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风险及其规避

2023-05-10 22:10刘伟杰岳宗录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刘伟杰,岳宗录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究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引发了人工智能讨论热潮,迅速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智能系统。ChatGPT利用神经网络搭建和重组了大量知识数据库和语言模仿的机能系统,使数据、理论算法走向实践运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了聊天机器人智能系统的迭代。当前,ChatGPT在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运用理念,但其便捷高效的信息检索、知识服务功能、语言模态创作功能等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多元化发展。美国教育家海伦·克朗普顿指出:“教师可以利用ChatGPT进行辅助教育,匹配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1]ChatGPT强大的对话生成式文本输出功能既给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风险挑战。技术的跨越必然会引起某个领域的深入思考,ChatGPT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个性化教学、创造传播新形态的同时,也会引发技术算法知识盲区,使体验用户的思考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表面,给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为了使ChatGPT更好地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既要明确ChatGPT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技术价值,又要在技术使用的同时发现和梳理存在的技术壁垒,积极探究ChatGPT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运行机制和风险规避策略,在技术使用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一、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ChatGPT作为一个能够提前准确预测训练性能的大型语言模型,能够开拓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在价值场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良好的传播形态,基于理性、情感的网络信息建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元化发展空间,为学生群体探索了一种科学性、计划性的学习新模式。

(一)互联开放的知识体系: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形态

习近平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2]32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担当重任的时代新人,ChatGPT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带来了新动能。在学生知识内化阶段,ChatGPT为思想政治教育建构起了运行高效、开放协同的传播模式。其一,ChatGPT万物互联的开放体系,以反馈强化学习机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创造,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原理的创造性表达,具有优越性。ChatGPT通过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播构建一个科学、开放的传播体系,在语言生成和交互连贯性方面比其他人工智能机器人更具优越性。在互联开放的环境中,ChatGPT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创造表达更为精准,把学生所需要的且与自身联系密切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准则置于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强化了学习主体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从而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在智能联动的语料库中识别出思想政治教育答案和问题的对应机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造,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搭建了一个互联互动、科学开放的传播环境。其二,ChatGPT与互联网使用相兼容,在内部建构起了思想、行为、观念等相互关联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体系。大数据基于算法推荐介入主体情感,使ChatGPT的使用方式与真人对话无差异。根据自身实践经验与实际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者革新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对学生群体自身思想政治知识进行补充,并形成了具有个性特征的“智慧数据库”,在传播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ChatGPT通过“数据预测”作用于人的感知,在智能算法和策略分析中改变人的思想行为和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在反馈、整合、内化、外化的整个传播过程中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创造了一个触手可及、热情开放、语言元素相契合的传播环境。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优越性、兼容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和传播具有重要价值。在ChatGPT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扩散渠道多元化,在互联开放的知识体系中,激发用户想象力,展现强大的趣味性和活力,在开放的文本数据库和互联的网络数据库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传播新形态。

(二)精准灵活的个性系统:强化学生群体语境选择自主性

“ChatGPT可以根据学生需求为其定制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帮助。”[3]ChatGPT基于跨模态深度学习模型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直接实现与人工智能交流,其交互思维简单明了、精准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思想、行为、道德、价值观需要进行信息检索,根据语境判断和数据转化,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ChatGPT可以使不同用户在不同的语境逻辑中自主选择知识服务选项,且可以反馈知识偏差,精准地选择学习需要,打造灵活、自然、流畅的个性智能体验系统。其一,精准适配,个性自主的易用性体验。ChatGPT可以通过感知用户的偏好,根据其自我注意机制,理解学习主体输入问题时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特征,在不同语境交互状态下为学生提供精准适用的嵌入式学习。通过智能系统适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对教育对象进行精准分类,对价值观教育精准推送,根据用户特征形成“智能画像”,并根据学生学习的特性和所处语境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ChatGPT在编辑学生“智能画像”的数据系统中,可以精准地掌握学生的思想需求和学习动向,对高效、科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案进行筛选匹配,为学生提供和制订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智能数据,从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增强易用性体验。其二,灵活舒适,个性自主的可试性体验。ChatGPT在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平台提供了可试性选择。ChatGPT的跨模态学习,在数据内部的元素中形成了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价值观念以及道德教育知识各体系之间的相互关联的数据体系,在学生群体自主选择的过程中,ChatGPT可以驱动相关联的个性元素,把学生群体置于灵活舒适的学习空间,从而进行思想意识交流,摆脱枯燥乏味的学习形式。ChatGPT在输出学生群体所需答案的智能空间中,给予学生渴望的知识期待阈值,根据精准灵活的数字感知系统,强化了学生群体在一对一输出语境中的自主选择性,在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增强学生便捷灵活、精准舒适的人工智能体验。

