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飞机图赏

2023-07-04 10:53高飞
航空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拜科努尔暴风雪航天飞机

高飞

1973 年4 月,苏联多家军工联合体共同提议建造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即航天飞机。同年5 月17 日,苏联部长会议发布政府令,要求在4 个月内提交初步方案。

航天飞机的性能规范由苏联国防部宇航总局制定, 于1976年11 月8 日由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批准。1977 年春,暴风雪号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启动,首批选拔了7 名体能良好的航天员。从1980 年起, 航天飞机的研制在图西诺机械制造厂进行。

为了保证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顺利着陆,拜科努尔的约比列尼机场专门建造了一条4500米×84 米的加固跑道。此外,还为暴风雪号准备了两个备用机场:“西部备用机场”位于克里米亚的辛菲罗波尔机场,跑道尺寸为3701米×60 米;“东部备用机场”位于滨海边疆区的霍罗尔军用机场,跑道尺寸为3700 米×70米。这3 个机场均部署了用于航天飞机降落的导航、着陆、轨迹控制和空中交通管制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以确保暴风雪号以自动和手动模式正常着陆。此外,为了保证暴风雪号以手动模式紧急降落,在另外14 个机场建造或加固了跑道,甚至在苏联领土之外的古巴、利比亚还各建设了一座备降机场。

1984 年, 首架航天飞机全尺寸模型准备就绪,通过水路运输至茹科夫斯基市,然后从拉缅斯科耶机场空运(由VM-T特殊运输机驮载,VM-T 由米亚-4 轰炸机改装而成)到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1984—1988 年,安东诺夫设计局、基辅航空生产联合体研制了安-225 超重型运输机,专门用于将暴风雪号驮载运送到发射场,并在航天飞机着陆后驮载其从着陆场返回工厂。

1985 年11 月10 日,暴风雪号的不可入轨测试平台进行了首次大气层内飞行。1988 年11 月15 日,暴風雪号(“产品1K1.01”)进行了首次太空飞行: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的能源号运载火箭将暴风雪号运送到近地轨道。能源号有能力将大约100 吨的货物送入近地轨道,将20 吨的货物送入地球静止轨道,将32 吨的货物通过跨月轨道送入月球轨道。能源号运载火箭在退役前只进行了两次入轨飞行。

此次任务采用无人驾驶,所以暴风雪号并未安装生命保障系统。在这次任务中,暴风雪号用时206 分钟围绕地球飞行两周。返回地球时,其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约比列尼机场自动降落。虽然当时侧风达17 米/ 秒,但落点仅比预定向侧超出3 米、向前超出10 米。

1990 年, 暴风雪号项目暂停。1993年5 月25 日, 该项目最终取消。2002年,唯一曾飞入太空的暴风雪号(“产品1K1.01”)在拜科努尔组装和测试大楼屋顶倒塌时被摧毁。

暴风雪号(“产品1K1.01”)长36.4 米、翼展24 米、高16.5 米、发射重量105 吨、货舱入轨有效载荷30 吨、货舱再入有效载荷20 吨。

暴风雪号可入轨航天飞机共建造了5架:“产品1K1.01 于1986 年建成,是唯一的曾入轨样机;“产品2K1.02”完成度95%~97%,归属哈萨克斯坦, 保存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库房;“产品3K2.01”完成度30%~50%,归属俄罗斯,已成为茹科夫斯基机场的户外博物馆;“产品4K2.02”完成度10%~20%,归属俄罗斯,保存在图西诺工厂;“产品5K2.03”完成度极低,归属俄罗斯,已解体。

暴风雪号还建造了几架不可入轨测试平台:“产品OK-M”为机身振动试验平台,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展览;“产品OK-GLI”为大气层内试飞样机,在德国施派尔技术博物馆展览;“产品OK-KS”为电气测试平台,在俄罗斯索契天狼星科学中心展览;“产品OK-MT”为工程样机,归属哈萨克斯坦, 保存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库房;“产品5M0.05”为前机身测试平台,已解体;“产品OK-TVI”为环境测试平台,保存在莫斯科化工机械制造研究院;“产品OKTVA”为结构测试平台,在莫斯科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展示;“产品8M0.08”为机头真空测试组件,在莫斯科83 号医院户外展示;木制风洞模型曾保存在拉缅斯科耶机场,现已解体。

驮载在安-225 超大型运输机上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三视图,1988年涂装。

猜你喜欢
拜科努尔暴风雪航天飞机
拜科努尔 航天史上的传奇
航天飞机和马屁股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
暴风雪
俄无意停用拜科努尔发射场
穿行宇宙的“太空梭”——航天飞机
你是对的
冬日
拜科努尔发射场2013年将至少进行14次商业发射
别了,航天飞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