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煮词第六十辑

2022-06-14 09:33任卫新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22年3期

任卫新:我有一句口号:大家团结起来单干!

——卷首语

任卫新:国家一级编剧。祖籍河北河间。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我国著名文化项目策划人、撰稿人、诗人及歌词作家。出任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撰稿,国庆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文学总执笔。

主要从事大型电视专题片和大型文艺晚会策划、撰稿及歌词创作。主要作品:自参与创作《话说长江音乐会》后作为主要撰稿人参加了《话说运河》《黄河》《万里海疆》等多部大型系列专题片创作。并独家撰稿《伏尔加日记》《中国民居》《伟人周恩来》《百年恩来》《自古华山》《林都伊春》以及大型政论片《新世纪·新航程》等众多大型系列专题片创作。

策划、撰稿各类国家级大型电视晚会有几百余台。歌词创作一千余首,有些作品被收入高等院校作为教材,其中《永远是朋友》等歌曲广为流传,歌曲中的诗句被习近平主席在二零一四年北京APEC 会议的主旨演讲中引用。

从事编剧主要作品有:大型广西壮族岩画音舞史诗《花山》;大型岩刻情景史诗《阴山·古歌》;大型森林舞台剧《边城》;大型朗诵剧《一代楷模》以及大型广场艺术表演《燕赵诗篇》《蒙山沂水》《镜泊华章》等。大型音乐作品有:故事大合唱《香港》、大型组曲《世纪故事》及大型组曲《烈士诗抄》等。

获全国级奖百余项。其中曾荣获全国电视星光奖最佳撰稿个人单项奖。多次出任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和中国音乐电视大赛评委;连续出任北京2008 奥运歌曲征集评委。以及多届《感动中国》年度评选推荐委员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委。

不要小看一首歌词,没拿它当回事儿。作为行内来说,你写出一首歌词来,就能够见证你的一个整体的素质和水平;你张嘴点赞一首歌词,也能够见证你的一个整体的素质和水平;你选择一首什么样的歌词谱曲,也同样能够见证你的一个整体的素质和水平。而写出一首歌词之后,自己内心外露出的那种欣喜度,也还是一样,能够见证你的一个整体的素质和水平。一些人写了很多平庸的歌词,但每一首都是显示出油然的自鸣得意而浑然不觉。所以,最终不过高人留下一个不露声色的感慨:哎,他(她)也就这样了。

本人早年听著名的老作家李准的一次讲座。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回到了河南老家,由于是个作家,在村民眼里是个文化人。于是,村子里很多家里的老人去世,都来请他写祭文。写祭文当然就要讲述到老人的身世,加上作家职业的敏感度的问询,这样于如此难得中顺便积累了很多的故事素材。其中,文革后李准出版的《大河奔流》的长篇小说,就得益于此。

还记得在当时的讲座中,李准还用河南话背了一首当地民谣:石头沟,石头沟,过去穷得贼不偷。唱不起大戏翻跟头,放不起炮仗砸石头。石头沟的穷,语言表达方式如此独特,是我们凭空想象根本想不到达不到的角度和语汇。所以说,生活的感受是需要结结实实的感受。尽管各自都有着千般理由,但生活缺乏感受不是理由。

坦言来说,本人写歌词的元素取舍和年轻人是不一样的,年轻一代很多作者写歌词喜欢信息量颇大。而且铺陈的也极有才华。而本人则喜欢做到的是其相反:单纯。

本人的方法是,就像作曲家们作曲一样,抓住一个元素动机,把它尽量发挥到极致。从整体上来看,词汇使用量非常少,而是充分抓住并利用这个单纯的元素动机,去层层开掘构成一个整体。把更多要说的话,留在文字的外面,形成一个容量的空间。

——欲说还休,——却上心头,其实也是先人的做法。

时刻要明白,我们就是一个写歌词的。即使你其中的一首歌词写好了,也不一定就能够保证,你的下一首歌词、你的每一首歌词还能写好。质量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要向那些陶瓷艺术家的工匠们学习,小心翼翼地制作每一件陶器,因为经过烈火的考验,任何一件稍微不留神,就会成为次品,或者说废品。这就是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其中就是一丝不苟毫不松懈的敬畏精神。

