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探究

2023-05-14 00:22石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新课标小学数学

石宇

【摘要】小学是以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的关键阶段.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和复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应结合教学重难点,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完善整体教学结构,合理运用能有效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文章简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并多维度探究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获得成长,小组合作学习也逐渐成了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但受到性格、基础、学习能力的影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此,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并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布置适宜的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有效改善学习氛围

与常规的师生互动相比,小组合作可以将学生小范围的聚集在一起,并通过分组的方式营造一定的竞争氛围,驱动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营造良好的学习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核心,可以在小组讨论中自由表达个人意见.而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发言的机会是平等的,教师能通过合作学习成果对学生学习情况有相对准确的判断,而且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能带动小组中后进生去思考,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拉近生生之间的距离.

(二)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主要需要完成两件事,一是通过自主学习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二是在他人表达意见和想法时认真聆听.在完成这两件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他人想法与自己想法进行对比,表示赞同或是质疑,再展开深入探究.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成员之间需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互动交流,这不仅能在聆听中锻炼其思辨能力,还能在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的双重发展.

(三)促进学生逻辑能力提高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逻辑思维能力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适当的训练能让其思维得到深度的开发.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引导其不断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对特定知识进行研究的有效方式,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实现思维的发展.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寻求他人的共鸣或帮助,通过不断思考来实现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科学分组,优化小组成员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学生的优势,发挥各自的特长完成问题的解决,以达到预想中的教学结果.以往教学中,部分教师也尝试了运用小组合作展开教学,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分组科学性存在差异.由此可见,科学分组、结构优化是保障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关键.对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从小组结构出发,合理完成分组方式、小组人数等工作,通过科学分组来保证成员分配的合理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学为例,本课是小学数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很多学生在解题中会忘记四则运算的规律,为了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中的难点,教师应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科学分组实现高效学习.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动态小组,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发现,不同小组成员人数会对成员参与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如5人以下小組中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机会,但更多人数的小组中则会出现发言机会“不均”的问题.对此,教师在划分小组时,应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和探究问题灵活确定小组人数.同时,本课教学主要涉及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及混合运算五种运算规律,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7个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5人以下,保障每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随后,小组数量和组内人数确定后,教师要重视小组成员的划分,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能力,采取分层次匹配的方式,如为学生设计30道加减乘除的计算题,结合学生的完成时间、正确率及平时成绩,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分组时注意平衡每个小组的人数,保障每小组能力相差无几.最后,教师布置小组任务,先对5个小组进行编号,再依次探究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运算规律,小组内成员合理分工,负责完成运算定理、题型探究、成果总结等工作,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合作兴趣

情境教学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创设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探究知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通过设问引导、故事启发等方式,使学生产生质疑或探究兴趣,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方面掌握数学知识,一方面体会合作乐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能够正确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师应借助情境来指导学生展开探究.首先,教师先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大家是否关心过上个月有几天是晴天,几天是雨天,几天是阴天呢?”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其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小组调查活动,合理分工收集上月天气相关数据,如某小组共4人,那么信息捕获能力较强的成员负责查阅相关资料,即一人利用手机查询,一人通过翻看日记查阅,另外两名小组成员负责记录和整理,以及负责归纳和总结.信息收集结束后,小组成员共同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由此,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责任划分较明确,使合作学习更加高效、有序.最后,教师要求各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并利用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基于此,统计是学生小学数学学习中必备的能力,若以单人形式对天气进行统计,不仅耗时较长且难度也较高,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训练活动,自主解决矛盾

学生是鲜活、独立的个体,对于知识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小组合作学习中表达观点时也会产生分歧,具体分为组内成员之间的分歧和组间成员的分歧.若要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分歧,并想办法从根源处解决分歧.具体来说,教师应在把持好课堂纪律的同时积极设计课堂训练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引导学生思维,一方面向学生渗透合作学习的“规则”意识,另一方面排除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外界因素,让学生认识到相互共存意识,形成自主解决矛盾的意识.

