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中对民俗文化进行诗意化表现的探索

2023-02-27 09:20查苏娜
中国民族美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乌珠穆沁牧人祈福

文/图:查苏娜

草原造就了游牧文化,同时造就了牧人独特的人生观与生死观。谈起“蒙古族”时,大家通常都会涌现所谓“豪迈”“洒脱”“纵酒放歌”等印象。不可否认,牧人在零下三十多度的茫茫雪原上放牧时会揣着一瓶烈酒取暖,见到住在几公里外的兄弟会高兴地端上一瓶好酒。生长于广袤草原的牧人们经历过漫天翻卷呼啸的白毛风,也享受过草原雨后沁人心脾的草木泥土味。面对一望无际的平原油然而生的孤寂感,对草原上生命所持有的怜悯之心,造就了他们沉默内敛的性格。深刻认识和把握其民族文化中的内在精神与内涵也是笔者企图融汇到作品中的内容。

笔者自小成长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草原,曾记得小时候那台靠风力发电的电视经常打不开,爷爷奶奶的收音机一直播放着有年代感的草原歌曲。除了马、牛、羊、狗等家畜陪我玩耍打发时间外,还有家人从镇上买给我的画笔与纸张。傍晚圈好牛羊群,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那时我便借着烛光画着他们的模样。后来上中学才知道这叫做“写生”。中学时期,笔者对一幅作品的好坏仅停留在与客观事物的是否一致上,即画得像照片一样。随着本硕阶段对中国画的系统性学习,逐渐明白画画是画者内心世界的映射,画者需根据自身需要对画面进行意象表现。作为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一眼认出蒙古族同胞,即便在他们未开口用蒙古语打招呼前。内蒙古地区有十二个盟市,而在笔者看来每个盟市的蒙古人长相都具备地域特征。因此笔者经常观察身边的亲人朋友,将本人认为较为鲜明的特点、形象与举止记在心里,在画面中积极挖掘并夸大其形象特点。

■ 远行·祈福 查苏娜 中国画 180cm x 150cm 2021年

秉持着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理念,笔者企图去挖掘呈现具有诗意的草原生活场景。因自小生长在草原上,对草原上的生活较为了解,笔者认为正是因为一些不常见的生活场景更能从侧面体现民族文化的缩影。蒙古族自古崇尚自然、自由,并把这些观点渗透实践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自然的洗礼赋予他们如雕塑一般的面庞,却掩盖不了从内心深处涌现的真挚情感与旺盛生命力。我常常描绘那些面无表情的人物,《远行·祈福》里的送行女儿的母亲,《赛驹·祈福》为赛马祈福的父亲,《回归·重生》中思念爱马的牧人,其背后是笔者想表达的草原人民的深沉情感。因其游牧生活的特性,原先在草原上出嫁的女儿可能一生不会回娘家,所以《远行·祈福》中的母亲心情是复杂的,她身着红色彩缎,手上扬起的九眼扬奶器中的奶水向九个方向扬去,象征佛教中的吉祥数字“九”,寄意女儿未来的生活九九同心、九九安康。作为嫁妆的马匹也接受着来自主人的祝愿与即将前往新草场的恋恋不舍。同样,《赛驹·祈福》中的父亲也用牛奶祝福着赛马中获胜的马匹,表达了对爱子与爱马的疼爱之情,逐渐放下赛事中可能出现状况的忐忑不安。身经百战的蒙古马身上挂满了哈达,蓝色的哈达寓意长生天,黄色的哈达寓意大地,这匹上天赐给蒙古族的礼物在激烈的角逐后平静地接收着来自主人的祝福。而作品《回归·重生》中笔者较为直观地描绘了蒙古族独特的生死观念。自古敬马崇马的牧人会选择将老去的马儿放生,待它自然老死在草原上并肉身化作尘埃时会再将其头首拾来,放置在高处远离人畜踩踏,表达对爱马的思念的同时寄意爱马在草原上代代转生,延绵不断。笔者认为既然要表现蒙古人与蒙古马,就不能只画牧人骑马的飒爽英姿,要画出他们之间的共生关系。作品《马背童年》中我试图从一个天真孩童的视角去展现草原上的人与马的共生关系。在我年幼时周围的小伙伴们便陆续开始学习骑马,参加各类赛马比赛。蒙古马通人性,面对调皮的小主人时淡然自若,这种小孩与马嬉闹玩耍的时刻充斥着我的童年。在这幅作品中,我尽力去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又同时不失稳重的画面效果,尤其是在马的表情上想呈现一种不刻意安然若素的神态。