(三)高效的数据智能算法:促进适配教学技术多元化发展

ChatGPT真正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的输入智能形成模式,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词的概率分布,形成预测答案机理,使文本的可信度和最终的答案逻辑体系符合主客体心理预期。嵌入性和生成性构成了ChatGPT的主要特征,既可以嵌入信息检索引擎,又可以嵌入各大应用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一,ChatGPT高效的数据智能算法,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学质量。ChatGPT作为智能技术,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检索引擎,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学的特色,为教育者提供教学技术文本,供教育者进行“云课堂设计”。在适配智能技术下,将教育者部分繁琐的传统工作进行AI创作与处理,满足大思政课堂的多元性和趣味性,为大思政课堂客体增添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群体的接受程度。ChatGPT高效的数据运作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数据模态转成文本内容,不但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技术支持,还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运作效率和质量。其二,ChatGPT便捷协作的创造功能,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学技能的多元化发展。“话语创造是理论引导实践的基本前提,ChatGPT 介入思政教育后,以反馈强化学习机制等新型技术手段深刻影响了话语创造。”[4]ChatGPT在接收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指令后会迅速形成预设答案。在科研层面表现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拓展研究资料,创新研究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核心要义,在数据知识的接受中厘清研究思路。在协作创造方面,ChatGPT通过感知、反应、编码、输出等环节为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提供多元化的数字认证和数据分析,促进各个教学过程的良性互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技术的创新性与发展性。ChatGPT以便捷高效的服务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节,以精准适配的“需求文本”转化,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视野,促进了教学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二、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风险

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与某个领域的交叉应用也伴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ChatGPT基于超大体量的语言模型,其预训练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多元分析和预测构造,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可预测的未知风险,技术的逻辑掌控可能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偏离预设轨道。

(一)技术的依赖:思考的浅层表象

技术逻辑不受体验用户大脑逻辑的掌控,学生用户的思维逻辑容易受到ChatGPT话语创造的牵引,使其无法辩证地看待思想政治教育问题。ChatGPT的循环神经网络(RNN)、生成式对抗模型(GAN)在一定程度上会掌握用户的基本逻辑,消弭个体学习自主性、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其一,技术的依赖导致思维惰性,使学生丧失理性思考和辩证思维。ChatGPT通过反馈机制作用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学习类型的目标逻辑和意图与人类的价值和思维存在偏差。学生在利用ChatGPT毫不费力地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片面化和碎片化地接受着ChatGPT智能软件的系统推送时,大脑只停留在思想层面的对某个方面的数据认知,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体系不断被技术逻辑窄化。而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导向性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知识体系在技术掩盖下被学生忽略,使学生容易在考虑具有学科理论性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定向思维,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重组和建构丧失创新性。在巨大的信息参数上形成的文本报告语言华丽优美,成为学生论文科研的“捷径”。不动手、不动脑的思想政治知识的获取快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和科学性存在偏差,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脱节,学生对知识数据的选择逐步丧失理性思考,考虑问题一味地依靠“智能逻辑模板”,无法辩证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停留在问题的浅层表象。其二,技术的依赖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数据,逐步丧失个体学习的自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指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而自主选择的过程,而在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被技术缠绕,个体无法拨开数据参数对个体的控制,技术的精准推送使学生套用现成的思想框架,被动地接受知识数据。“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仍然面临诸多局限。”[5]在被动的知识数据接受中,个体无法完整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各元素的内在联系,而是满足于ChatGPT提供的现成答案,学生逐步失去独立探索和思考的能力,学生个体也无法从ChatGPT语言交互的大环境中抽离,长期处于被动局面,逐步丧失学习的自主性。