以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为例,本课是学生对“数”的进一步认识,为了强化其自主认知能力,教师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注重维持合作活动中的秩序,调节好小组中存在的矛盾.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借助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大家认识哪些数学计数单位?”部分学生表现较为踊跃,会马上举手或是直接回答问题,这可能会引起同组其他学生的不满,原因是部分内向的学生丧失了表达的机会.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制定相应规则来解决,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随意打断他人的想法,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随后,为了推动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教师多会抛出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如“请在最短时间内写出这些读数,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小学生大多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听到教师的话后自然会在组间形成竞争氛围,甚至有的小组还会说出具有挑衅性的言语,很容易引起其他小组的不满,甚至影响班级课堂纪律.此时,教师要做好课堂管理工作,选择纪律较好的小组来解决问题,其他小组也会随之安静下来.久而久之,小组合作学习自然会有序开展.最后,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如部分学生对数位意义的理解不当,教师可以借助问题进行引导“727中的两个7表达意义相同,这句话对吗?”有的学生认为对,有的学生认为不对,教师应组织其展开小组讨论,让不同观点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认为对的学生表示:“两个数字都是7,都是表达数量的,意义当然相同.”认为不对的学生表示:“第一个7在百位上,代表的是7个100,第二个7在个位上,代表的是7个1,意义当然不同.”基于此,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结合教学中小组内及小组间出现的矛盾,积极调整小组合作开展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小组成员相互共存的意识,强化知识掌握情况.

(四)多样评价,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注重个人智力水平和知识储备情况,更注重集体智慧的发挥与运用.教师在课堂中要尊重各小组探究得出的成果,并通过合理的评价来引导学生.以往教学中多采用“结果性评价”,通过测试、分数来判断学生学习情况,这不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为此,教师应开展多样化教学评价方式,将其学习态度、小组讨论情况、学习成果等多方面作为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提高学习效果.

以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學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并掌握用倍数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应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小明和小丽经常在家附近的超市购买文具,其中铅笔的价格是2元,日记本的价格是8元,钢笔的价格是10元,字典的价格是24元,请问钢笔的价格是铅笔的几倍?字典的价格是日记本的几倍?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展开小组讨论,经过一段时间后得出了相应的答案,教师鼓励各小组阐述解题思路,有的小组是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解决问题,根据问题用1个线段来代表铅笔的价格,再用相同长短的5个线段来代表钢笔的价格,同理运用线段图表示字典和笔记本的价格,得出钢笔的价格是铅笔的5倍,字典的价格是日记本的3倍.有的小组则是利用倍数知识列除法算式计算得出,即10÷2=5倍,24÷8=3倍.其次,教师要对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邀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自己所在小组的讨论成果,并结合成果引发其他学生的讨论,一方面锻炼各小组成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集体氛围中强化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最后,在小组讨论、成果分享等环节结束后,教师组织各小组畅谈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基于此,教师针对学生合作学习情况展开点评,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也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五)革新理念,加强合作宣传

教师应以先进教育思想为引导,积极尝试新型的教学方式.但一种新型教学理念的应用和推广,不仅需要教师组织相应活动,还需要学生主动配合,才能保证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以往教学中,教师多是在课堂中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也多是按照教师的指令行事,对小组合作的目标、方向却不了解,导致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浑水摸鱼、敷衍了事等现象.对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前,应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宣传,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为例,为了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应加强宣传,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师应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媒体行业为平台,利用微信、微博等渠道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宣传,如向学生普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原则及常见形式等,让学生对学习方式和开展形式有充分的认识,为后续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还应利用校园环境开展宣传工作,如将课堂中小组合作过程拍照记录下来,在公示栏中张贴优秀小组合作学习的照片,包括学习主题、组长和组员名字、小组故事、教师评价等内容.这种方式对于当事小组而言是一种精神奖励,而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则是一种优秀的激励方式.最后,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要一味向学生讲解知识,要不定时通过提问或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获得更多的知识.基于此,学生通过线上自主阅读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技巧,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课堂教学活动,学习能力和自身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

结 语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有着重要的价值,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数学教学变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合理分组、情境创设、多元评价等方式设计丰富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并从学生视角出发,解决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使其能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吴登霞.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2(12):90-93.

[2]张素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4):84-85.

[3]王秀玲.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6):184-186.

[4]张晓峰.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7):158-160.

[5]霍旭东.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亚太教育,2022(11):139-14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新课标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