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三要素”,妙解小说题

2022-06-26 07:13张晓凡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6期
关键词:三要素人物形象题型

张晓凡

小说阅读是中考常见题型,在中考中,小说阅读占据记叙文阅读的半壁江山。那么,如何才能致胜小说阅读?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曾说:“万事离不开方法。”想在中考小说阅读中拿到高分并不难,巧抓“小说三要素”为致胜的关键。

一、紧抓“情节”,把握小说阅读的骨架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人物形象与小说主题都是通过情节的设置来表现。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影响着小说的精彩程度,在中考中考查情节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节梳理型

答题策略:以思维导图形式梳理情节是考查小说情节最基本的方式,梳理情节的方法可以依照“四围绕”策略。1.围绕线索。围绕线索进行梳理,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是线索人物,可以将情节梳理为“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2.围绕时空。小说的故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不同的场所会有不同的情节。抓住时间、空间的变换,梳理情节,如《故乡》就可按照地点的转换梳理情节: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3.围绕人物。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物的心理情感会有所变化,按照人物情感变化即可梳理出情节脉络。4.围绕事件。围绕事件的过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去梳理,比如《皇帝的新装》中,围绕事件的发展过程去梳理,可将情节梳理为“皇帝爱新装(序幕)——骗子“做”新装(开端)——君臣看新装(发展)——游行穿新装(高潮)——揭穿假新装(结局)”。此外,注意在作答时尽量用文中的原词,如果不能用原词再自己概括。

(二)情节作用型

答题策略:简单来说,小说情节的安排方式与叙述手法是为情节发展服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为表现主题服务,为给读者阅读感受服务。对于情节作用这一题型的答题策略,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为”策略。1.为情节发展服务。可表述为:(1)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2)照应前文或标题;(3)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产生波澜,出人意料;(4)是小说的线索,贯串全文;(5)总领全文(开头)或总结全文(结尾)。2.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可表述为: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3.为表现主题服务。可表述为:表现(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4.为给读者阅读感受服务。可表述为: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其中第1项为结构上的作用,第2、3、4项为内容上的作用。比如在《故乡》中,为何插入“我”与少年闰土的友谊片段?遵循“四为”策略,仔细思考,不难发现,插入这段情节的作用是:表现了少年闰土聪明、活泼的性格特点以及“我”与闰土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同时与下文中年闰土的麻木、愚昧形成对比,从而表现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状况对农民思想的毒害(为表现主题服务)。此外,我们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作答,切忌套路化。

(三)热点追踪——“重复的情节”

在2021年的中考中,“重复的情节”成为小说阅读中的热点题型,比如:1.“他说:跟我来。”这句话在②⑤⑧?段反复出现,有何作用?(2021浙江台州)2.文中三处提到“中条山”,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2021江苏连云港)3.“微微一笑”这一相同的内容重复出现,有何作用?(2021浙江绍兴)。这一类型题,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情节作用”题型,我们在作答时,只要遵循“四为”策略,此题型不难作答,但要认真观察、注意区分“重复”中的不同,虽然情节重复,但内容和用意是否一样。

二、紧抓“人物”,掌握小说阅读的灵魂

人物是小说阅读的核心,情节与环境的设置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答题策略:做此类型题时,一般按照“形象特点1+分析;形象特点2+分析”的格式去作答。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呢?我们可以遵照“三关注”策略:1.关注情节。情节的设置都是为突显人物形象,比如在《孤独之旅》中,通过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找鸭这一情节,可知杜小康的坚强、成长。2.关注描写手法。人物描写手法包括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对其他人的描写)。在小说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往往是人物心理的外显与人物心灵的投射。《我的叔叔于勒》中当菲利普夫人得知穷水手竟然是日思夜想的于勒时,她“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會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这一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可以得出她是个“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人。同时,也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去烘托人物形象,如在《社戏》中,通过描写老渔父的喝彩,侧面烘托出孩子们驾船技术的高超。3.关注他人评价。《孔乙己》中通过小伙计对孔乙己的评价“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可知孔乙己是个“好喝懒做”的人。

三、紧抓“环境”,明确小说阅读的背景

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以及民俗民风等,比如《孔乙己》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答题策略: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为人物形象和主题服务的。解答这一类型的题可以遵循“四考虑”策略:1.考虑环境自身特点,如概括……特点,交代……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奠定……基调。2.考虑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如交代……身份,烘托……心情,表现……形象,暗示……命运。3.考虑环境与情节的关系,如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4.考虑环境与主题的关系,如表现、象征、揭示……主题。比如《故乡》中开头对故乡环境的描写,就是从1、2、3点进行考虑。“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此句借助环境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凉、萧瑟的气氛,烘托了“我”沉重的心情,奠定了小说的感情基调,为下文“我”在故乡心情的悲凉作铺垫。

此外,把握小说的主题非常重要,任何一篇小说,无论是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塑造还是环境的描写,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我们可以从标题、关键句、创作背景、人物意义等几个方面去探究小说的主题。

总之,小说三要素之间彼此依存、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在中考小说阅读中,巧抓“三要素”,理清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理清他们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就能在这一题型中立于不败之地。

附:小说阅读作答口诀

情节梳理拿分易,仿照示例“四围绕”。

情节作用不难答,坚持“四为”能得分。

人物形象是灵魂,细心观察“三关注”。

环境描写是依托,答题不忘“四考虑”。

(273599  山东省邹城市第五中学)0F21D4B4-71D3-48AA-B84F-B6118F37DF63

猜你喜欢
三要素人物形象题型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三要素”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激活“三要素”,让课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