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3-06-04 11:45杨丹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线轴时空观念情境教学

【摘要】历史需要较强的“时空观念”,也是初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有助于加深历史知识认知、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着眼于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可从善用历史年表、巧用历史线轴与情境教学三个方面探究培养策略,提升学生整体历史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  时空观念  历史年表  线轴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2-0121-03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載体,历史学科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的使命[1]。历史是亘古不变的文化现象、社会生活,历史是曾经发生的真实事情,其中包含两个维度:时间与空间。前者是指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后者泛指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人物、内容等。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才能穿越过去,知晓过程,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丰富人文素养与情操,提升个人历史文化素养,坚定爱国信念。基于此,本文拟从探究培养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意义与教学策略出发,探索一条落实新课程标准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意义

(一)加深历史知识的认知

五千年历史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均有着深刻的历史印记,其中所涉及的时间、人名、事件、地点等知识要点更是庞杂繁细,且历史前后也有其相互关联性,如果拆散独立,分散讲解,必然造成历史逻辑混乱甚至是错误[2]。知识点多,记忆碎片化,每个单位知识相对独立,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只知一段历史,无法统筹前后历史知识,造成历史学习负担和厌烦情绪。基于此,提出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一条完整的“历史供应链”,疏通历史发展脉络,从而提高记忆水平,加深历史知识的认知。比如18世纪英国率先开启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急需大量生产资料,于是英国借助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于1840年发起鸦片战争,并于1842年8月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并强制占领香港岛,也才有了1997年7月收复香港的伟大历史壮举。这个例子足以说明,“时空观念”对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二)明确历史教学的目标

“时空观念”中历史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牢记时间与空间,才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从而进行消化吸收,由外部学习转化为内部迁移。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史部分,中国共产党名称确定的时间与主要人物,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与地点,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与地点,延伸至会议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间、红军长征时间及其路线等,这些基于“时空观念”提出的问题也就自然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也只有确定历史的时间与空间,才能具体联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历史现象,当测验中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进行考查时,学生才能够迅速联系相关历史事件及其时空内容,最终顺利完成解答。没有时空的概念,很可能导致时间与空间的混淆,造成知识偏移现象。故而,有了“时空观念”指引,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师知道知识的侧重点,学生知晓学习的重点方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是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这与历史“时空观念”独特的育人价值有关。历史,是已经发生且不可能再继续更改的,记错历史时空,很可能造成笑话,严重者,可能会身陷囹圄,伤害民族感情[3]。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侵华战犯的新闻事件,而南京本就是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地,此事无疑对中国人的民族情感造成冲击与伤害,侧面也反映出当事人历史观念的淡薄。如果熟悉历史,铭记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惨痛历史,也不会犯下如此低级错误,足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不仅是要记住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与地点,还要树立一种民族意识,比如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于咸阳统一华夏,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奠定了中国版图与文明大一统;1683年康熙皇帝收复中国固有领土台湾,有了这个时空观念,学生更能理解中国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实现两岸统一的历史根据和伟大现实意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历史“时空观念”,是对学生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学生历史观的培育,这是对“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贯彻落实,也是体现对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的正确理解与解读。

二、培养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教学应用策略

(一)善用历史年表构建“时空观念”

制作历史年表是构建“时空观念”的有效方法,以图表形式展示历史年代以及与之对应的历史人物、地点、事件等等,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而制作历史年表优势之一就是制作相对简单,熟悉历史内容,制定相匹配的表格大小规模,根据时间前后顺序依次进行填充。制作历史年表,对学生构建“时空观念”具有显著作用,学生制作过程当中有意识加强时间与空间的记忆,在学习制作历史年表实践中,“时空观念”意识也逐渐形成。比如,为了学生能够有一个明确直观的认知,笔者采用常规“历史年表”图表,以供学生参考。笔者以公元7世纪至13世纪片段历史为例,将时间分为大小两个时间点,并附着相应时期中国与外国主要历史事件,通过图表,学生便一目了然看到各个时期主要历史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在日常历史学习中,学生缺乏必要的时间概念,知道部分“空间”知识,却记不住对应历史时间,而在历史考查中,历史时间又是必不可少的考查对象。记不住历史时间,就很难将相应的历史背景与“空间”前因后果相联系,造成理解片面、看问题不深入的现状。

应该说,制作历史年表是培养学生构建“时空观念”的初始阶段,由于年表制作本身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教师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关注历史年表这种教学元素对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以及螺旋式上升学习理论,在学习制作历史年表时,应该坚持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及深的学习规律,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构建起“时空观念”,养成学历史必知其“时空”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部分时,可以先梳理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熟悉并整理条约主要内容,确定“时间”“地点”“条约内容”栏目。待学生操作规范且熟练之后,适当增加“参与双方”“主要影响”等栏目,丰富知识体系,拓展知识面。

