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生

2023-05-21 19:25胡钰琰
新作文·初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重奏西窗福贵

胡钰琰

步入初三的我,时常会想起小学时那段黯淡无光的读读写写的日子。还记得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她让我们买了一本褐色封面的语文诗集,去背诵默写。我从未接触过这么多没背过的诗,这么多没听过的古文。望着密密麻麻的诗句,我叫苦连天。已经不记得当时我是怎么背下来的了,只记得早晨的诵读,傍晚的书写,日复一日……

都说文字美,但在机械的读写背下,我真的能发现文字的美吗?这无疑是对我语文兴趣的消磨。

文字之美尚未触摸到,好胜心强的我便想在作文中展示文字的美。我绞尽脑汁地在素材上创新,在辞藻上装点,但写出来的作文,情感却被繁杂又华美的外壳掩盖了。老师评价:“好则好矣,却无感情。”我的写作渐渐陷入瓶頸―― 落笔想写,情感却不知如何表达。我陷入了迷茫,也许我与文字间真的隔着千山万水……那段时日,我的世界里真是风景无光彩,山河无亮色啊!所幸,读写之路虽然走得跌跌撞撞,但因韧性潜藏于心底,我并未就此轻易低头。

我尝试在诗歌中寻找文字的魅力。遵照老师所言,我在读诗背诗时学着打开心窗,跟随诗人的笔,在脑海中勾勒一帧帧画面。慢慢地,我明白了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方块字里其实暗藏着一个个斑斓多姿的小世界。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时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彼时,我再对你说,在巴山的时候,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思念你……古人真是厉害,短短几句诗就能勾勒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表达出如此深沉的情思,令我陶醉其中。

我尝试在小说中寻找文字的魅力。读余华老师的《活着》,我发现平平淡淡的文字中竟然暗藏着巨大的力量。阅读时,我仿佛身临其境,为有庆在医院抽血时被活活抽死而悲愤,为福贵的悲惨经历而流泪,更为福贵历尽苦难仍然挺立在大地上而震撼。从此,当我心情沮丧低落时,眼前总会浮现出福贵的虚影。慢慢地,我明白了人间的快乐与痛苦都可以经由文字彰显,它把“真善美”传递到我内心的每一处角落,让我沉醉不已。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知何时,儿时眼中枯燥的文字走到了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为它痴狂,爱上阅读,也爱上了写作。现在想想,或许是经过层层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终于抵达了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吧。读、写、背,我曾认为是枯燥的三重奏。后来才慢慢发现,情感和思考在这枯燥的三重奏下悄悄溜进文字里了。当我真正读懂了,写透了,背熟了,自然而然地就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如今,语文对我来说就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鲁迅的彷徨与呐喊,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壮美寒冬…

语文就是生活啊!

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生。乘着文字,我飞向远方,即使前方充满黑暗、挫折,我也愿意相信―― 彼方尚有荣光在,尘埃深处是繁花!

朋友们,在生活中,当你觉得疲惫了,迷茫了,那就去找文字吧!与文字交交心,让自己沉浸在文字的滋养里,你会发现,文字永远都会是你的精神栖息地。

文字是一座精神家园

每个爱阅读的孩子,无疑都是幸福的,文字里有一个瑰丽的世界,我们既可以在其中遨游,也可以与文字中的人对话,从文字中,我们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滋养自己的灵魂。而读与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大量的阅读会让你的写作更从容。阅读充盈你的世界,而写作可以创造一个世界。写不出来固然是痛苦的,但写出好的作品,却可以让人高兴许久。人生有许多乐趣,而有文字相伴,则是一种持久而深远的乐趣。(寒云)

猜你喜欢
三重奏西窗福贵
三重奏
三重奏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Ye Yu Ji Bei from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叹秋雨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一樽浊酒西窗下
幸福三重奏
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