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训、校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探析

2022-05-30 17:11孙蓉蓉
关键词:校史校训学风建设

孙蓉蓉

摘  要:高校校史是高校办学经验、学源传统、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延续。高校校训是大学精神、文化传统、时代风貌的集中表征和理性总结。从本质上而言,对高校校史校训精神的认可程度会深刻影响当下的学风建设。具体来看:一是价值观念层面引领学风精神内核的形成,二是规章制度方面奠定管理制度建设的根基,三是行为规范层面规正全体师生行为标准,四是实践取向角度敦促学风资源整合和项目落成。因此,高校要在“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循环提高的过程中,提炼校训、校史之精华,以生生不息的大学精神培育充满活力的学风,从而滋养新一代青年学生不断成长、拥抱人生。

关键词:校训;校史;学风建设;关系架构

高校学風是领导管理作风、教师治学之风、学生求学之风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个体学生的求学理念、学习态度、方法和行为以及由此组成的群体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追求、行为规范和互助氛围。学风的形成和稳定既受到大学文化传统和核心精神的直接赋权,更面对社会风气和民众观念的间接渗透。前者的重要载体便是高校校训、校史以及由此孕育而出以价值共识、精神特质、行动倾向等为标识的校园文化和群体心理。梳理高校校训、校史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为加强高校自身文化建设奠定学理基础,在“打铁自身硬”的坚持中克服不良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自下而上深入挖掘高校文化特点和优势,在继承和发扬的实践中提升文化育人实效。

一、高校校训、校史的科学界定与内在关系

大学校史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大学校训是一句训言,更是一种精神。两者作为当代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构建起学风建设的生态环境和本质内核。因此,在对高校校训、校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进行学理研究之前,需深刻把握校训、校史的科学内涵,辩证分析两者之间的生成孕育关系,以对文化知识和传播途径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大学精神在新时代高校推陈出新、大力弘扬。

(一)高校校训的科学界定

1.高校校训的内涵

校训在各类典籍和词典中的解释如下:一是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把“训”解释为“从言” “从川”,明示“训”是能教人通于义礼的说教;二是《辞海》中指出校训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三是苏步青所著的《中学百科全书·学校管理卷》中,将校训解释为是学校所规定的对师生言行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四是李典所著《教育管理词典》中认为校训是体现一校精神风貌的训词[2]。一、二、三条均指出校训的德育功能——行为规范准则,第四条则点明了校训的文化根源和本质功用。总结来看,校训是高等学府历史传统、文化内核和时代精神的集中表征,是全体师生员工乃至校友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的理性总结,具有稳定性、传承性和独特性。

2.高校校训的外延

中国大学的校训可以说是一种舶来物,是由近代以文化殖民为目的的西方教会大学带入,如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最初的校训为“Unto A Full Grown Man”,后增设中文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后各大学多仿照并将设立校训成为必行事项。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虽无校训却有类似之事物:一是家训。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讲究“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将家庭伦理放在道德要求的首位,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风的养成。大家族内多有家训以教导子弟刻苦求学、处事做人。二是格言警句。其以俗语、歇后语、对联的形式广为流传,成为耳熟能详的道德倡议和行事准则,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俗语“吃一堑涨一智”等。当今多数高校校训仍沿用了传统骈文或格言的形式,多为四言八字或两言八字,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训因其短小精悍、内涵丰富而易于记忆;又因是学校历史文化、精神家园的集中表达而发人深省。当然只有真正进入全校师生的内心,校训作为精神标识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开始真正意义上独立参与群体生活——宿舍、班级、社团、党团等等,通过模仿—顺应—同化等心理实践历程逐渐被“社会化”。学生的社会化从某一层面说就是校训精神的内化和显化,许多学生甚至离校多年仍将校训作为立身于世的根本准则。校内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分子、价值多元的各类人群也因同一个校训而找到价值的归属和奋斗的目标,因而产生以校为荣、以身作则的强烈情感并付诸行动。这就是校训的凝聚力、感染力、动员力和持久力。

(二)高校校史及校史文化的科学界定

1.高校校史的内涵

校史1狭义上是大学兴建、办学、壮大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广义上是中国时代变迁、改革拓新的历史缩影,是高校成长与社会磨合有益经验的积累继承,更是高校历史传统和精神风骨的再现发扬。高校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因此具体来看校史是校领导呕心沥血、克服万难、矢志向前的领导史,是教师甘为人梯、默默奉献、授业解惑的教育史,是学生不畏艰险、刻苦求学、心寄祖国的求学史,更是全校师生追求自由、忠于真理、完善人格的精神史。

2.高校校史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史加上文化二字,校史成为修饰语,文化成为语义核心。高校校史即指将高校历史记录中分条缕析、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学校章程制度、课程设置、教师学生名目等等化繁为简、化实为虚,凝结整合为精神层面的文化传统、学术追求、道德标准、校园风气,产生潜移默化地感化人、教育人的功用。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风靡一时而又随时消亡的社会风潮、快餐文化不同,经过时间洗礼、岁月沉淀,不会因一时一风而改变,是深沉的文化根脉,是厚重的大学精神,是凝聚人心的共识记忆。

当今多数大学的校史撰写存在只写“纵向历史”、缺少“横向历史”的问题。这使得校史只有时间轴上事件的堆砌和罗列,缺少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及精神的凝练。而校史文化除了一小部分属于文字资料外还体现在校园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有具有历史意义的教学楼、人物塑像等,如见证了五四运动青年呐喊的北京大学红楼;制度层面有各级各类规章制度、奖惩措施、社团党团建设等,如清华大学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建立的清华周刊社、二十社等;精神层面包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学术传统、校园风气等。因此校史文化与学风建设有着更为直接的内在联系。

