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套聚焦以色列研究的经典译丛面世

2022-11-15 04:31官欣欣
出版人 2022年11期
关键词:以色列研究

文|官欣欣

《以色列研究经典译丛》将为中以间相关领域认识的加深,为双方继续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提供智识基础和出版方面的贡献。

长久以来,中国与以色列国之间便存在一种潜在的默契。二战期间,中国与犹太民族均受到军国主义和法西斯的摧残,罹受大屠杀这一人类浩劫的苦楚,在犹太民族的至暗时刻,远隔重洋的上海以仁慈之心庇护了近3 万名流亡海外的犹太难民。新中国成立伊始,中以就曾尝试进行外交接触。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认为新中国将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应与之发展友好关系。在新中国成立100 天之际,以色列外长宣布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为中国政府合法政权,由此以色列成为中东地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但受到阿以冲突的持续升级和朝鲜战争爆发等国际局势的影响,以色列国内亲美派占据上风,中以间建立外交关系的尝试一度中断。20 世纪80 年代末,伴随冷战格局的松动和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中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重新提上议程,双方重启接触之门,互派使者谈判建交事宜。终于,时隔40 余年,中以重新将手握在了一起——1992 年1 月24 日,以色列副总理兼外长利维访华,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签署建交公报,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2022 年是中以建交30 周年。为此,2021 年11 月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通电话,对中以交往的历史成绩与未来发展进行了双重肯定。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有悠久历史和文明,双方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感人故事。中以建交以来,双方恪守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等重要原则,两国关系快速健康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中方高度重视中以关系,愿同以方以明年庆祝两国建交30 周年为契机,推动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三十而立。30 年来中国与以色列走过了接触、交流的不同阶段,并在多重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合作成效。民族复兴、跨越式发展、新兴强国与国际秩序变革成为中以交往合作历久弥新的共同话题。2022 年1 月24日,在中以建交30 周年之际,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与以色列候任总理、外交部长拉皮德共同主持召开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会上,王岐山强调,中以经济优势互补性强,两国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合作成果惠及两国人民,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干扰。虽然受到国际秩序、地区局势等多种因素影响,但中以关系大方向是明确的,两国必将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进入下一个30 年。

在情感共识和发展需求的牵引下,以色列在出版语境和叙事中具体而频繁地存在,不同群体对以色列有不同角度的关切。以色列之于中国读者的特殊角色,部分出于历史上遭遇众多苦难的相似经历,彼此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而基于现实政治与地缘关系的考量,以色列成为出版领域备受关注的对象也是应有之义。以色列研究以国内几个重要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历史研究为重点,涌现了一批畅销图书,如蒙蒂菲奥里著、张倩红等译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施罗默·桑德的“虚构以色列三部曲”,以及入选豆瓣历史类图书前100 名的《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建》,等等。而有关以色列的人物传记、小说等在国内也颇受关注,每每上市总能引发较大规模的讨论。有关以色列的出版物拥有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和受众群体。

同时,“国别与区域”研究趋势的不断加强,也对出版领域提出新的要求,在着眼传统大国、地区的同时,也应将目光投向具有特色优势、值得深入研究的其他国家。而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知识生产只靠单一领域的研究或是泛泛而谈的概论也是不够的。为此,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既有出版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一套系统全面介绍以色列发展模式及犹太文化的精品力作。

2017 年初,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陈广猛教授便与项目人联系,希望基于自身的研究成果出版一本《以色列与周边国家》学术专著。后由于学科发展导向的变化,以及研究团队的扩大与学术眼界的拓展,陈广猛教授领衔的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四川外国语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决定,出版一套涵盖以色列研究经典著作的系列译丛,这一动议与南京大学出版社长期以来专业化、板块化的出版理念不谋而合。为此,经过与四川外国语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的不断商讨,南大出版社确立了出版国内首套聚焦以色列研究的经典译丛的方向,双方决定就拓展“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出版路径进行一次有益的尝试。《以色列研究经典译丛》便是这一探索的最终成果,丛书聚焦以色列单一国家,除了传统的政治、经济,亦涵盖语言、教育、女性乃至音乐、电影等方方面面,全息投影式对当代以色列进行剖析与展示,以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为各层面读者提供有关以色列的多方面信息与知识。

自2020 年初至2021 年5 月,南大出版社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与国外多家出版社的版权洽谈,最终《以色列研究经典译丛》确定了9 本的出版规模,收录了巴里·鲁宾的《以色列导论》、格利高里·马勒尔的《以色列政府与政治》、保罗·里夫林的《以色列经济:从建国到21 世纪》、伊曼纽尔·纳文的《以色列外交史》、耶胡达·沙洛姆的《以色列教育: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创业精神》、伯纳德·斯波斯基和艾拉娜·肖哈米的《以色列语言》和埃兰·卡普兰的《以色列电影:历史和思想》等以色列研究各领域的力作。

译事难,出版系列译作也对编辑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幸运的是,丛书译者多来自以色列研究科研创新团队,具有较高的语言能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小语种和多语言优势。同时,由于长期从事以色列相关的研究活动,译者多具有去以色列或中东国家访学调研的经历,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原著的内容精神,如实贴切地反映原作者的研究面貌。同时,译丛的编辑出版也得到了中以学术交流促进协会(SIGNAL)的鼎力支持,在协商版权、翻译、校稿等方面给予译丛多方面的帮助。出版社所组建的编辑团队更是集合了具有国际关系、英文、经济学等对口学科背景的专业编辑,在精编精校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套高品质的研究性译丛。

恰逢中以建交30 周年,译丛第一本《以色列导论》于2022 年5 月正式出版,这本以色列荷兹利亚跨学科研究中心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创始人和前主任的遗世之作,是国外多所知名大学选定的入门读物。作为目前仅有的完整介绍以色列的导论性书籍,适合希望对以色列及其丰富文化加深理解的普通读者和学生阅读。同时,《以色列政府与政治》《以色列经济:从建国到21 世纪》和《以色列电影:历史和思想》也在紧锣密鼓的编校中,预计今年年底前面世。

中以建交30 周年之际,出版以色列系列图书意义深远。经过几年的准备,南京大学出版社于今年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将用2 ~3 年的时间完成《以色列研究经典译丛》这一聚焦以色列单一国家的学术性译丛的出版工作。国家间的交往与合作基础建立于相互理解之上,作为传播知识、加深理解的桥梁,《以色列研究经典译丛》将为中以间相关领域认识的加深,为双方继续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提供智识基础和出版方面的贡献。希望中以关系下一个30年走得更稳、更好!■

猜你喜欢
以色列研究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心中的墙——以色列游记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不妨学学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