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最低标准样板对事故车辆安全研究的启示

2023-06-16 12:52周文辉
汽车与安全 2023年2期

周文辉

摘 要:通过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研究车辆安全性能是今后车辆安全研究的重要趋势和方向,该工作的前提是用标准化方法详细描述事故特征,包括碰撞特征、道路和环境特征、车辆特征、人员特征。目前我国的事故数据还达不到精确描述事故特征、清晰反映事故过程。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事故信息采集最低标准样板,结合我国事故数据采集现状,以为车辆安全研究提供精确的事故场景为目标,提出了提升交通事故及其涉事车辆数据质量和效率的具体建议,希望能为改善我国车辆安全及事故预防研究,减轻事故民警信息采集压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事件数据记录系统;事故信息采集;车辆安全

*公安部技术研发计划:行车记录装置数据提取、挖掘及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技术研究(2021JSZ19)

美国联邦政府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系统地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数据采集标准制定,建立了一系列事故信息采集标准和规范。各州也建立了自己的事故信息采集记录表格和规范。为了规范各州事故数据采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署( NHTSA,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 于1998 年推出了事故信息采集最低标准样板《Model Minimum Uniform Crash Criteria》( MMUCC) ,该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项分类和最小要求,目的是提供描述事故的标准化方法,基于该描述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事故预防的水平。

MMUCC 第4版包含19项事故基本信息、30项车辆信息、28项人员信息、9项推导事故基本信息、1项推导人员信息、6项链接人员信息和17项链接道路交通信息,共计110项事故信息,其中77项是交警在事故现场可收集的基本事故信息,另外33项可通过推导或链接获取,MMUCC 针对每一项事故信息均给出了该采集项的定义、属性值及采集该项事故信息的现实意义。这107项事故信息共同组成了一个信息采集标准,供各州政府参考[1]。以下介绍该数据标准的具体内容。

事故现场采集的数据项,主要来自警方在事故现场调查和后续报告中包含的数据项。碰撞数据元素用来全面描述碰撞特征。具体内容见表1。

其中,事故形态的具体分类情况如图1。

2现场收集的机动车辆数据元素

机动车辆数据元素用来描述事故车辆特征、所经历的事件及其事故后果。具体情况见表2。

以图2为例,说明应用数据项V20描述碰撞连续事件的过程。

事故过程描述:

皮卡车V#1在道路右侧北向通行,前方封闭式货车V#2突然紧急制动。V#1驾驶人未能及时发现V#2减速,向右急打方向躲避与V#2碰撞。在此过程中,V#1撞倒路侧一棵树,之后V#1向左急打方向,穿越中央植草隔离带,与对向南向行駛的V#3货车相撞,导致V#1驾驶人受伤。

被V#1撞击后,V#3碰撞右侧路缘石,穿越人行道,先后碰撞行人和路灯杆。在此过程中,V#2一直未意识到事故发生,继续前行。

连续事件描述:

V#2:该车未发生“接触式”碰撞,因而无须记录“连续事件”。

V#1:向右冲出路外 直立的树木 穿越中央隔离 行进时的机动车

V#3:行进时的机动车 路缘石 行人 灯光或其他安全设施立柱

3现场收集的涉事人员数据元素

人员数据元素用来描述涉事人员特征、行为及事故后果。表3至表8分别为所有人员、所有乘员、所有驾驶人、乘客以外的所有人、非机动化人员,以及所有受伤人员现场采集的数据元素。

4推导和链接数据元素

推导和共享的数据元素,是指通过对事故现场采集数据项或其他共享数据项进行关联计算,可以得到其他碰撞数据元素。

4.1推导碰撞数据元素

(见表9)

4.2推导涉事人员数据元素

(见表10)

4.3链接涉事驾驶人数据元素

(见表11)

4.4链接涉事人员数据元素

(见表12)

4.5链接道路数据元素

通过将C6事故地点与道路基础资料库连接,可获取更多的道路数据元素。若难以与道路基础资料库链接数据,则需要更多地从现场获取更多的道路数据。(见表13)

5对事故车辆安全研究的启示

通过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研究车辆安全性能是今后车辆安全研究的重要趋势和方向。这项工作的前提是应该用标准化方法详细描述事故特征,包括碰撞特征、道路和环境特征、车辆特征、人员特征。目前我国的事故数据还达不到精确描述事故特征、清晰反映事故过程。为了为车辆安全研究提供精确的事故场景,结合我国事故数据采集现状,建议在事故数据采集项完善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1)精准采集事故地点。利用经纬度坐标记录法精度高、记录方便等优点,将线性参照系和经纬度坐标法有机融合,取长补短,以综合法表述事故位置信息。

(2)精确描述事故形态。事故形态是指道路交通中车辆、人员遭受损伤的外部表现形式。我国现在只采集“事故形态”一个数据项,难以全面反映事故形态特征。建议参照美国做法,将“事故形态”细化为事故事件序列、最初损伤事件及最严重损伤事件3个项目,同时将各事件选项按无碰撞、碰撞非固定物、碰撞固定物进行划分,结合“车辆运动状态”数据项,精准刻画事故形态和过程。

(3)發挥车载数据记录装置数据作用。车载数据记录装置可以记录并储存车辆在事故发生前后车辆、驾驶人、乘客的某些特定信息,包括事故时间、事故地点、车速、车辆制动数据、行驶方向、乘客数、乘坐位置、安全带及气囊数据等众多事故信息,美国国家道路合作研究组织( NCHRP ,National Coo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基于MMUCC( 2003 第2 版) 事故数据标准研究得出: 应用现有的 EDR技术可获取MMUCC 中5项事故信息,包括车辆运动状态、碰撞受力方向、乘员约束系统使用、气囊展开情况、驾驶人操作。通过技术革新,可获取MMUCC 中共计 24 项事故信息,即其他 19项事故信息,包括事故时间、事故县区、事故省市、碰撞角度、天气情况、照明情况、路表情况、车辆品牌、车辆型号、车型年份、车辆识别号、车辆总质量、车内乘员数、应急设备启用、事前行车方向、人员类型、乘坐位置、星期几、车身类型[2]。建议加快研发车载数据记录装置读取设备,并与事故采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链接,提高事故数据采集质量,减轻事故民警信息采集、录入负担。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Highway Traff 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Model Minimum Uniform Crash Criteria(Fourth Edition 2012)[EB/OL].

[2] Use of Event Data Recorder (EDR) Technology for Highway Crash Data Analysis[R].National Coo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