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解放军炮击金门的决策内幕

2022-05-30 10: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领导文萃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台湾海峡金门日内瓦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1958年8月23日下午5时30分,猛烈的炮火震动了金门,也震动了整个世界。近三万发炮弹从福建前线猛轰金门国民党军阵地,金门全岛顿时淹没在浓烟烈焰之中。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一下子从中东转向台湾海峡。

随着金门炮击的进一步发展,美蒋在金门、马祖撤军问题上发生了分歧,美国企图逼迫蒋介石接受“划峡而治”,实现“一中一台”的图谋。在这个关头,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作出继续将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集团手上、金马台澎最终一起解决的决策,利用美蒋矛盾,挫败了美国搞“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阴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逐步形成了后来被周恩来概括为“一纲四目”的祖国统一构想,对海峡两岸关系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中共中央军委也曾考虑准备攻打金门,但因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大量经费等原因,这项计划被搁置下来。

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出现了美国进一步插手台湾事务、美蒋联手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严重事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领导进行保卫领海领空主权的斗争,反对美台订立《共同防御条约》的斗争,并取得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重大胜利。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显露出美国长期霸占台湾的企图,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希望中美两国坐下来谈判以和缓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一直拒绝承认中国政府,也始终拒绝同中国进行外交谈判。但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也不得不作出某种表示。1955年7月13日,美国通过英国向中国政府转达口信:中美双方各派一名大使級代表,在日内瓦举行会谈。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正式开始,起初进行得比较顺利。到9月10日,在第十四次会谈中就两国平民返回本国的问题达成协议,发表了有关协议的声明。一时间,国际舆论普遍关注中美会谈,负责会谈的两国大使也成了新闻记者追逐的对象。然而,人们不久就看出,这将是一次“马拉松”式的、很难有什么结果的会谈。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当局除遣返国民问题外,并不想就其他实质性问题(包括台湾问题在内)展开认真的讨论,有意进行拖延。

1956年1月,中国政府公布日内瓦会谈情况,并通过印度向美国表示,如果再不解决问题,中国将另作打算。为了打破僵局,同年8月,中国政府还宣布一项重大决定:取消不让美国记者进入中国的禁令,并向美国十五家新闻机构发出邀请,请他们派记者来华作一个月的访问。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出乎美国的意料,使美国政府很被动。

美国采用拖延的办法不成,又变换手段。1957年12月12日,在第七十三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方代表、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通知中方说,他已经调任驻泰国大使,美国政府已经委任他的副手马丁参赞为美方代表。这是美国设置的一个障碍,想通过单方面降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级别,使会谈陷于停顿。在多方挽回无效的情况下,中国外交部在1958年4月12日发表声明,公布了大使级会谈长期陷于停顿的经过。

从讨价还价到借故拖延,再到中断会谈,暴露出美国政府根本无意通过谈判解决台湾问题,而想把“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固定化、合法化的企图。

美国在拖延会谈的同时,正逐步扩大对台湾的卷入程度。1957年4月2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一定情况下我们将会去防守沿海岛屿;那就是,如果这些岛屿的防守看来同台湾和澎湖的防守有关。”摆出在必要时将把共同防御的范围扩大到金门、马祖等岛屿的姿态。

台湾海峡局势从1957年开始,重新紧张起来。面对这样一种形势,毛泽东和中国政府不能不适当调整对美政策,从争取和平协商到加强对美斗争。

1958年6月1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召开会议,讨论外交问题。参加会议的,除中央政治局常委和部分政治局委员外,还有外交部负责人和部分驻外大使。毛泽东说:和美国接触的问题,在日内瓦会议时我也说过,可以有所接触。事实上美国也不一定愿意接触。同美国闹成僵局二十年,对我们有利。一定要美国梳妆打扮后送上门来,使他们对中国感到出乎意外。你不承认,总有一天你会承认的。一百零一年你一定会承认的。

1958年6月30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声明》。在这之前,中方曾在1月14日和3月26日两次催促美国政府派大使级代表恢复会谈。美国都不理睬,却故作姿态,似乎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断的责任是在中国方面。这种情况迫使中国政府不能不发表一个“最后通牒”式的声明。《声明》提出:“中国政府要求美国政府在从今天起的十五日以内派出大使级代表,恢复会谈。否则,中国政府就不能不认为美国已经决心破裂中美大使级会谈。”

美国不能无视中国政府这个声明,但又不愿认真对待。6月30日,先由国务院新闻发布官怀特发表谈话。第二天又由杜勒斯亲自出面,就中国政府声明发表谈话。他宣布,如果中国同意改变会谈地点,美国将指派驻波兰大使参加会谈。但他又说,美国不会向中国限期指派大使级代表恢复会谈的“最后通牒”低头。这种妄自尊大且自相矛盾的态度,使美国政府又一次错过了和缓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机会。

中国政府要求美国派出大使级代表、恢复会谈的十五天期限到了,却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正式答复。正在这时,7月15日发生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登陆的事件。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爆发革命,第二天美国就以此为借口对黎巴嫩进行武装干涉,同时宣布在远东的陆海空军进入戒备状态。美国的行径成为众矢之的,在世界舆论中激起一片反对声。中东事件虽然引起台湾海峡局势进一步紧张,但是这一事件毕竟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降低了其对台湾海峡的反应能力。而蒋介石却想趁火打劫,伺机扩大事态,在7月17日宣布国民党军处于特别戒备状态,同时加紧军事演习和空中侦察,摆出反攻大陆的姿态。

毛泽东抓住这个时机,果断地作出炮击金门的决策。

(摘自《毛泽东传(1949-1976)》)

猜你喜欢
台湾海峡金门日内瓦
迷人的日内瓦
日内瓦骑行之旅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日内瓦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精彩纷呈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下篇:九·一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