(二)算法的封闭:茧房的知识盲区

大数据基于主体知识和情感需要成为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技术,但ChatGPT算法存在歧视和偏差,自身训练数据信息容纳存在漏洞,技术瑕疵所带来的风险集中体现为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对于一些未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不能做出准确和可预见性回答,甚至会出现算法黑箱,对思想政治教育某个研究领域存在知识盲区。其一,技术的不透明性与算法的封闭性,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渗透领域的阻断,且数据计算具有不可解释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渗透学习生活、日常交往和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后的技术原理和运行机制存在“神秘性”,其整个从编辑到输出的过程就像是在“黑箱”中完成的,对于不能分辨信息真伪的客体,被自身输入的错误、混乱的思想关闭在信息茧房之中,形成闭环式强化。ChatGPT的数据文本是基于对副本知识整合与分析并做优化处理,其底层逻辑是在无时间和无地点限制的场域让用户体验可视化、可交互的学习场景,但体验用户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用户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解释存在不可逆性,其信息来源的不透明性,可能会导致体验用户对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误解和理解偏差。对于ChatGPT机械式的输出体系,用户若不认真甄别信息,误入神经网络“黑箱”,封闭式地接受网络数据,根本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原理形成正确理解。其二,潜在的算法歧视与偏见,导致信息茧房。“ChatGPT具有非常强烈的实验性和不稳定性。”[6]ChatGPT具有自动调节用户注意机制的功能,用户在实践的过程中有可能被圈入具有意识形态偏见的体验系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复杂和难以辨别的“信息茧房”内,大学生思想容易被资本的逐利逻辑控制,对具有价值观偏见和歧视的政治话语无法做出有效判断和澄清。ChatGPT强大的论证功能可能会引发错误思潮,这些错误思想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ChatGPT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交互模型渗透学习主体的情感状态,把控学习主体的未来发展动向,解构客体原有的主流意识形态认知结构。带有算法歧视和偏见的价值观在封闭的空间中,会给思想政治教育者、学生用户带来知识认知和信任危机,而信息的侵入的不容反驳与封闭,则导致“信息茧房”,形成知识盲区。

(三)风险的转移:师生关系的疏离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基础课程,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引索的过程,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同质性和单向理解,生产出颠覆主客体关系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客体关系的界限,使思政课教师话语成为学生课堂无须关注的“耳旁风”,这样就会导致技术风险转移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在一定程度上疏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导致师生关系弱化。其一,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会使教师的知识权威性被不断消解。在ChatGPT营造的平等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对话环境中,客体如果形成对技术逻辑信任的单向思维,在技术掌控中无法深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在现实中与老师产生“知识鸿沟”,就会大大削弱教师话语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主体情感功能话语。ChatGPT强大的创作功能,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大学生完成研究报告和实验代码的创作与编译,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答疑解惑的部分环节被技术逻辑掩盖,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被“隔阂网”淡漠,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而教师的主导性逐步被技术减弱,师生的关系伦理被算法技术伦理覆盖。ChatGPT在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知识欲望和主体意向进行层次分析与技术掌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进行单元模块处理,精致编排,使学生在课堂与技术逻辑中横跳,用技术所笼罩的知识体系反驳和质疑教师话语,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秩序和主体角色混乱。其二,学生对ChatGPT的情感寄托,无法摆脱技术逻辑的控制。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的新范式,在用户提取数据文本的过程中,可以智能感知学生的性格特征,聚合符合学生特质的文本,在编码输出的过程中融入感情色彩,学生会在未知、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下对算法系统所规划的目标和价值产生认同,技术逐步掌控学生的思想,学生形成对技术情感的依赖,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学生对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所需的综合能力素养尚未完全内化,加之技术对学生思想理念的训练与操控,导致数据精神支撑和现实性人格碰撞,破坏主体间关系的平衡性,学生与教师产生关系隔阂和数字鸿沟,从而破坏了师生情感,也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管理。