(二)巧用历史线轴发展“时空观念”

“历史线轴”也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方法之一,其与“历史年表”最大区别可能在于两种学习方法在具体操作上的不同。“历史年表”以图表形式呈现,对时间与空间知识一目了然。而“历史线轴”依托数轴,时间为横,空间为纵,与年代图表相比,它能反映出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便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含义进行准确把握。当然,具体“历史线轴”实践制作中也有可能有细微不同,但主要形式基本不变,且历史发展脉络更加清晰,这对学生发展其“时空观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上图,选取1840年鴉片战争近代史开端部分片段,线轴上的每一个时间对应是一个“空间”,以历史线轴这样的方式呈现,近代史发展脉络便直观呈现,思路清晰。制作历史线轴,学生需要深入挖掘历史“时空”内容,根据内容多寡合理安排布局,使绘制出来的“历史线轴”清晰明了,逻辑清楚,干净整洁。在课标的持续改革中,历史背景知识考查已经是大趋势,没有死记硬背,以材料形式出现,展示某种历史现象,让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相应的历史时空,作出正确回答。可见,在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下,相应的考查方式也在与时俱进,顺势而变。发展学生“时空观念”,充分利用“历史线轴”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

历史线轴制作的方法是多样的,组织形式也是可选择的,对于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增强学生自信心。相对于比较繁杂的任务,建议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小组集体智慧完成任务。比如,要制作整个中国从夏朝至当代中国政治史,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段历史。在小组内,谁负责美工,谁负责提供学具,谁负责知识整理归纳,合理分工,既是出色完成“历史线轴”的基础保障,也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之后将各个小组绘制的历史线轴图拼接在一起,组成夏商周至今天的中国政治发展史,并展示在教室墙壁上,合理粘贴,丰富学生历史学习生活,营造一种“时空穿越”的新奇感受。

不过,在必要情况下,本文建议可将“历史年表”与“历史线轴”结合运用,直观显示两种学习方法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余地。比如同一个学习任务,可以分别制作“历史年表”与“历史线轴”,刺激视觉感官,让“时空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学生“时空观念”有序发展。

(三)活用情境教学强化“时空观念”

在强化学生“时空观念”教学中,情境方式能给予学生更为真实、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便于他们真正记住某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情境教学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学生表演,二是视频展示,下面将对两类情境教学就如何强化“时空观念”进行分析。

首先是学生表演。学生表演意味着学生是主体,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语言将历史知识表达出来,使自己,也让旁观者从表演中获得真知,知晓历史时间与空间。例如,在学习中国文化史部分时,一个学生可以扮演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荀子,将教室比作“稷下学宫”,部分学生扮演诸如法家、道家、墨家等派别的学者。活动形式是荀子回答其他派别学者提出的问题。课前,学生要先翻阅历史书籍,结合战国末期时代特征,设计相应问题,这些问题要能反映时代背景、政治经济状况,突出荀子的思想。在时间与空间整体框架下,紧紧围绕荀子“性恶论”“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学以致用”等重要观点进行辩论。在这种表演活动下,学生能够牢记相关历史知识,理解在特定时空之下荀子思想的历史价值。再比如,学生可以模拟中日甲午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谈判场景,表演前熟悉这段历史,以剧本形式再现历史。剧本对话要能体现时代背景,突出条约内容,学生表演要能表现李鸿章、李经方为代表的中国人的愤怒与屈辱,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傲慢与狠辣,营造悲凉氛围,触动学生民族自尊,培养“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的历史情怀。

其次,可借助视频方式再现历史场景,相对于表演,视频方式更灵活,情境更加真实。各种优秀影视作品以及纪录片都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可以推荐电视剧《觉醒年代》让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影中识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时间与地点、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巴黎和会”召开时间、地点以及主要内容,感受中国先辈们发奋图强、捍卫主权的决心。观看《东京审判》电影,从影片中回顾南京大屠杀、日本侵占东三省、扶持溥仪傀儡政权的相关史实,熟悉事件“时空”内容。播放《长津湖》“两部曲”,在巩固“抗美援朝”时间与空间历史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和可贵品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三、总结

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历史新课程标准关键板块,也是“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实现的基础性保障。拥有“时空观念”,才能确保知识准确,避免犯常识性错误,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记忆水平和知识解读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历史热情,最终提高历史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乔世松.如何培养初中历史学科“时空观念”核心素养[J].学苑教育,2022(31):69-71

[2]胡振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9(13):198-199.

[3]孙林.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并以此建立时空观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262-263.

作者简介:

杨丹(1994年—),女,彝族,贵州大方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线轴时空观念情境教学
放风筝的快乐
掉落的针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