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2023-02-21 05:30金晓萍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英语老师心理健康英语教学

金晓萍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发展特征基础上,利用相应的心理教育方式和方法,把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起来,使他们的身体、精神都得到充分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素质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有关知识,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当学生心理压力太大的时候,会出现紧张和压抑的情绪,在课堂上很容易分心,不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会觉得英语困难从而放弃学习英语。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应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并注重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们能够自主地、自由地进行组合和学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级,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群体,在指导他们学习的同时,也要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开始前,英语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轻松活泼的歌曲,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保持乐观的心态,创造一个乐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今后的人生和学业中,都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因为他们所接触的环境和教育有一定的差别,在性格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小学英语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给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鼓励和肯定的评价,促进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多给外向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增强不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让每个人都变得积极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说,师爱可以让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和信任感,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学,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师生间不能建立起信任桥梁,那么教育的成效也就无从谈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关键。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小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老师要取得学生的信赖,就必须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特别是对那些不太自信的学生来说,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包含了某种程度的鼓励和信任。其次,老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来指导和纠正学生,多给予学生关爱,随时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给予特殊照顾,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激励,促进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健康的、正面的心理状态。

例如: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少数学生开展英语演讲,鼓励性格内向的同学勇敢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通过举行演讲比赛、小组交流会等方式,增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英语教师要善于倾听,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从学生的角度来认识和了解他们,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老师的接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最后,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学生表现良好,如回答对问题、勇于提问等,就应该给他们及时的鼓励,这样能够使他们更加愉快地学习英语。对小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正面的心理效果,使他们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进而提高英语水平。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英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语言,学生学英语的目的也是为了和他人进行交际。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协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作为小学英语老师,需要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在团队协作中提升学生包容、合作、互助等能力,在英语学习的同时也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上,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去发掘团队中的闪光点,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每个人也都是需要帮助的。在团体中,与伙伴协作是团体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团体协作的精神,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友好、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学会分享,学会包容,学会合作,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与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们的想象和思考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既能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又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另外,心理学家还指出,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竞争的学习环境中,就会变得自私自利,漠不关心,难以与他人交流,因此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成绩优秀学生辅导学困生,从而使优秀学生的责任感得到加强,学困生在获得辅导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更大的信心。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把同学间的竞赛转变为团体竞赛,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增强他们的竞争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情绪的表达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老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没有实际效果的教学活动,是绝对不可取的。只有扎实地落实好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效率,才能使学困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克服自卑、厌学等心理,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将视觉化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他们的兴趣,还可以迅速地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精确的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牢牢地记住知识。教学卡片、实物、多媒体演示等直观教具的运用,可以极大地减少不必要的讲解,同时也能让学生迅速地掌握知识点,让他们觉得英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从而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在游戏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在教學过程中,英语老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若他们取得了进步,需及时地给予鼓励,激发他们的思维热情。对学困生给予正面的评估与期待,给予他们与优秀学生同样的心理关怀,对他们身上的亮点予以肯定,让他们完全体会到被称赞的快乐,进而对英语学习起到正向的作用,建立起学习的自信与动力。

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好奇心强,好动,喜欢模仿,新颖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会产生竞争意识、集体意识等。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情绪特征,为他们挑选适合的英语课程,指导他们进行合作探索和英语活动。教师可组织同学们进行英文知识竞赛,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选出自己的代表来扩充自己的英语知识,通过同学们的主动互助、共同收集,谁收集到的英语资料最多、最有用的,谁就能获得相应的奖赏和鼓励,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下,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加,并与其他成员相互帮助,培养团队精神。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成功经验”。每个学生都有想要成功的欲望,特别是小学生。在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为他们创造舞台和机遇,激发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成功的界定,不应拘泥于一定的尺度,考试成绩好、回答正确等,都是一种成就的体现。当学生对英语有了信心后,他们就会慢慢地增强自己的自信,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总而言之,老师这个职业,除了“教好书”之外,还应该培育学生的良好心态。重视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位英语老师都必须具备的素质。所以,作为小学英语老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外,更要充分发挥学科内容的特色与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配合其他科目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英语老师心理健康英语教学
我的英语老师基肖尔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次见英语老师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