三、ChatGPT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风险规避策略

“自然语言处理任务(NLP)将类脑设计带入机器理解的预备程序,实现了多系统间的开放与协同。”[7]在ChatGPT模态语言处理系统中,我们要慎思、建构、契合、通学,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开放协同的发展秩序,直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使ChatGPT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一)慎思:变革教育理念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面对ChatGPT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慎思,要在技术逻辑场域下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学生形成对技术的依赖,从侧面也反映出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催促着教育理念的变革,意味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旧思想、旧理论、旧观念的变革,面对技术逻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由博学转向慎思。其一,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守正创新应以人为本,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群体的思维惰性是众多电子产品、互联网、人工智能多方面作用的结果。面对学生对ChatGPT技术的依赖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有关教育部门要统筹规划ChatGPT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及时修订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案,在科研道德训练和学生生活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侦查技术的逻辑思维,在体验自然语言交互的过程中注重对其数字生存技术的培养,规范学术道德自律。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革新教育理念,要由“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转向人工智能启发式和创新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的培养,形成以技术为辅、以人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其二,坚守人格,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意识。学生在利用ChatGPT学习和娱乐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介入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明确ChatGPT知识学习的利弊,注重培养学生的启发性思维,在思想理论知识学习中构建交叉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学生在某项重要学习任务中的主体价值。面对学生对ChatGPT的依赖,要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个体能动性和认知性的培养。在阶段学业测试中,要拓展数据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跨学科分析和整理答案,发散学生作答的多元思维,改变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技术逻辑对人的掌控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了解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路线和特征,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摆脱技术路线的控制,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价值和意义,消除停留在问题表面的假象和虚像。

(二)建构:完善科技伦理风险介入监管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特征,是实现一定政治任务的重要手段。面对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蝴蝶效应”“黑箱效应”“信息茧房”,教育有关部门和科技相关部门就要建构严格的监管体系,制定相关规避的法律法规,完善科技伦理监管体系。ChatGPT操控者在编码译码的过程中输入了其自身的意识和价值观,其训练模型不公布于众,隐藏了ChatGPT交互和创作原理,给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一定技术风险,政府要规范科技应用的法律法规,监要广,管要严。其一,面对算法的封闭性和不透明性,政府要对ChatGPT供应商和平台进行监督和管理,实施强有力监管和创新成果有效监管。在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期,可以采取“阶梯式”监管方式,预测风险等级并制订相匹配的爆破计划,时刻关注技术的社会效益和风险等级,如果技术风险等级在介入过程中呈“爆裂式增长”,政府应把负面效应降低在可控范围,增强对科技逻辑的风险评估。此外,还要完善国际多边监督机构,面对技术风险,世界各国应该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治理意识形态渗入、价值观侵蚀问题,并在相应发展阶段制订相应的预测风险评估机制,把全球的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纳入联合国安全治理体系之中。其二,面对算法歧视与偏见,要建立规范科技伦理的法律法规和问责制度。ChatGPT的原始数据在排列分布上存在不合理性,在系统生成的文本中存在地域偏见和违法内容,有悖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容,教育有关部门和科技应用部门应建立规范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法规,让法律的威力聚合到生成式AI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整个流程,对难以辨别和无法澄清的思想政治知识和有偏见的语言答案进行强力度审查,建构有悖伦理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系统的个人和组织要纠偏思维逻辑,确保其遵守思想政治教育伦理规范,对大量剽窃和无意义转述知识的行为进行问责处罚,引导大学生合理、守法、有担当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从接受到应用实践和反馈的过程中建立完备、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

