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易班平台育人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3-05-31 11:22李金城赵卓阳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0期
关键词:网络育人思政育人易班

李金城 赵卓阳

[摘要]易班平台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网络育人、思想引领的重要网络载体和场域。自2011年至今,学界围绕易班平台在高校教育教学、思政育人等领域展开了丰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鲜有成果宏观地勾勒该主题研究的整体态势、热点论域、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群体。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易班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文献内容对易班平台的研究脉络、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优化易班平台功能、打造全场景数据池、加大研究资助力度等策略,增强易班平台的教育教学与思政育人效果。

[关键词]易班;CiteSpace;教育教学;思政育人;网络育人

易班平台开辟了我国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的新篇章,是当前高校网络育人的重要场域。近年来,诸多高校依托易班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教学”“互联网+思政育人”改革。自2011年至今,学界围绕易班平台展开了丰富的主题性研究,但鲜有成果宏观地勾勒该主题研究的整体态势、热点论域、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群体。因此,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样本,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梳理和分析易班平台相关的研究文献,探究易班平台相关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网络育人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易班平台研究历程与特点

(一)文献样本总量与趋势

笔者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以“易班”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检索,期刊类别选择全部期刊,时间自2011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检索共得到1516篇文献,其中CSSCI期刊论文56篇。如图1所示,自2011年起,基于易班平台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波动增长,2019年共有196篇文献发表,达到高峰,2020年后文献数量有所下降。在文献样本中,关于易班平台最早的研究论文《网络群体特征与易班实证》发表于2011年,该研究以“易班”为载体,分析高素质网络群体对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2012年,第一篇CSSCI收录论文《基于“易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探微》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期刊,该研究基于易班平台Web2.0功能,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路径。

(二)关键词与突现关键词

基于检索到的1516篇文献,笔者在CiteSpace中选择节点类型为“Keywords”,运行得到关键词图谱,图谱中出现频次高于10的关键词共有41个,其中包括易班(720次)、大学生(164次)、高校(142次)、新媒体(74次)、网络思政(58次)、思政教育(42次)、创新(28次)、对策(26次)、辅导员(22次)、学风建设(22次)等。基于关键词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和辅导员是易班平台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涉及高校与高职院校等机构。研究主题集中于将易班平台作为教育教学管理工具,聚焦于易班平台应用于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与对策研究[1]。

CiteSpace的突现关键词指某段时间内突然出现、使用频次较高、增长速度突然加快的关键词,通过统计相关文献中关键词的数量变化频率进行计算获得,不局限于统计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从突现关键词的分布可以大致看出该主题在某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笔者在CiteSpace中选择节点类型为“Keywords”并在控制台选择Burstness后,生成易班平台研究相关突现关键词节点13个。从突现关键词中可以看出,学界针对易班平台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16年之前,2016年至2019年,2020年至今。突现时间在2016年之前的突现关键词有“途径”“网络教育”“自媒体”。笔者对这一阶段的关键文献进行案例分析后发现,此时易班平台处于全国推广实践的起步阶段,针对易班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和阐述易班平台对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思考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发挥易班平台的作用[2-3]。突现时间在2016年至2019年的突现关键词有“教育管理”“困境”“教学模式”“队伍建设”。笔者对这一阶段的关键文献进行案例分析后发现,此阶段易班平台在全国的推广初见成效。该阶段易班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利用易班平台进行信息化教育管理,这与易班平台在2015年初进行改版升级有关[4]。突现时间在2020年之后的突现关键词有“网络思政”“三全育人”“網络育人” “高职院校”。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由此,这一阶段的研究主题强调“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易班平台建设的路径。

基于CiteSpace的突现关键词分析可以发现,易班平台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完成从“网络时代的教育”到“教育管理”再到“思政育人”的转向。未来,高校运用易班平台开展思政教育仍将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

(三)研究机构

笔者在CiteSpace中选择节点类型为机构“Institution”并进行分析,发现共有342所教育科研机构参与易班平台主题研究。这些教育科研机构大致集中于上海市(占比48.5%,166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占比8.2%,28所)、福建省(占比4.7%,16所)、四川省(占比3.8%,13所),这与易班首先在上海市推广,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进行推广,最后进行全国推广的情况吻合。其中,研究数量排名前五位的教育科研机构分别为西华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这些教育科研机构共有15篇研究文献获得国家级或市级课题资助。另外,有关易班的研究文献几乎全部来自教育类专题(高等教育专题、教育综合专题、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关于易班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其他领域的研究尚待深入。

二、问题与原因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地域上,开展易班平台研究的教育科研机构主要集中于易班推广工作较为深入的省(区市),其他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研究领域上,易班平台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学科分布稍显不均。另外,尽管易班平台研究的论文数量波动增长,但基金资助力度明显不足。

