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杂志《博物》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探索

2023-05-20 02:06沈菊
传媒 2023年8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博物

沈菊

摘要:面对新媒体崛起和读者兴趣细分的外部冲击,以及传统科普杂志内部改革升级的挑战,《博物》杂志走出了一条注重内容建设、打造数字平台、提升品牌价值的创新实践路径,并伴随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持续探索从“内容为王”到“内容+服务”、经营模式转型及适应“互聯网+科普”业态的新策略,为传统科普杂志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经验。

关键词:科普杂志 《博物》 数字化转型

《博物》是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创办的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科普类刊物,编辑方针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旨在向读者传播好看、有趣、正确、精益的自然人文综合知识,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虽然《博物》创刊时间不长,但其在年轻人群中的知名度颇高,这也为其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受众基础。

传统科普杂志数字化转型经过“1.0”阶段的探索高峰后,逐渐进入低潮期,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内部挑战。传统科普杂志数字化转型进入“2.0”阶段,面临许多内部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同质化。当下,拥有丰富知识储备和对科学兴趣有追求的 “90后”“00后”已经成为科普的主要对象,科普传播的市场前景广阔,然而,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科普门槛低,许多杂志的市场定位、组织架构和传播内容较为相似,导致IP同质化、辨识度低,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二是局限性。科普杂志属于传统出版物,在由单一的纸媒向全媒体转型、以杂志为中心的单向传播到以受众为中心的互动传播中,会遭遇一系列新问题,包括如何分配传统业务和新媒体业务的比重,涉足新媒体这一新领域存在较高的风险性,以及如何应对跨行业跨单位合作中出现的经营方式挑战等,因此,即使有着较为专业的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操作技能与经验,传统科普杂志因存在局限性也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互联网+科普”的新业态。三是形式转换困难。传统科普杂志的跨媒介生产必须整合多种媒介,但很多新媒体有其独特性,相互之间的转化较为困难,即使同是一种图文形态,在另一个媒介呈现时也需一定的重构,这无疑对许多传统科普杂志提出了挑战。

2.外部冲击。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移动互联快速普及发展,科普信息的可替代性内容增加,科普杂志作为传播载体的重要性下降。人们有了体育运动、电子游戏、社交网络等丰富多元的选择,学习和获取知识也变得越来越便利、简单。同时,伴随知识的提升、兴趣的升级,传统科普杂志的读者对科普内容的选择更具专业化、个性化。在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和丰富多元的市场选择面前,传统科普杂志的热度逐渐消退、读者不断分流。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和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带给人们不一样的科普信息接受环境。虽然对比传统的纸质阅读,科普杂志已经能实现音频、短视频、长图等数字化新形式,但与追求差异化、高度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新媒体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知乎”平台的科普以深度的文本内容见长,一篇文章经常在10000字符以上,且有着丰富多彩的知识、活学活用的经验及别具一格的见解,满足了受众的获取深度信息的需求;“抖音”平台的科普板块主打短视频,时间往往控制在3分钟以内,生动有趣、包罗万象,可满足不同年龄及偏好的受众,科普杂志难与其广度匹敌。

在传统科普杂志数字化转型的“2.0”阶段,《博物》杂志转型颇有成效,且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与其独特的定位、生产及运营息息相关。

1.注重内容建设。《博物》一直走在传统科普杂志数字化转型的前列,且始终坚持以传播博物学知识为办刊宗旨,背靠深厚科学背景和专业团队,十分注重科普内容的质量。一是聚焦自然界。《博物》涉足的领域广而杂,但是仍有其发力点——自然系统,通过多视角多形式讲解自然知识,或与古诗典籍结合,将古代博物学的精髓应用到现代博物学知识的科普上;或与生活结合,聚焦人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博物知识,拉近读者与博物学和自然界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发挥杂志启迪民智、弘扬科学的作用。二是栏目多元。面对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博物》也在不断做出改变,仅在纸质杂志上就划分出了多类特色栏目,既有综合博物知识、突出精华的“特别策划”,又有另类科普、吸引眼球的“娱乐底片”,还有体现文化精髓、拓展知识的“说文解字”,以及讲述名人传记的“山河故人”。三是选题注重时代责任感。《博物》特别强调“时代责任感”,这也体现在选题上,近年来的时代大事件都有其主题文章,如针对2022年北京冬奥,《博物》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减阻、防割、吸能……冬奥运动员的战袍有很多高科技》《安陵容去参加冬奥花样滑冰会怎样》等多篇文章,议题不仅生动有趣,足够吸引人,更是对北京冬奥这一时代盛会进行了有效传播。

2.打造数字平台。《博物》最早打造数字化平台的原因,是为了走出2009年的停刊危机。当时发现杂志的内容没有质量问题,而对外营销却十分惨淡,导致发行量较低。于是,《博物》便登录了微博平台,一方面,在微博打造了特有的“知识问答”栏目,通过对各种稀奇古怪的动植物的筛选及解答,做热衷互动的科普界“网红”,让《博物》微博走红;另一方面,塑造“高冷萌”风格的“博物君”——这一戴面具的虚拟化小人形象,给粉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引领《博物》在微博“大V”的道路上加速前进。过去的10多年,《博物》官方微博从小变大,而且变化不只是粉丝数和规模,更是在粉丝们一问一答的交谈里,在点赞和关注的互动中,聚沙成塔般形成了一个相互启发和相互影响的社区生态。正是在这种社区生态中,不断涌现出好内容,相应的商业活动也得以持续进行。

