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华罗庚先生那样做老师

2023-03-22 14:54蒋守成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华罗庚治学育人

文|蒋守成(特级教师)

华罗庚先生不仅是一位数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循循善诱地培养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的数学人才。我们要像华罗庚先生那样做老师,深刻理解数学本质,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深入践行学科育人,孕育独特的治学思想。

一、深刻理解数学本质,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华罗庚先生认为“数学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不能人为地割裂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某种意义上,数学的生命力正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数学理论愈是向前发展,结构就会变得愈发协调一致,并且这门科学原本相互隔绝的分支也会显露出意想不到的关系。因此,他提出了“一条龙教学法”思想,将微积分、高等代数、复变函数论等课程综合为一门基础课《高等数学引论》,促进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教学思想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大单元教学不谋而合,为我们课改新实践提供了智慧。

二、深入践行学科育人,孕育独特的治学思想

创新要有基础,只有了解得透、认识得宽,才会有洞见,才可能创新。落实数学学科完整育人目标,需要建立整体关联的思维,优化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热爱数学、渴望学习。华罗庚先生对优化数学学习方式有独特的见解,他提出“勤能补拙法”“厚薄读书法”等治学思想,我们从中获得了学科育人的智慧和力量。

勤能补拙法。华罗庚先生认为“学习方法中最主要的就是熟能生巧,搞任何东西都要熟,熟了才能有所发明和发现”。这里所说的“熟”并不是要大家死背定律、公式和现成的结论,而是要掌握所研究学科的主要环节,要懂得前人是怎样思考和发明这些东西的。

厚薄读书法。华罗庚先生认为“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先让学生吸取知识,反复练习,广泛涉猎,加深自己的理解,在每页上增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把书读“厚”。然后帮助学生反复咀嚼,消化吸收,总结数学问题解决的经验,能够提纲挈领、如数家珍似地把知识融会贯通,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既是打基础,也是创新。

猜你喜欢
华罗庚治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
名人趣题——华罗庚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华罗庚谈学习数学
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
分期付款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