■ 赛驹·祈福 查苏娜 中国画 115cm x 100cm 2020年

作品中表现蒙古人与蒙古马的生活场景,也是希望以蒙古马作为载体,侧面展现蒙古族民俗文化中和谐共生的观念,以及笔者对家乡所持有的深厚情感。笔者虽未涉足中国画内地发源地,也与优秀艺术家有较长距离,但身处在内蒙古的广袤环境中,对于艺术创作的感触也是趋向地域性的。索性不纠结于条框,任由自己发挥,遵循“大胆画”,使用粗率的线条语言概括人物造型,再根据自己民族的色彩审美习惯出发搭配色调,充分去呈现自己所理解的人物形象与生活场景。如前所述,内蒙古地区各个盟市的蒙古族形象不仅有着差异,其民族服饰也有着些许差别。作为乌珠穆沁蒙古族,笔者自然要对熟悉的乌珠穆沁蒙古袍进行描绘。乌珠穆沁蒙古袍相比其他地区蒙古袍色彩更丰富,大多以蓝色、绿色、红色、白色、黄色作为主色调,再缝饰极具特色的彩色镶边。乌珠穆沁蒙古袍从制作前的选料阶段,从绸缎的颜色、材质、花纹到制作过程中搭配各类颜色与样式的领口、袖口、衩头与衩口,再到后期选择腰布的样式进行搭配,都具有着传承下来的审美观念,所以笔者在作品用色方面首先依据自身的民族审美习惯出发。归功于乌珠穆沁蒙古袍丰富的颜色,在画面中可根据不可变的客观颜色进行组织搭配。如在作品《录取通知书》里,草原上的邮政快递车这一固定绿色是不可变的,因此画面中的妇人蒙古袍也以绿色进行呼应。在两大绿色块中描绘穿黑色蒙古袍的青年,这一块黑色不仅能让色块之间产生对比,也能稳住画面效果。而在现实生活中,绿色与黑色蒙古袍都客观存在,因此在画面中并不会产生违和感。在作品《吉祥草原》中作者描绘了两个正在搭盖蒙古包的牧人,画面中蒙古包的形制完全按照传统乌珠穆沁蒙古包进行描绘。其最大特色为圆顶陶脑与乌尼杆为连接式,乌尼杆多为白、红、蓝色拼涂,墙壁哈那颜色为蓝色。笔者想突出这一蒙古包的特色是保留其客观颜色,所以画面中两个牧人所穿蒙古袍颜色要依据这一客观物进行设色。与内蒙古其他地区相比,传统民族服饰如今在乌珠穆沁地区仍被广泛穿戴,不限于节假日等盛大节日且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穿戴物。因此乌珠穆沁蒙古袍蕴含着本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审美等内涵,也体现了其民俗文化的一个方面。

■ 录取通知 查苏娜 中国画 150cm x 112cm 2022年

从古至今,画家们一直善于从现实生活经验中吸取养分,融入自身审美意识加以创作。在创作中,笔者同样致力于在过往的人生经历中寻找某个时刻作为创作热忱。作为一名牧人的孩子,自小生长在旷阔无边的草原上,对草原与生俱来的深厚情感影响着我的创作。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既经历过创作的瓶颈期,也享受过创作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也希望凭借绵薄之力做出贡献与创新。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保持初心,坚定不移地追求艺术创作的理想大道。当今,无论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还是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希望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宣纸上留住往年的草原记忆。也始终相信,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行为也是向外界抒发情感的途径。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与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将是笔者努力前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乌珠穆沁牧人祈福
摸马祈福
乌珠穆沁部图林·哆考
祈福
湖北
商都县乌珠穆沁羔羊与杜乌F1羔羊初生重3月龄断乳重对比
高原牧人
野山羊和牧人
为飞行祈福
乌珠穆沁蒙古袍构成及文化传承性研究
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