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23-05-30 13:00马秀英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马秀英

摘 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网络教育的快速渗透。就目前来说,信息技术不仅仅只是一门技术,其更加成了一种思维方式的拓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结合发展的现状出发,根据科学合理的融入原则,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0-0182-03

新时代下,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推动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教师要通过合理运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过程中的策略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获取的能力,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武装教学力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通过打造信息化、一体化课堂,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培养创新性、发展性课堂,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评价能力,满足多样性、个性化的教学需要;通过对课前预习、课程导入、课堂讲述、课后评价的方式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相结合的发展现状

(1)问题

尽管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获取途径日益增加,但在传统数学课程中,对知识的传授仍以阐述艰难晦涩的知识要点为主。在小学生的发展阶段,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不全面,因此,仅仅依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实发展需求。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深度结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将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主动运用到课堂中。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仅制作了单一的授课课件,这是一种浅显的教学方式。而推动深度融合要求教师运用信息化策略,优化教学方法,从方法的角度推动教学方式的深度变化,以此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2)概念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是指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深度改革,致力于推动教学方法的变革,现代化教学演示工具仅仅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存在。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教会学生在繁杂的信息体系中如何寻找信息,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传递知识,还能够传递长期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小学发展阶段学生容易出现的注意力与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善的特点,教师将数学知识所具有的抽象性概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具象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现多样化的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从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入手,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融合原则

(1)明确信息技术的运用目标

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信息媒体本身存在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也会得到提高。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对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本质是促进教学发展,要明确学生在教学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实现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為主要的发展方向。

(2)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具有将抽象化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的特点,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与小学发展阶段中具有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不足、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欠缺的特点相符合。因此,在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的这项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晦涩难懂的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把握,以生动的方式展示知识,讲解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形成平面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抽象能力,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发展。

(3)明确信息技术的工具地位

信息技术作为变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发挥着辅助教学任务实现的重要作用。但是,信息技术仍然是以辅助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目标的。过分强调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能会忽视了教学的本质要求,偏离了实际教学任务。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知识概念的同时,更需要通过练习与不断思考才能实现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学是最重要的目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只是手段,明确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一种形式,能够更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教师课前的积累和补充。在前期备课过程中,通过分析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任务的主要实现方式,对于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经验总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新问题,出现在教学准备不足的现象。因此,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时解决学生问题是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体现。在信息化教学中,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多样化教学资源有利于发挥信息网络对资源的聚集作用,汇集多方的教育教学资源,破解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要构建互动型教学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题目之间的规律,并且学会将实际教学内容运用到课后中,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提高。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结合,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工作。信息技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教育资源,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更加全面的教育方式的变化,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更大程度上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长期兴趣爱好。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处于转型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小学发展阶段的思维特点,将复杂的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授。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教学工具,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抛弃以往刻板的教学方式。信息资源的发展,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获取多种多样的教学信息,其所具备的图片、文字,能够提高知识的表现力,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推动学生对思考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并通过信息媒体的总结,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

(4)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现代化教学工具已经成为教学方式的重要媒介。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知识的结合,能够促进教师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学习,适应日益多样化的教学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推动教学方式的升级变化,也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加强信息技术运用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在小学数学的授课过程中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推动思维方式变化,合理借助现代化手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营造双向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课后反馈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能够进行及时调整,促使教师不断進行反思,优化教学过程,升级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

4.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1)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环节

课前对知识进行预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在课堂学习的探索能力。由于数学学科具有一定抽象性、概念性,因此单纯依靠自主预习的方式与小学生的发展阶段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利用一定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学习,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帮助学生提前对课堂的学习树立一定的思维框架,潜移默化植入逻辑性、条理性的思维能力,满足数学学习的需要;借助微课等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以生动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感性思维转化为理性概念,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概括、推理与延伸能力,鼓励学生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图形的变化相关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脑海中能够对所学的内容有初步认识,明确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向。再以课件中生动形象的图形变化作为辅助,抽象出后续课堂学习的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完成预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2)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课堂内容的引入往往占据很小的部分,但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良好生动的课堂引入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体系,培养学生对于课堂主要内容的把握,从结构框架的角度把握课堂内容。教师可以引入问答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前期预习阶段所产生的疑问与猜想表达出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做到有的放矢,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例如,在数的发展历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技术,通过视频等形式,讲述在数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鼓励学生不怕错误,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观念。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对于数的概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

(3)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讲授环节

小学数学作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的重要桥梁和工具,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的培养方向。通过形成知识交流的教学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但同时又要统一,既要鼓励学生具有差异性的学习方法,又要鼓励学生以实现树立自主学习的目标实现。例如,在图形的变化的相关课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运动过程,通过纸笔的方式画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变化方式,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思考,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同步描绘,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参与性。

(4)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后评价反馈环节

评价反馈作为课堂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具有对课堂学习总结的作用。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也能够使教师对于课堂教授之后收到的效果进行了解,为后续开展教学方式提供经验总结。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整合学生不同的总结方式、作业数据等相关信息,智能评估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掌握能力和理解程度,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例如,教师可通过钉钉等教学评价手段,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资料,等待学生提交作业后,在批改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进行及时沟通,同时,可以分享优秀的总结建议,针对略有不足的作业进行针对性记录,在后期课程学习中可以对掌握不足的知识进行巩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5.结语

正确把握小学发展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信息技术作为媒介,将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过程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满足小学发展阶段中出现的注意力不足以及抽象能力欠缺的问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需要从课程预习、课程导入、课堂教授、课后评价的角度进行入手,推动变革传统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应当把信息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更要将这种教学工具贯彻到数学教学的各个过程中,通过在各个环节对于教学方式的变化升级,实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建立长期学习的发展热情。

参考文献

[1]王永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0).

[2]张艳丽.用好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数学教学改革——论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2).

[3]李鸿远.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探索——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J].智力,2022(11).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