场环境低迷且需求量下降等方面的影响,部分企业的产品价格难以满足企业的正常利润增长需求。这些情形导致民营企业难以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绿色转型。同时,由于企业的绿色转型很难在短时间内带给企业经济上的收益,因此部分民营企业依旧选择原有的生产模式维持现状,并拒绝采用绿色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此外,不完善的制度保障也是沈阳市民营企业在转型时遇到的最大障碍。民营企业在绿色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拥有完善的制度保障[4],可以得到政府提供的政策扶持,那么民营企业的绿色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便可以迎刃而解,也提升了企业绿色转型的发展速度。

1.5 缺乏绿色转型的公司文化

民营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首先需要靠企业自身来协调解决。为了降低风险或是逃避责任,观念保守的民营企业缺乏绿色转型的企业文化,他们依旧会采取传统的生产发展方式而直接放弃绿色转型。部分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中的人员工作主要对资源进行初级加工,而这些员工部分学历水平不高,在工作过程中,只是机械性的加工,而企业也很少对这些员工进行绿色转型观念的培训。而企业的绿色转型离不开员工的支持,缺乏绿色转型的公司文化导致员工无法用实际行动去理解企业开展绿色转型的目的,从而阻碍了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2 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遵循的原则

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理论基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以给民营企业转型带来理论指导,为民营企业明确转型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合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实践创新成果,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实现了质的进步。在目前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民营企业应该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从而保障沈阳市民营企业顺利完成绿色转型发展。

2.1 遵循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高效率利用生态资源,减少對生态环境破坏的生产方式。尤其对于资源型民营企业来说,应在日常生产活动过程中,在对煤炭、矿产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应将废品煤渣等废物经过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同时也可以将这些废品煤渣采用科学先进的方法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应该以保护生态利益为基础,实现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约高效利用资源,为实现沈阳市民营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付出自身的贡献。

2.2 遵循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沈阳市民营企业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以实现生态利益为主,在生态利益没有被损害的前提下,可以积极实现经济利益。因此,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对于生态利益的追求和保护同样应该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对于需要开采生态资源进行生产的企业,还应该积极解决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导致的生态污染问题。沈阳市的民营企业应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将保护生态利益和实现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未来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始终以生态利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原则,借助绿色转型发展提供的思路,使企业自身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中,从而进一步实现民营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利益的共同提升。

2.3 遵循由资源节约型替代资源消耗型原则

部分沈阳市的民营企业在生产原材料的选择上以铁、铜等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做到高效地利用生态资源,造成大量可以二次使用的生产废物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尤其是对制造业企业来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资源的消耗。然而,随着可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步减少,国家限制了部分资源的开采,这便导致以自然资源为主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的运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便使得制造业的民营企业应尽快摆脱对资源的依赖,积极寻找其他可替代资源进行生产,同时也应该在生产过程中注意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减少资源的浪费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为了保障民营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应当从资源消耗型企业向资源节约型企业进行转变,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生态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快实现绿色转型。

3 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3.1 实施资源绿色开采制度,鼓励企业使用清洁性资源

沈阳市的民营企业应该在资源的开采环节中,通过运用领先的开采技术,减少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首先,政府应出台关于资源开采的限制措施,这就需要政府根据沈阳市的资源存量、企业生产需求量以及生态环境现状确定可供开采的资源指标。其次,企业应积极引用节约型资源开采技术,这里提及的节约型资源开采技术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倡导绿色发展为理念的无污染、综合利用资源的开采技术。如此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并对企业产生经济效益、对自然环境产生生态利益。最后,政府还应该全程监督企业在资源开发到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从而保障企业在开采行为、生产技术方面可以实现技术化和规范化。

此外,实现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点是,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上,建造环保的绿色产业,改善传统资源在生产资源中的占比,促进高能耗产业向低能耗产业的转型,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应遵从以下建议: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的转型发展,推动企业实现绿色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从而确保民营企业的生态发展。二是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和新兴环保能源产业的建成,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生态化、低能耗化进行转型,在原有的生产运营基础上,发现一条属于自身能力水平范围内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寻找更符合绿色发展的销售增长点,更好地推动沈阳市民营企业实现绿色转型。三是发展氢能产业。沈阳市在氢能产业领域具备研发人才储备雄厚、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低成本氢气资源充裕、氢能产业示范应用推广场景丰富四个突出优势。随着“双碳”任务目标提出和氢能利用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符合条件的沈阳市民营企业应进一步抢抓战略发展机遇,全面布局发展氢能产业。

3.2 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沈阳市民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注重对产生的废渣、废物和废气的处理。对于产生的废渣和废物,应该使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二次利用,或者将废渣和废物应用到其他生产流程当中,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排放。沈阳市民营企业应积极推进生产工具的绿色改造及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者对于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绿色效益的认知,从企业基层培育环境保护的问题意识,明确企业自身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此外,还需要结合沈阳市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展可持续经济为要点,推行技术创新项目,例如完善生产技术水平,推行环保资源的利用,减少废物、废渣的排放等,推进满足市场需求与技术研发的有机组合,指引技术创新的发展目标。