(一)易班平台本身的功能限制研究的开展

有调查研究显示,部分高校学生认为易班移动端的界面美观度较低,交互性较弱,系统漏洞较多[5]。高校学生在使用易班平台之前,已经拥有自己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和偏好,对社交平台的交互性、美观性要求很高,而易班与其他平台的联动性、互动性较差,难以满足其分享信息的需要[6]。因此,易班平台功能性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平台实现“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的目标。同时,易班平台用户多为高校学生群体,而学生毕业后就不再继续使用,这使得易班的用户半径较小,培养用户的时间较短。因此,易班开发者需要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来快速培养高校学生的使用习惯。

(二)易班平台数据开放不足影响研究的深入

尽管易班平台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超1000篇,但是高质量论文数量偏少,深入的系列研究不足。在研究方向方面,现有研究将易班平台视为工具,主要研究方向聚焦思政教育、网络育人功能,研究视角相对单一,缺少将易班平台作为主体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研究以对策应用研究居多,缺乏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易班平台的深入研究有赖于开放的数据支撑,尽管易班平台使用人数已成一定规模,但平台尚未进行数据开放,也未有第三方平台支撑数据获取。因此,易班平台相关研究者难以获得平台数据来分析高校学生媒介行为以及其他实践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易班平台研究的深入。

(三)易班平台管理相对单一影响多学科研究的参与

易班平台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学、思政研究领域,学科领域相对单一,且发表论文的期刊主要为思政相关期刊,研究对象主要是学生和辅导员,现有研究未能吸引更广泛的教师群体的参与。另外,高校在推广易班平台时大多采用行政手段推广,管理特征明显。在易班平台的组织管理体系上,仅有部分职能部门参与易班平台建设,高校内部其他育人部门,如教学、创新创业、校友办等部门的参与较少。管理部门相对单一,不但会造成易班平台间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也会影响教师群体的深入参与。

三、易班平台育人对策与建议

易班是教育部推广的一个互联网产品,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能够不断產生用户价值,主动吸引用户使用,也能吸引学界的持续关注,如微信、抖音平台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也是高校思政研究必须涉及的新媒体产品。

(一)基于互联网产品思维,优化易班平台功能

增强用户使用体验是深化易班平台研究的基础。平台管理方必须基于互联网产品思维,紧密围绕优秀互联网产品刚需、痛点和高频三大特点,优化易班平台功能,同时其应符合当代高校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和偏好,采用简约的交互方式来增强平台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在产品定位上,平台管理方应增加综合性互动社区平台的功能,打造功能复合型产品和服务复合型产品,提供涵盖社交、娱乐、咨询、搜索、学业等各方面的服务。另外,学者可通过用户样本调查等方式,加强用户行为意向等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而指导易班平台的再优化与再升级。

(二)创新易班平台功能,打造全场景数据池

以思政教育为出发点的易班平台与高校教学、育人活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数字鸿沟,高校易班平台的管理部门多以学工处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深入研究的开展。因此,高校应以构建智慧校园为目标,将易班平台全面纳入高校数字化建设中,进行整体性教学、育人活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顶层设计。高校需要明确易班育人的目标需求与结构设计,打破基于传统教学、育人活动数据(学生课堂表现、学业成绩等)与网络思政数据(实践偏好、心理状况、经济状况、就业状况等)、学生媒介行为数据之间的数字化鸿沟,创新打造教育、教学、体验的全场景数据池。另外,易班平台应基于数据开放不足问题,开发开放的API接口,为高校其他部门、其他平台进入易班平台提供丰富接口。全场景数据池和API接口的有效应用将为易班平台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更多学者投入研究。

(三)加大研究资助力度,激发多学科研究活力

有研究表明,研究基金的资助能够有效促进研究论文的快速增长,项目资助对易班平台的深入研究有积极的长远影响。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易班平台研究已发表论文所获得资助的力度明显不足。从学科资助方向来看,相关的课题资助均属于思政研究等领域,面向的学者也以辅导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为主。从立项项目来看,其也以应用研究为主,针对易班自身的研究很少。从资助力度来看,易班平台相关研究经费相比其他研究领域偏低。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从加大项目资助力度、覆盖面,推动交叉学科研究,重视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等各方面来激发易班平台多学科研究活力。

四、结语

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易班平台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易班平台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研究历程大致经历“网络育人”“网络思政”“三全育人”三个阶段,这也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同时,易班平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研究不够深入、多学科研究薄弱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多方主体通过优化易班平台功能、打造全场景数据池、加大研究资助力度等策略来加强易班平台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岳志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易”平台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 2016(08):117-120.

[2]董玉来,陈艳红,孔维刚,等.基于“易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探微[J]. 思想理论教育,2012(17):55-59.

[3]陈华栋.“易班”:Web2.0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 2011(13):81-85.

[4]吴昊,黄禹鑫.基于易班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的思考与实践:以重庆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 64-67.

[5]施渝一.高校易班使用活跃度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4(04):78-82.

[6]王琰,尚文雅.高校大学生易班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126-133.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测评与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JDSZ3059)。

[作者简介]李金城(1980—),男,甘肃兰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副教授;赵卓阳(2003—),女,山西太原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网络育人思政育人易班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浅析高校易班平台的育人优势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机制探究
“生活世界”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构建启示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论思政课与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