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院所创建“四强”党支部的路径研究—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生理与采胶党支部为例

2023-03-23 05:10王玲玲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24期
关键词:割胶科研院所支部

黄 华 杨 灵 王玲玲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1)

0 引言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2018 年11 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既弘扬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又体现了基层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对党支部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1]。2019 年10 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重要讲话,设工作会议,提出了“四强”党支部,即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2]。2023 年6 月,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布了《“四强”党支部创建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推动党支部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以天然橡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主导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农业科研院所。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围绕农业科研院所如何创建“四强”党支部进行调查研究,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1 农业科研院所创建“四强”党支部的重要意义

1.1 强化党建引领的总抓手

党支部是党领导农业科研院所工作的重要机构,创建“四强”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讨论与交流,有助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支部党员的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加强党性教育和党员培养,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3]。

1.2 引领科研方向的火车头

创建“四强”党支部意味着在农业科研院所中形成了一支党员先锋队伍。党员作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应该以身作则,带头履行党员的义务与责任,树立正确的科研思想与行为示范,共同研究科研方向、科研政策与规划等,为院所的科研工作指明方向,推动科研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1.3 促进创新能力的活源泉

创建“四强”党支部可以提升院所内部的创新能力。党员具有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励院所内部的科研人员勇于尝试、大胆创新,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热区乡村振兴工作实际,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热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2 农业科研院所创建“四强”党支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党员思想定位不明

农业科研院所党员受教育程度较高,业务素质也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但是,部分党员思想觉悟不高,认为党建与个人利益无直接关系,轻视理论学习和思想提高,片面地认为只要提高学术水平,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多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就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导致党员先锋模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4]。

2.2 党建活动创新不足

农业科研院所党建活动相对单一、形式少、方法陈旧,仅满足于一般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发展,可能导致党员对支部活动失去兴趣,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没有把党的组织生活当成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对组织生活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2.3 党建队伍兼职化

农业科研院所的党务干部多为兼职。由于科研任务较重,压力较大,缺乏党务工作知识、工作程序的相关经验,造成党员干部能力相对不足,消极等待,不够主动,支部工作只能按传统方法开展,造成“两头难抓”的现象。

2.4 党建科研脱节化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科研,为科研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农业科研人员来自不同课题组,有着各自研究的领域和研究团体,党员之间相互独立,组织活动的时间和安排不一样,很多党建活动都是重形式、轻内容,造成“两张皮”现象[5]。

3 科研院所创建“四强”党支部的路径探究

2020 年6 月,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生理与采胶党支部(以下简称党支部)重组。目前,共有25 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1 名发展对象,由1 名所党委委员、3 个研究室共6 个课题组组成,主要从事橡胶树胶乳代谢、乳管发育、排胶机理与调控、采胶技术、死皮机理与防控和智能化采胶设备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服务工作。支部党员平均年龄38.7 岁,其中年龄40 岁以下共21 人;支部平均党龄12.9 年,20 年以上的有4 人,10 ~20 年的有14 人;支部党员硕士以上学历24 人,本科学历2 人。年轻化、高学历、业务广是支部党员干部队伍的突出特点。

3.1 聚焦政治功能,筑牢树立两个维护

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建与业务“一盘棋”的工作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6],促进业务工作高质量完成,为我国热区“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党支部拥有2021 年度橡胶所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2023 年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

3.2 配优支部班子强,持续提升履职能力

支部以海南省机关工委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为准绳,以完善支部委员会建设、坚持党建工作为引领,带动本职科研工作持续创新。2021 年12 月,支部委员会5 人,40岁以下青年支委人数4 人,分布在排胶机理与调控、机械装备、乳管发育、智能采胶、采胶技术5 个课题组。支委成员以中青年党员为主,保证了支部各项党建工作部署的落实。支部党建工作形成了年初制定执行计划、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活动的模式,将党建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支部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做到支部每一位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并落实到热带农业科研工作中[7]。

