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新书推荐

2022-11-15 04:30
出版人 2022年11期
关键词:触觉直觉园林

·文学

作为资深俄语、波兰语文学译者及研究者,郑宝拉长期浸润在布鲁诺·舒尔茨、布鲁诺·亚辛斯基、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等不同时代的大师作品中。受此影响,她将斯拉夫文学的特质与东亚社会特有的疼痛、苦难、丧失的经验相融合,写成一篇篇精巧而刺痛人心的故事。《诅咒兔》融荒诞故事、民间传说、暗黑童话、科学奇想、历史记忆等多种叙事类型于一体,以十篇想象奇谲的故事书写人类爱欲、女性身份、资本社会等话题。

·文学

法国格勒诺布尔市,一辆汽车在午夜坠入峡谷,后备箱里有一具女尸:整张脸都被撕掉了。四年前,畅销书女作家琳妮十七岁的女儿突然失踪;如今丈夫意外失忆,一直苦苦追寻真相的她濒临崩溃,而警察一路的抽丝剥茧带给她的却是步步杀机……无数意外反转,处处谜题陷阱,文字中暗藏玄机,答案从一开始就近在眼前。本书是法国悬疑惊悚天王弗兰克·蒂利耶的“变焦式”烧脑佳作,悬念重生,反转迭起……

·文学

电视剧《底线》同名小说,是一部以新时代人民法官为创作原型的法治题材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力作。主人公星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方远,与榕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宋羽霏同为星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伟民的徒弟,师徒三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与热血。之后曾经的师徒团,分散到不同的审判岗位,继续发光发热。作品整体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法官的精神风貌。

·社科

从最轻柔的爱抚到最严厉的打击,触觉是我们体验世界的核心所在。现在,这种最深层的感觉首次成为广泛的历史探索的主题。《最深切的感觉:触觉文化史》这本书通过探索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基于触觉的生活经验,充实了我们对于过去的理解。这种亲密而感性的历史研究方法使我们有可能重新发现历史文化的触觉基础及其塑造社会的特殊方式。

·历史

本书指出,清朝创造出了一种新型“正统观”。清朝以前的“正统论”基本上依赖单一的儒家道德教化观念,清朝则建立起了另一种对前朝正统观的补充性诠释框架,与其“二元理政”的治理模式相互配合。而“大一统”正是正统观的首义,是王者获取“正统性”的思想与实践基础。本书围绕“大一统”在“观念”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表现展开了具体的讨论。

·历史

我们今天的文化、传统、审美等诸多方面,仍然深受过去长期形成的社会行为和文化传统影响。了解过去,我们才能更自在地活好当下。而通常,我们了解的历史,多是王侯将相、知识精英、英雄豪杰,少了普通人的生活。本书则聚焦微历史,以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一个个普通人和家庭的故事,逐步延伸至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展现人口的变迁、衣食住行、农村和城市的形成等,让大家看到更细节的中国。

·艺术

古典园林是了解中国文明的一扇窗,更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花园,寄托着我们对理想生活、与自然同居的向往。清华大学教授贾珺通过爬梳文献、实地考察、复原想象,重现了古代名园的景观,生动讲述了掩藏在园林背后的故事。搭配大量园林摄影、建筑平面图、古画等,读者更可直观感受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充分领略古人的审美意趣,以及他们在园林中寄托的梦想。

·生活

回想一下,是否人生中有些重大的抉择你都是跟着感觉走的?跟随直觉做出的决定竟非常正确,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直觉是人脑右半球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能快速地识别、敏锐地感知、直接地理解、整体地判断。众多实验表明,经过数据收集、分析推理后做出的决策,不一定比直觉做出的决定更好。本书作者提出直觉是一种超速的智商,和理性分析一样是一种技能,并且可以被锻炼,有助于我们回应各种问题。

·科普

人类总是问题多多:关于宇宙,关于地球、时间和空间,也关于我们自己。许多热门的宇宙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那种列出各种可能性的、脑洞大开的、充满搞笑漫画的、由物理学教授回答的答案。你也能在这些问题和答案中发现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可能性和看似不合理的合理性,它们都只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如果宇宙是一种产品,那本书就是说明书上的“热门问题与解答清单”。

·科普

继广受欢迎的《寻找薛定谔的猫》《深奥的简洁》后,约翰·格里宾又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一些令人惊叹的天体物理学奇观上。如:“只有当天空中的太阳与月亮看上去一样大,地球上的生灵才能看到日全食的奇观,而这美妙的巧合不早不晚,就发生在人类文明出现的那一刻。”这将是一次颠覆认知的奇妙科学之旅,正如《物理世界》所言:“格里宾巧妙地将这些点连在一起,展现出一幅比各部分之和更令人惊叹的更大的图景。”

猜你喜欢
触觉直觉园林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清代园林初探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食的触觉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数学直觉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