(三)契合:增强师生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活动,是情感、精神劳动的产出。“ChatGPT不仅有聊天的乐趣,还可以搜索信息、回答问题、给出建议。”[8]乐趣和心灵的契合使ChatGPT在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带来了师生关系伦理上的挑战,在乐趣体验的背后需要考虑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使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研究方向达到契合的共鸣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师生情感共鸣。其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建立ChatGPT数字技术与现实教学的辅助边界,融合人文关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知识的权威性。技术的介入在某些方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补充,但要合理规范使用技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知识权威的不断消解,教师要在知识学习目标中落实学生利用ChatGPT学习的范围,鼓励学生利用ChatGPT开源语音识别系统以及GPT-4的强大功能来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数据体系,辩证理性地看待ChatGPT技术,在应用范围内规范学生的使用边界。在科研项目、实践作业、课堂测试等方面要理性辩证地接受ChatGPT给予的答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思维。教师在面对ChatGPT带来的利好时,也不能一成不变地加以利用,要利用数字技术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利用教学技术的同时制定辅助边界,不被技术逻辑掌控,增加课堂的活跃程度和趣味性,增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融入人文关怀,使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二,融入现实情感教学,使学生摆脱对ChatGPT技术情感的依赖。对于师生情感伦理弱化与破坏,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明确ChatGPT的优缺点,在现实课堂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和科研规范训练教育,在让学生利用ChatGPT学习创新和实践运用中,注重让学生自主把握不同课程掌握的重心,注重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培养,培养学生技术使用的辩证批判性思维,打破学生“一键式”搜索答案的惯性思维,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摆脱技术的掌控,增强师生间的现实情感。ChatGPT与教师角色的契合,是消除教师与学生“代沟”的有力推动器,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因材施教,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指路人,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主动感知技术逻辑的优劣,为大思政课构建绿色、健康、向上的知识殿堂。

(四)赋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智能建设

数字技能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在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战略和精准的教学方法,以整合和充分利用大型语言模型。”[9]在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教授的目标和逻辑,教师要利用ChatGPT技术强化自身数字技能综合能力,融通各学科知识发展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外延中,分析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智能建设。其一,定期开展专任教师数字素养拓展培训课程。在数字化教育转型的技术浪潮中,数字技能素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的必备素养,高校要落实好《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开发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数字技能素养的课程培训体系,在理论建设和实践层面规划和构建富有政治性、教育性和价值性的课程,打造高校专属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建设平台,为教师数字技能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其二,开展“智慧思政”教学研讨课。“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教师个人成长需求,也是教育发展要求。”[10]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职业发展和教书育人中应该具备基本的人工智能伦理素养,高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智慧思政”教学研讨会,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数字技能素养元素,打造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教师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全面地学习科技伦理知识。教育相关部门还要把科技伦理规范纳入教师岗位职业培训体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担当,构建智能平台“学习共同体”,打造备课、授课、教学反思三位一体的科学高效的课程发展体系,在双向赋予式的话语中,明确客体的思想需求和价值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中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者终身学习的理念,以过硬的数字技能应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智能建设。

四、结 语

面对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在预测风险的同时,要理性辩证地看待ChatGPT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既要看到风险又要应对挑战,主动规避科技伦理偏向。在技术逻辑介入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以高标准、严要求的伦理规则规范教育过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智能建设,给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优良的发展前景。在人工智能时代,既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协同发展,也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科体系建设系统推进,使ChatGPT更好地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为“智慧思政”的发展扫除障碍。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