3.3 围绕党员队伍强,激发党员勇于担当

让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得到了党员的大力支持和肯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3 年,党支部1 人荣获“第八届海南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21 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海南省高层次人才21 人次,南海名家1 人次,南海名家青年人才3 人次,近3 年年度考核中获优秀等次12 人次,获得所先进个人6 人次。2021—2022 年,支部所在研究室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 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技创新奖一等奖3 项、成果转化三等奖1 项,获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讲好热农故事”一等奖1 项、三等奖1 项。研发的“4GXJ 型便携式电动割胶刀”成功突破了机械割胶毫米级精准控制、复杂树干科学仿形切割等关键核心技术,并进行产业化应用,实现了割胶机械“零”的突破,填补了产业应用空白,是世界大面积植胶100 年来割胶工具的重要变革,已在世界12 个主要植胶国开展推广应用,该成果获得2021 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入选海南省2021 年农业主推技术,纳入农机专项补贴,入选2022 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装备、海南省2023 年十大适宜推广的热带农业科技成果、农业农村部2023 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研发的“橡胶树死皮康复关键技术”,经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100 项2020 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作为橡胶研究所澜湄国际合作的主推技术之一,该技术已在柬埔寨、老挝等植胶国企业和农户中推广应用。

3.4 立足发挥作用强,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合

支部党员在党委委员的鼓励和带动下,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农业农村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资金、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揭榜挂帅等任务,在机械割胶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橡胶树乳管代谢调控、橡胶树排胶特性、澜湄五国橡胶树栽培技术及加工示范、橡胶树死皮康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好进展。持续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方式,深入天然橡胶产业一线,有效发挥支部的技术、人才、成果优势,解决胶农在天然橡胶技术方面“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天然橡胶产业提质增效,助力热区乡村振兴。支部依托生理生化研究室、采胶研究室和机械装备研究室紧密协同配合,联合申报基地、平台、共同开展电动胶刀、死皮康、乙烯灵等一系列采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在国内外建设采收示范基地和推广我国天然橡胶科技,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等工作,成效显著。形成两个典型的“党建+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经验做法。

一是“党建+机械”,其中“机械”指4GXJ-2 型电动割胶刀,具备小巧便携、简单易学等特点,能够帮助胶农在割胶作业中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伤树,提高效率,受到胶农的一致好评。该成果已在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植胶区进行推广应用,国内累计推广8500 余台,开展技术培训300 余场,建立应用示范基地17 个,应用面积累计近160万亩。其中,海南省内应用面积总计超过100 万亩。除此之外,该装备还推广至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13 个主要植胶国,应用数量累计3500 余台。

二是“党建+药剂”,其中“药剂”指死皮康和乙烯灵。开展超低频高效采胶与病虫预警防控、胶园土壤改良及缓释专用肥、电动采胶机和林下复合种植等轻简化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土地利用率提高40%以上,人均割胶面积增加23.4%,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净增长61%和91%。老龄胶园应用气刺短线采胶,可增加有效割株18.3%,增加人均割株35.2%,提高人均产量和收入18.4%。开展针刺采胶技术、日间采胶等新型采胶技术的研发创新,为橡胶产业的进一步提质增效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研发超低频采胶配套高渗透增产素产品及多效割胶保护剂产品,保证技术推广应用有后劲。

4 农业科研院所创建“四强”党支部的实践成果与展望

一是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形成了以科研为导向、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二是增强党员队伍凝聚力支部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鼓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队伍凝聚力。三是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院所内部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为院所的科研工作注入新活力。四是加强党员思想建设支部不断加强党员思想建设,引导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牢记初心使命,坚守党的信仰,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确保党员在热带农业科研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展望未来,农业科研院所将继续秉承“四强”党支部创建的指导思想,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一盘棋”工作,不断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割胶科研院所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一种智能化割胶试验台设计与实现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橡胶树气刺微割高效割胶技术对比试验
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
4GXJ—I型电动胶刀采胶对割胶和产胶特性影响的研究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