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激励性评价构建优质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

2023-05-14 01:11季学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内驱力数学课堂

季学军

【摘要】一堂优质高效的数学课,要充分发挥评价育人的导向作用.激励性评价有助于在数学新课引入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助于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基于此,文章介绍了激励性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提出了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的实施途径与策略:做到抓住时机,恰到好处;评价应面向全体,同时注重个体差异;评价需口头表扬和实物奖励相结合,形成持续性激励,旨在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掌握好激励性评价的方法策略提供参考,通过激励性评价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助推构建优质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内驱力;数学课堂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运用“乐学币”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tjyyb2021-0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表情、行为等方式不断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熏陶,达到从学生内心引起情感共鸣,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内驱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而一堂优质高效的数学课一定是全员参与、思维活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高效数学课堂少不了激励性评价.

一、将激励性评价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学科,导致有些学生对数学课有一种潜在的畏难情绪,表现在数学课上焦虑压抑,不愿动脑,情愿当个旁观者,数学课变成了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很多学困生的形成归因于在数学课上的学习只是外在的学习,没有将情感、态度、意志等内在因素投入学习中.如何改变“万马齐喑”的课堂现状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不仅仅是备教材,还要善于设置新课引入时易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设计循序渐进的数学问题,选择及时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新课引入阶段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一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思维的兴奋点都集中到了相关问题上,有助于学生在数学新课的学习中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调动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内驱力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主张在教育中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教师要培养学生选择的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它包括了马斯洛的学习理论、康布斯的全人类教育思想、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为突出,他主张任何一个行为动机包括学习动机都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尽管学生在新课引入阶段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在新授课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老师的肯定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常常被消耗殆尽,很快又会恢复到被动学习的状态,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仅满足于浅尝辄止.因此数学课堂一定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有机统一,老师应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过程性评价带来的快乐,必然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为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三)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构成部分.”要实现这种有意义的生命经历,离不开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氛围,离不开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激励性评价有利于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教師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关注每一位同学的课堂活动,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论英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鞭策,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且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和谐奋进的学风才能形成.

二、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一)抓住时机,恰到好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应当是阳春三月的及时雨,飘落在即将干涸的课堂泥土上.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既要及时,又要把握好尺度.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课时为例,教师出示引例,师:“把80本图书平均分给4个班,请问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本?可以怎样列式?”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很容易知道应该列除法式子,可能当老师刚说完题目,就会出现众生齐答:80÷4.这个快速齐答因为难度太小,老师可以不用激励.接下来老师问:“为什么用除法呢?”学生甲:“求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本,就是将80本图书分成四等份,求每份多少本,当然用除法.”尽管学生甲回答的问题仍然是学过的旧知,但是他有勇气站起来表达完整,此时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比如口头表扬“你的回答真棒”.接着教师问:“同学们想一想80÷4该怎么算呢?”这一问题对本节新授课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思考片刻后,学生乙:“因为20乘4等于80.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所以80÷4=20”.学生丙:“4个20是80,所以80÷4=20”.学生丁:“可以先不看80个位的0,先算8÷4=2,再添一个0,80÷4=20”.对于乙、丙、丁三位学生的回答就值得进行激励性评价.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可以按照三位同学回答的顺序,回答一个表扬一个,也可以一次性对这三位同学一起表扬.在这个评价活动中,首先要及时激励,紧跟学生回答问题后;其次不能有遗漏,一个不能少;三要公平公正,激励方式要一致,不能学生乙、丙分别在额头上贴了一朵小红花,而学生丁只是口头表扬.以上案例说明,教师在课堂上要审时度势,选好评价切入点,没有必要激励的情景就不要滥用,毫无原则的随意评价起不到作用且浪费时间.同时要注意评价的方式,避免不公平的评价导致好心办坏事.

(二)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说明即使同一物种其构造仍具有多样性.人也是如此,每个人的智商、情商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常说教育要因材施教.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时,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另一方面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一位数学老师在某节课上,对不同学生、不同问题的不同回答,用的词语都是千篇一律“真棒”,时间长了会造成学生听觉疲劳而无感,失去激励作用.

就纵向个体差异而言,小学生具有好玩、好奇、好胜的共性,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有时比较模糊,较难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课堂除了口头表扬外,还可以在学生额头上贴个小红花.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贴的小红花甚至可以保留数天,这也是孩子回家向父母炫耀的资本.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黄金期,自我意识飞速发展,能充分感知周围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初中数学课堂的激励性评价,如果像小学课堂那样贴小红花已经行不通了,这样做让学生会感到幼稚而滑稽,适得其反.初中生的激励性评价以口头表扬为主,也可以用适当的肢体语言,竖个大拇指或者来一句英文“Very Good”.

教师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数学的学习中经常有学生在课堂上会蹦出一些思维的火花,悟出一些构思巧妙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给予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并及时进行表扬和激励,让这些孩子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此外在课堂上学生犯错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课堂提问回答错误抑或板演出错,作为教师都不能打击和挖苦,要善于用诙谐睿智的语言化解学生的尴尬局面,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

(三)虚实结合,持续激励

课堂上在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时,除了用语言鼓励外,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进行激励,如竖起大拇指、轻拍肩膀等,对于数学作业进步的同学,还可以在作业本上刻下點赞小印章或者写上一段简短的评语.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有时候会在孩子的心中萌发出坚强的力量.

上述的激励评价法实施起来比较方便,也能迅速收到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一种叠加激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就是“乐学币”积分激励机制.教师先根据学生在课堂及数学作业的表现制订出学习积分制度,接着对每名学生每天的表现对照评分表进行积分奖励,若有某些项目完成得不好还要酌情进行扣分,并进行公示.每个周末对学生一周的总积分进行“乐学币”兑换,比如1元“乐学币”=10积分.到每个月底,学生可以用兑换后的“乐学币”到“乐学超市”兑换等价值的商品.

“乐学币”积分激励评价机制具有持续性、叠加性,在实施过程中,不仅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对学生的激励效果深刻而强烈.它有效地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无形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激发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好胜心.“乐学币”激励制有层级、有进阶、有展示,也有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物质奖励,能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乐趣.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助燃剂,对数学课堂的学习具有导向、激励和诊断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客观、多元的激励性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助推数学课堂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韩飞怡,顾廷睿.教师激励性评价对幼儿集体活动中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6):25-30.

[3]蔡丽芬.小学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提升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2(12):115-117.

[4]柳洁,冯瑞晗.“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应用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2022(4):111-114.

[5]冉莲,钟昱.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21,10(39):32-35.

猜你喜欢
激励性评价内驱力数学课堂
培养内驱力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效能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