2014年以后,《博物》建设了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吸引了一定的流量。但建平台不是终极目的,《博物》不追求多而全,而是强调在微博、微信、B站三个主战场发力,打造科普传播的“稀缺性”,提升受众体验。在微信上,主推原创性文章,做紧跟流行趋势的趣味科普号,虽然大多采取图文的表现形式,但是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高频率的推送,为其俘获了大批粉丝。《博物》B站号虽然在2020年才开始活跃起来,却在不断尝试新形式的短视频,每月平均产出8~9条,单条点赞量通常在30万人次。

3.提升品牌价值。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传统科普杂志的传播渠道、方式及对象都发生了巨变,必须对品牌进行新一轮的定位,才能保证杂志的未来发展。《博物》的品牌调整主要涉及两个维度:一是维持专业权威的品牌形象。面对移动传播语境,很多科普杂志出现了内容的科学性减弱,内容趋于娱乐化的情况,曾经专业权威的品牌形象,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和媒体的质疑。《博物》在迎合新媒体平台受众喜好的同时,坚持办刊宗旨及其办刊方向,始终把向受众进行科学普及作为根本任务,牢牢把关内容质量,经常邀请专家撰文并参与审稿,包括高校师生、研究所工作者、科普作家等,从而保证内容的专业性、权威性。二是知识网红转型,即争取成为分享知识的网红达人,利用资源、团队优势以及本身具备的网红属性,通过包装和粉丝积累,摇身一变成为积极向上、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新型网红,如《博物》副主编张辰亮的抖音账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主打生物鉴定,幽默有趣、可信度极高,推出的“网络热门生物鉴定”合集,截至2022年底已更新至64集,获14.9亿人次观看,不仅为《博物》带来了收益与吸引了更多的受众,也可以为社会传播更多的科学知识与正能量。

为了进一步巩固转型成果、优化数字化内涵,《博物》杂志持续探索“内容+服务”的理念,创新经营模式转型,不断适应“互联网+科普”的新业态,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从“内容为王”到“内容+服务”。对传统科普杂志而言,“内容为王”是其必须坚守的原则,但随着传播媒介从纸质转移到互联网,对服务业务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应将服务与内容生产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即“内容+服务”。《博物》将原本的内容事业群更名为内容服务事业群,除了内容生产,更注重受众反馈、MCN、平台开发等工作业务,以为受众提供更多高效与便捷的服务。如开设博物课堂,面向少年儿童朋友以及亲子家庭,以“线上+线下”形式展开,受众关注“博物课堂”微信公众号,发送“讲座”,系统就会自动回复直播间链接,活动不仅包含丰富知识,还有实验和手工制作,能够给受众良好的体验。又如上线6年的“博物旅行”针对博物爱好者,以博物学的视角,带领受众探索自然世界,以旅行的方式体验文化、获取知识,为科普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方式和途径。

2.经营模式的转型与突破。传统科普杂志进行的数字化转型不应局限于内容,还应重视经营模式的转型与突破。尤其是科普杂志具有内容覆盖广泛的优势,可以链接较多的资源进行转型,较为容易生产周边产品,但是这些产品需具有实用性或独特性,同时要重视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投入稳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因此,其经营模式的突破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在纸质杂志销售之外,推广一些周边产品,《博物》依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资源优势,内容产业范畴广泛,对音频、视频、图书、文创等均有开发,这种多元化经营相比专营更有效率,也有利于内容的不断增值和创新。以《博物》文创产品为例,其不仅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包括艺术衍生品、家庭教育产品、家庭生活用品、文具用品等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为科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二是进行IP品牌运营,《博物》IP品牌的开发是从多方面展开的,包括杂志名称、官方LOGO、衍生的拟人化形象、流行语与网络段子、杂志内容等,如以《博物》自身名称出版各种书籍及举办线上线下合作活动,不仅辨识度高,还可实现快速变现。当然,IP品牌运营的前提是有一支独立、成熟的品牌运营团队,《博物》的IP品牌运营团队是从编辑部中单独拆分出来的,专门负责新媒体广告、文创产品等品牌拓展業务,以及官方旗舰店“博物小馆”的相关产品研发、推广。

3.适应“互联网+科普”的新业态。近年来,我国国民对科普知识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提升,科普传播呈现出高密度、常态化的趋势。然而,与之不相契合的是,传统科普杂志的影响力、传播力较低。其原因是不契合“互联网+科普”的新业态,对此,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重视情感传播。在笔者看来,传统科普杂志情感传播效果的实现应遵循“唤醒—愉悦—支配”这一路径,科普内容要融入较为鲜明的爱国主义、自豪、感动、喜悦等情感,转化为受众的心理感知,进而激发出受众的相似情感。随着情感传播范围的延伸、程度的深入,情感表达会成为一种动员方式,产生情感认同的受众会对内容进行评论、点赞、转发,进行观点与情感的表述,这会激发参与式传播,从而进一步推升相关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二是要利用好短视频、H5、VR等新形式。可以推出一些类似“网络热门生物鉴定”合集的系列短视频,一方面提升科普知识的原创性和真实性,传递真知与事实,另一方面,将关注点聚集在科学的趣味上,体现浓重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受众情绪的观照,提升科普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者单位 武汉商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丹.看移动互联网时代期刊的创新升级——以“三联·中读”为例[J].编辑学刊,2020(02).

[2]陈倩.媒体融合视域下传统儿童期刊IP的开发与探索[J].出版广角,2022(04).

[3]李秀娟.融媒体语境下综合类期刊创新发展思考[J].编辑学刊,2021(03).

【编辑:李栋】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博物
博物馆奇妙页
Beijing Diabolo Museum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天津宝成博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