有效治理沈阳市民营企业破坏生态环境、浪费生态资源的途径之一是企业内部应注重引进绿色生产技术,推行环保的生产方式。这是因为,引进绿色生产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在发展时遇到的利益导向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妥善处理企业发展与践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确保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企业发展共赢的目标。还应该及时制定绿色标准,对绿色生产技术进行认证、推广。绿色生产,也就是清洁生产,民营企业的绿色生产在对资源开发及产品进行加工利用的全过程中,应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废物进行二次回收利用,不仅可以提升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对生态资源的破坏起到减缓的作用,以此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双重功效。

3.3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培育并引进技术型人才

能否确保沈阳市民营企业顺利实现绿色发展转型的重点在于企业拥有的绿色创新技术水平。这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应根据沈阳市民营企业对于各学科的人才需求,积极引进人才并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育,提升人才的技术水平。其次,应积极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数量的流失。沈阳市政府应不断改善高层次人才的待遇政策及工作环境,不断吸引各层次人才来沈工作。最后,企业应充分运用企业已有的人才,对于未接受专业技术教育或者专业技术教育水平不足的员工,应提供技能提升平台,从内部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员工。第二,推进“产-学-研”的系统建设。沈阳市的教育资源丰富,拥有辽宁大学、东北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水平大学。在沈阳市民营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积极运用这些高校的技术创新力量,引导高校教师驻厂指导,吸引高校毕业生进厂实习,从而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对于民营企业绿色转型发挥的力量。依托先进能源科技研究院的建设,引进行业内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升公司现有技术研发人才团队,培养锻炼新的技能人才队伍,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结合沈阳市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使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第一,沈阳市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应积极建设研发活动中心,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已经掌握的技术研发水平,提升技术含量及竞争力。第二,政府应推进与不同企业及研发院所的合作,建立产业内研发创新同盟,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以各个大学以及科研院所的知识优势补充企业的短板。凭借共同合作创新,共享研发成果的方式推動企业自身的科技研发水平。第三,在不同产业之间形成互助同盟。这就需要政府发挥整合市场作用,将生产产品不同,但是产品功能互补的企业进行组合,重新安排计划资源,将绿色创新技术应用到产品研发中,推进互补产品技术含量。第四,将民营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将相似的问题统一交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解决,从而高效地促进产业技术实现绿色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 建设绿色政府,完善绿色转型资金扶持制度

完善的制度可以确保绿色转型政策的顺利实施[5]。个别沈阳市民营企业的生产方式以传统低效的粗加工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对生态资源产生了不可修复的影响。为了解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及监管政策。这些法律制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根据生态资源的存量及应用范围,限制企业开采资源的数量。第二,全程监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渣、废物等生产废料,根据企业排放的数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不同,征收环保税。同时,还应该对违规排放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对于积极履行减排降污的企业,政府可以在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企业相应的奖励,鼓励企业积极向绿色生产的模式进行转变。第三,对重工业企业加强监管,要求企业在生产结束后,对于排放的废料进行二次利用,并鼓励企业使用先进的低能耗生产工艺。第四,企业自身应根据政府政策对生产方式进行及时的完善,制定相应的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积极引进绿色技术投入生产,加强对生产废物的重复利用,寻求企业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发展平衡点。

沈阳市政府还应该对企业加大绿色转型的资金扶持政策,拓宽民营企业寻求绿色发展资金的获得方式,使民营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绿色转型。因此,沈阳市政府的财政部门需要事先完成支持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发展资金的安排,加大对民营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所需资金的支持力度。第一,建设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平台,保障扶持资金完全应用到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当中,确保专款专用,尽可能扶持沈阳市民营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发展。第二,增加财政资金的扶持,以绿色财政支出的专项资金为依托,专门用于鼓励、补助沈阳市民营企业开发的绿色环保项目,并加大对于环境保护相关的专项资金的投入。

3.5 构建民营企业的绿色转型企业文化

构建绿色转型的企业文化成为推进沈阳市民营企业进行绿色转型时重要的催化剂。沈阳市民营企业在进行绿色转型发展时,应该以企业绿色文化为基础,积极转变员工传统观念为要点,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顺利实施。沈阳市民营企业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消耗,还存在资源使用率过低的情况,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对沈阳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沈阳市民营企业是否可以在保护自然生态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克服绿色转型过程中遭遇的难点,主要取决于沈阳市民营企业在开展绿色转型时,是否能够做到改变传统理念、应用高水平的生产节能技术。建设沈阳市民营企业的绿色企业文化,就是要号召企业工作人员形成一种节约和有效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去,在沈阳市民营企业生产中采取保护环境的举措,在保护环境中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导沈阳市民营企业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道路。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融入员工的工作中,通过构建企业绿色转型文化,可为沈阳市民营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文化软实力,确保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艳,闫鹏宇,林贤锦.福建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与路径创新[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22,20(5):450-455.

[2]史晓妮.马克思生态观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8.

[3]斯丽娟,曹昊煜.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改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吗——基于外部约束和内部关注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2(4):53-64.

[4]谢涛.外部环境变迁背景下中国家族企业的演化博弈——以聂氏、荣氏和冯氏家族为例的比较分析[J].经济管理,2015,37(2).

[5]谢贤禄.人本管理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4(23):81-83.

猜你喜欢
绿色创新转型发展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基于网络与PFI理论的企业绿色创新前因后果研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