永远把你的作品当作第一个作品,你过去所谓成功的作品,与你无关。

看到有一段话很让人受益:焦虑的本质,就是欲望大于能力,又缺乏耐心。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所以说,有人总是拿那些看起来不怎么样的东西,来和自己的作品比,于是不服气。这种比法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总拿自己认为自己好的作品,和那些所谓获奖的差的作品去比,于是,心里就极不平衡。这是自己火烧自己,这种焦虑症是很痛苦的。

同样的一粒米,有的被鸡吃掉了,有的作为太空稻种,跟着嫦娥五号进行了环月旅行,这不是很正常吗?

写歌词,做歌曲,经常会有一些什么应征获奖,给我们的词曲作者们带来喜悦以及拿这个来证明自己的一种资本。也有一批作者专门搜寻互联网上各种征歌的信息,并专门为获奖而趋之,有枣没枣打三竿去撞运气。不能说是不好。获奖,一是可以得到些奖金;二是对于从事专业的作者来说,有的奖可以作为职称评定的筹码;三是在部队可以晋级或记功;四是万一流传了还可作为资质走进专业团体。其余的也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其实,这并不是作为歌曲属性的本质的意义。作为歌曲属性本质的意义,不是获奖,不是奖金、奖杯和证书,而是流传。你即使获奖数十或百余,那还是要看,社会认知度如何?有一首流传了没有?

尽量做到写出的歌词不要和别人重复,这已经差不多是个老生常谈了。但是,尽量做到写出的歌词不要和自己重复,这个却是需要时常自我提醒或者反省一下。所谓的不要和自己重复,也就是说,你所写的几乎所有的歌词,不要在思路上,风格上,方法上等方面,自己和自己重复,也就是说,不要让别人看了你的歌词,就像原始工具制造出来的土坯,感觉差不多都是一模一样的。倘若如此,严格来说那叫生产,而不叫创作。

一种写作叫完成,一种写作叫最好。如果只是作为完成,你一天可以写出好多首歌词;但如果是为了最好,说的严格一点儿,那就不妨把“完成”当作垃圾,让“最好”养成常态。这样,那就好多天写一首了。这里,需要告诉你的是,你如果一旦把追求“最好”养成了自己的一种常态,养成了一种不可更改的习惯,那你可就无论如何不能忍受再回到原来的“完成”了。

写歌词的进步是来自于写作上的能力的提高吗?从基本道理上来说是的,但严格意义上说,其实并不是的,而是鉴赏能力的提高。鉴赏能力的平庸,很难让你在写作能力上提高。因为你心中没有衡量高度的标尺。于是,当你评论别人的歌词的时候,只能复制对方歌词里几行句子,然后说几句少油没盐冠冕堂皇的话,以充内行。

但是,到底怎么能体现出你的鉴赏能力呢?那就是,你要能够讲出门道,讲出味道,讲出别人想不到。

说到酒色之色,可能大多都会理解为好色。色,在佛教中即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世界,毫无色情之意。这暂且不说。即使红尘之色也分正色与邪色。正色,婚姻,同是阴阳交合,授精受孕,但乃为天地正道。红酥手,黄藤酒,红袖添香,雪夜泥炉,是为正色大雅。

孟子和告子辩论,告子说:食色性也。是把吃饭与交合作为人的本能同等重要来看待的。吃饭维持生命,性爱延续生命。如果再说到与歌词有关,孔老先生编纂中国第一本歌词集《诗经》就把“关雎”爱情歌词放到了开篇第一首,这恐怕也不是随便作为压卷的,属于正色。

除了正色那就是邪色或者说淫色。淫棍恶俗,苟且方面具体就不列举了。文学作品里的西门庆自然就是淫色。但不能一说到“色”便想歪了。从诗经的“关雎”到苏芮的“牵手”之作,正色的爱情歌曲始终是唱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