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信宜:久久为功护好一江绿水

2023-06-30 09:44陈永强傅锦洪
环境 2023年5期
关键词:信宜环境治理粪污

陈永强?傅锦洪

初夏已至,万物并秀。行走在茂名信宜市银湖含章桥段,含章桥横跨河两岸美景争相辉映,锦江河如绿色玉带穿梭而过,岸边行人三三两两悠然自得。沿着河岸,可以看到河里碧波荡漾、银光闪闪,两岸的树木、现代建筑倒映其中,融为一体,每走百步,都可见迷人的小景,美不胜收。

今年开年,信宜市城区东江河水生态治理项目获评为2022年茂名市县域发展最满意的“生态环保”项目,这给信宜市在水环境保护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美景已成为信宜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信宜市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治水体制改革,打造了信宜市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推进科学治水、精准治水、依法治水,推动全市水环境‘长治久清向‘长制久清转变。”茂名市生态环境局信宜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探索新机制

智慧赋能治水聚合力

俯瞰信宜城,大江奔流,内河蜿蜒,水在城中,城在水中。信宜市共设杨梅河爽底坪断面、鉴江高垌桥断面、黄华江荷塘断面、罗定江茂名出境断面4个国考断面,镇隆断面1个省考断面和信宜水厂断面、北界河断面2个市考断面。

“信宜市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但河道众多,入河排污口也多,沿河多为居民区,这些都给河流生态带来了压力。”茂名市生态环境局信宜分局相关负责人说。要保障整个生态系统的有序管理,就需要推动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对水质和各类污染排放进行监测。而这些涉及水务、住建、城管等多个部门,需要多部门交叉管理。怎样才能站在信宜共同体的角度,整合所有信息条线和资源力量,实现全局综合保护?

针对信宜的实际情况,去年以来,信宜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探索现代化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实施地方水环境治理和智能技术相结合新型治理模式,推进水污染防治智慧化、智能化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打造了全省首个县级水环境治理智慧模式。

信宜市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由信宜市政府和中山大学共同打造,以信宜市包括治污水、保供水、防涝水、美好水在内的“四水联治”为目标,整合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等单位与水环境相关的所有数据,打破行政数据壁垒,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据中山大学——信宜水环境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将相关部门的数据接入大数据中心,打通共享渠道,将各部门数据信息纳入全盘“棋局”中,改变了以往数据分散、割裂的局面,这是平台建设很关键的一步。还有一个亮点是,除了外部数据的全面接入,平台物联网应用中收集到的所有数据,也会经过智能分析、合并,实时补充进入数据中心,与外部数据融合成为更广维度的超级数据库。该负责人表示:“集成数据的智能化监测、分析、比对和应用,对我们全面掌握流域现状,从而高效分析水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该中心现有专家技术团队49人,有了技术的力量,信宜市在精准治污、专业治污上更有底气。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的建设破解了信宜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诸多难点,“一盘棋”被真正下活了。

精准科学治污

让源头更澄净

在2022年时,水环境智慧監管平台曾发出警告,高垌桥国考断面检测到水质超标。随即,一条告警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移动端应用终端上。

“通过移动端应用系统能查看接入平台的所有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接收告警预警信息、查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水环境事件上报、事件审批和统计结果查询等,大大提高了便捷性和效率。”茂名市生态环境局信宜分局相关执法人员说。

据介绍,信宜市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搭建了主要以水质监测无人船、水质监测分布式仪表、固定式小型水环境监测站等形成相对完整的感知系统;以排水管网水力模型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方法和手段进行污染溯源和预测预警;同时,平台将监测与监管相融合,做到分清责任、定位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监管闭环,并配套微信小程序提高业务便捷性,实现对信宜“污染源-管网-污水厂-河流-流域”的水环境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了信宜市水环境监管水平,成为政府工作上的良好助手和典范。

以信宜市境内鉴江流域为例,在2022年,信宜市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为高垌桥国考断面提供水质超标预警告警共计70次,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实时消息,相关单位可及时了解断面超标基本信息,并依托信宜市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提供的水质、水文、河道视频等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定位污染来源。中山大学驻信宜团队对超标断面上游进行污染溯源调查共计17次,帮助查明水质超标原因并提出科学对策,及时使断面水质恢复正常水平。做到水源保护区现状全掌握、问题全知晓、管护全智能。

据了解,拥有借助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及相应的县级水环境治理模式,信宜市的4个国考断面、1个省考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据信宜市4个国考断面地表水2022年月度采测分离考核数据显示,4个国考断面中,高垌桥、罗定江茂名出境断面分别由2021年的年均值Ⅲ类提升至2022年的年均值Ⅱ类,而爽底坪、荷塘2022年的年均值在保持2021年年均值Ⅱ类水平的基础上,减少了超标次数,说明了信宜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稳中向好的趋势。

“这是数字赋能、探索智慧监管的新成果。”茂名市生态环境局信宜分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信宜市已在全市流域安装2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6个水文流量站;鉴江流域沿江镇(街)安装了23套流域分布式在线监测设备;20家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口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全市安装了33个水文三要素(水位、雨量、视频监控)监测设备。这些设备的实时监测数据均上传至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

“以前是单兵作战,通过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我们现在可以对区域实行网格化监管。”茂名市生态环境局信宜分局相关管理人员介绍,通过平台自动定位和预警分析水质异常河段,从源头上便能实现有效整治。

把好入河“闸门”

守护一泓碧水

2022年,信宜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提档升级,规范畜禽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开展设施装备配套情况核查。充分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扶持规模场完善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4.59%,规模场粪污处理设备配套率达99.36%。同时,加强畜禽养殖排污监管,落实专人巡查制度,持续推进散养户清理整治,严防禁养区已关停养殖场死灰复燃和非禁养区不经处理达标的养殖污水直排。2022年完成禁养区内331户养殖场的规范整治。

信宜的治污探索,彰显了政府以更大决心力度优先守护青山绿水。“以前养猪场的污水还排放到河流里,河水十分浑浊,经过治理,现在河道垃圾减少了,水更清了,空气也清新了不少,把我们的城市衬托得更美丽了!”信宜市市民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概地说。

借助水环境网格化智慧监管平台及相应的县级水环境治理模式,信宜市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显著提升。据茂名市生态环境局信宜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信宜市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研究总结了典型的县域水环境治理特征,现有业务系统和架构对县域水环境治理、配套县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等具有普适性,并且建设周期短、投资较少;制定的数据接口、工作机制等各类标准可用于参考借鉴,是各县域级可复制易推广的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项目。

2022年1月4日,茂名市召开了全市县域发展暨三大平台建设现场交流会,采取“走、看、听、学”的方式,实地考察5个县级市(区)和3个经济功能区项目建设进展,并进行投票测评。根据投票结果,信宜市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项目被评为本次交流会最满意的“生态环保”项目,“茂名发布”“信宜发布”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本地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久久为功,描绘责任底色;善作善成,方能写好“水文章”。信宜市切实把“守护好一江碧水”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通过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了信宜市水环境现代化监管水平,帮助信宜市逐步实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秀水长清格局,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全市水污染治理的“信宜样板”。

猜你喜欢
信宜环境治理粪污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信宜竹编的文化意蕴初探
基于Mann- Kendall 和小波分析的信宜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难以忘怀的信宜肠粉
肉牛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