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慈善超市”自我造血, 精准服务困境青少年

2022-07-05 08:12邢多多
风流一代·青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如东如东县慈善

邢多多

走进南通市如东县青年公园创业中心,一家占地200平方米的“慈善超市”迅速吸引了记者。走近一看,办公文具、文创产品、各类书籍……一应俱全。“买一瓶水就能为困境儿童捐款吗?”一名顾客边扫码边询问。“没错,我们是一家纯公益性的‘慈善超市,收入的每一分钱都将用于守护如东县困境儿童。您在购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积分,积分达标还可以来这里兑换物品哦。”“慈善超市”的店长、理事长姚新玲笑着回应。

“2018年6月,如东县正式印发《共青团如东县委改革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整合青年组织和社会资源,团县委当年创新成立了如东县青年慈善超市,当时因办店环境、资金筹集等难题,该社会组织的发展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团如东县委书记丁林洋介绍,“在第二轮改革中,我们及时调整思路、另辟蹊径,探寻资源配置方式的社会化,借助党委、政府的主导资源,向社会筹资源、从青年中找帮手,进一步壮大了青年‘慈善超市。”

2019年,正是姚新玲正式接任店长和理事长的一年。在她的带领下,“慈善超市”新成立16个人的专业理事会,设定各类规章制度并组建礼仪部、文宣部、项目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多年来,在她和伙伴们的动员下,成功组建了一支200余人的“慈善超市”志愿服务队伍。

“每逢周末,‘慈善超市特别繁忙,热心市民们会给超市送来家中的衣物、图书、文具,或是从这里购买一些小物件给自己的孩子……”姚新玲說,“以前是捐什么就卖什么,很受限。近几年,实体店和商超、社区等合作,广泛开展‘绿丝带义卖活动,普及度更广,市民捐赠的物品也更有针对性。”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功能,“慈善超市”推出了“青春扶苗”项目,广泛开展“助学、陪伴、成长、健康”四大主题活动。志愿者团队通过联合高校、企业、社区、物业等50多家单位,吸引5万多人积极参与爱心事业,多年来筹集物资、善款达200余万元。

在孩子们的备案录中,记者发现针对每个人的帮扶资金都不同,有零有整。每一份帮扶协议还有三方见证——校方、学生和“慈善超市”。“通过校方介入,更能保障每一分钱都花在孩子身上。孩子们在校享受补助金之外的所有费用由‘慈善超市承担,年平均每人在7000元左右。”姚新玲强调,“为了扩大帮扶效应,‘青春扶苗项目采用‘3+2模式:3个固定志愿者加2个流动性志愿者,每月必须实地走访一次。”

截至2022年4月底,“青春扶苗”项目已覆盖如东全县16个镇区、街道,100多个村居,累计行程5200多公里,陪伴服务380余次,关爱困境儿童200多名,每月定期关爱“事实孤儿”30名,参与走访志愿者达850人次。“青春扶苗”项目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优秀青年志愿项目”“10100创新创优项目二等奖”、县“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青年慈善超市获得省“志愿服务奖”、市“优秀慈善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县“优秀公益组织”等荣誉称号。

如今,“慈善超市”已与如东县青年创投中心入驻的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搭建“互联网+”线上募捐平台,彻底解决了资金筹集难的老问题,造血模式正在逐步成形完善。为了让志愿者们凝聚力更强,“慈善超市”还同步开展“青合力”项目,重在为志愿者构建各类实践活动和学习平台,让青年获得感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
如东如东县慈善
A Cool Journey
The First Lessons
环保风暴下,如东小棚模式北上之路该如何走?
如东对虾高产火出圈了!看如东养虾人如何凭实力出名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一把荷叶伞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对如东县“续春蚕布局”生产的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