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经验 渗透分类思想
——以《整理房间》一课为例

2023-03-11 01:31李晓倩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分类整理整理物品

文|李晓倩

【课前思考】

《整理房间》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类第1 课时的内容。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刚开始发展,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需要依赖具体的事物和情境,为便于学生交流操作,本节课以“淘气和笑笑的一天”的故事,对教材内容进行统整改编。用完整的故事线,淘气参观笑笑房间→回忆自己房间的脏乱→学习整理房间→共同整理房间→邀请笑笑游玩(农场、超市、学校)→感叹分类智慧,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一步步体会分类的必要性、感受分类的标准、经历分类的过程、应用分类的方法以及感受分类的价值,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累分类是对事物共同属性抽象的感性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淘气:笑笑,快开门!我们一起写作业吧。

笑笑:淘气,欢迎来到我家。

淘气:哇哦,你的房间真漂亮!

师:可是,淘气想到了自己的房间……真难受。

课件播放淘气房间图,停顿,让学生感受。

二、操作体验,学习分类

1.对比不同的房间,体会分类的必要

提问:看看笑笑的房间,再看看淘气的房间,你有什么想说的?

过渡:淘气的房间太乱了,他都没有心情做作业了。还是先跟笑笑学习怎样整理房间吧。

2.研究整理的秘诀,感受分类的标准

提问:仔细观察,笑笑房间的物品是如何摆放的?

生:衣服放入衣柜中,玩具放在篮子里,书放到书桌上。

小结:把同类物品整理到一起的方法,就是分类。

提问:笑笑把物品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追问:如果笑笑需要一件外套,去哪里找?要看书,就去?

小结:整理后,找起东西来真是太方便了!

3.整理淘气的房间,经历分类的过程

●活动一:说一说

课件出示:淘气房间图片。

问题:怎样帮淘气整理房间?

(1)同桌合作,讨论分类的方法(2)汇报交流,明确分类的标准师:谁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衣服整理到衣柜中,玩具整理到篮子中,文具整理到桌子上。

师:你们的意思是,把淘气房间的物品,按衣服、学习用品、玩具分成3 类,对吗?真棒,新知识一学就会,下面一起动手整理吧!

●活动二:做一做

课件出示:将淘气房间的物品分类整理。

(1)同桌合作,完成分类整理

活动要求:两人一套学具,A 同学撕物品贴纸,B 同学粘贴到对应收纳位置,合作完成后举手示意。

(2)交流反馈,巩固分类的概念

师:老师选了一组同学的作品,请他们说说,是怎么分类整理的。

生:衣服放到衣柜里,学习用品放到书桌上,玩具放到玩具筐里。

师:是的,像这样把同类物品放一起,在我们数学上叫什么呀?

生:分类。

师:整理房间的秘诀就是——

生:把同类物品放一起。

4.对比整理前后的状态,感受分类的价值

师:看着这两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生:整理后淘气的房间干净整洁。

生:更方便找东西了。

师:如果淘气要找数学书,在哪个房间更容易一些?

师:如果淘气妈妈回来,给淘气买了一个变形金刚,你们觉得他应该放在哪?为什么?

师:爸爸回来了,给淘气买了一套百科全书,放哪合适呢?

三、巩固练习,应用分类

1.农场

希沃游戏:蔬菜水果分一分

2.超市

纸笔练习:超市物品分一分

3.学校

师:你在校园里还有见到过物品分类吗?

生:教室(按功能分)。

生:教师(按学科分)。

生:厕所(按男女分)。

生:一年级到六年级(按年龄分)。

四、总结回顾,梳理提升

师:同学们,从淘气和笑笑的一天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在帮淘气整理房间的时候,我知道了把相同的物品放到一起,在数学上叫作分类。

生2:我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知识,比如超市里零食、水果、玩具都是放在不同地方的。

【课后反思】

链接生活体验,对学习最大的作用是通过增强学生的具身体验,为知识的存储和检索缔结记忆结,方便知识的二次调用,增强学习效果。但是,在对学习的素材进行整合设计时,加入情境要素,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认知信息量。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的认知加工并促成知识建构,而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3 种不同的认知加工要求:无关认知、基础认知、生成认知。不恰当的教学设计和学习策略会占用宝贵的认知容量,导致学生产生无关认知加工,增大认知负荷,因此,情境的创设不能独立于知识的学习,无论是生活中真实的情境还是串联课堂的虚拟情境,都应该与知识学习紧密联系,否则,伪情境的出现,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本节课,虽然重新创设了新的教学情境,但是是基于教材的核心环节进行改编,在知识重难点突破和有效建构环节,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选用熟悉的生活素材,结合学具和《学习单》的设计,让学生充分经历分类的全过程,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营造沉浸式的故事体验,帮助学生从生活数学逐渐过渡到抽象数学。这样的情境,才能对知识的巩固记忆发挥作用。当然,毕竟课堂上的分类体验还是虚拟的,课后仍然有必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参与到房间分类整理、书包分类整理、书柜分类整理等实践中去,在真实情境中强化知识链,巩固记忆结。

猜你喜欢
分类整理整理物品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分类整理,巧解分数应用题
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探究
针对公交公司的钱币分类整理装置
新型硬币分类整理装置的设计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