3.高校校史文化的外延

中国高校校史是一代代师生奋力拼搏、抵御外敌、光耀中华、复兴民族的奋斗史、光荣史,见证国家独立自强和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伟大历程,更是留下了坚贞不屈、艰苦奋斗、与国家民族共进退的优良传统,到今天仍是激励着新时代大学生向新目标进发的精神动力。按照文化分层理论“洋葱模型”,文化分为四层:最外表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建筑物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第四层是价值观。[3]校史文化包含上述四个层次,校史文化的核心层——校史精神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

每一所高等学府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诞生,受到地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学校的办学主体也有差异,最早的中国高校多由外国教会举办,后陆续有国民政府兴办的高等学府,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举办的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等学府,这些高校价值追求自然不同。学校的办学层次及办学理念不同,有综合性大学、医科大学、财经类大学、工科大学等等。这些差异造就了不同大学的不同特质,也形成了各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可见,校史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特色标识。

(三)高校校训、校史的内在关系

英国学者阿什比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4]校训也是如此,无论是中西方高校,校训都是在相对独立的大学组织形成后逐渐凝练而成。这符合基本的认知规律和逻辑规律:当一个组织不存在时,何谈精神价值;当一个组织刚刚萌芽时,也难以产生何种精神价值;只有当此组织成熟壮大,才能从发展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传承价值理念。校训与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学科设置等长期运行所逐步稳定下来的理想、风格、传统、气质一脉相承,本质内容涵盖高校历史传统、办学理念、精神追求等,而这正是一所高校在长期教学科研的实践中、在改进大众生活的努力中、在富国强民、振兴中华的行动中所积淀、所发扬的。当然,中国高校校训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时期时代旋律的深刻影响,但不可否认高校校史是校训的母体和本源。

校训一旦形成便具有稳定性和导向性,时刻指引着高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前进方向。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科学研究实践、服务社会事业以及国际合作道路等等都将围绕此展开,其目的是培养传承发扬本校精神、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高新人才并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社会文明风尚。校训脱胎于校史,却在文化传承中拥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凸显的美育价值。建国以来的高校校训多为二言八字或四言八字,其对仗匀称的句法格式取法于中国古代诗文、楹联、警句,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审美心理,具有形式美。校训内容表述意蕴深远,推崇理想境界和完满人格,能够获得一致认可、激发情感共鸣,具有理论美和情感美。因此,比起浩如烟海的校史,校训的美育功能更为凸出。二是极高的传播价值。高校校训简短明快,朗朗上口,极易口口相传、方便记忆进而深入人心。校训作为一句标语或训诫,可悬见于长廊、门牌等一切建筑之上;作为文化logo,可印制在衬衫、茶杯、书签等一切文化周边产品中。高校师生未必能对校史了如指掌,却一定能够对校训脱口而出,这就是校训超越校史的传播育人作用。

二、高校校训、校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架构

本质上,对高校校史校训精神的深度认可能呈现出当下的学风面貌。具体看,高校校训、校史在价值观念层面、规章制度层面、行为规范层面、实践取向层面引领着学风建设的目标、方向、基础、方法和实践。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渐进性、层次性和复杂性。细致剖析学风和校训、校史的内在联系,掌握促进或制约学风建设的相关因素,对于构建科学有效、健全完善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价值观念层面:引领学风精神内核的形成和发扬

价值观指决定“什么是值得的”的相关看法和信念,影响的是人们选择什么行为方式来完成生命过程,具有动机性、规范性和评价性特征。价值观既体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也体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校训是历史传统与时代气象的统一,是民族品质与校园风气的融和。其历久弥新的稳定性、与时俱进的革新性及大道至简的引领性深刻影响全校师生价值观的形成。

诸多名校的成功实践表明,校训在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和形成良好学风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设定校训为“刚毅艰卓”,其中所包含的坚忍不拔、刻苦自励精神鼓励战争时期缺衣少粮的联大学生始终坚定求学之目的和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刚毅艰卓”也是抗战时期民族精神和时代旋律之体现,时刻警醒联大学生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促使其形成自强不息的学习态度和产生持久内生的学习动力。好的校训激励学校管理层开阔工作视野、提升工作格局,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作风;引导教师摒弃学术偏见,抛弃功利主义,以追寻真理、育人成才为目标;同时能够动员学校全体成员包括隐性成员如退休职工、各界校友等上下齐心,为三全育人学风工作格局凝聚力量。

校史是学校存续的见证、发展的根基,校史精神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风的形成和学风建设的价值取向。大学在筚路蓝缕的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标志性建筑、文化标识及获得的奖杯奖牌、荣誉称号等对于当代大学生都有激励和感召作用,能够提升其爱校荣校的热情和责任感,激发其为学校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学习动力。校史中引领学校作出飞跃性进步且具有伟大人格的成功校长,潜心科研作出重大科研突破的知名教授都会于无形中引领青年学子,敦促其珍惜青春时光、争取拔得学业头筹、勇于攀登科研高峰;学校办学历程中涌现的优秀校友群体以其优异的学业成绩、凸出的社会贡献、赤诚的爱校情怀成为当代学子学习的榜样,是最为亲切、生动、具体的德育素材[5]。

(二)规章制度方面:奠定管理制度建设的根基和方向

《辞海》中将制度解释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6]制定制度的目的是明确工作职责、界定工作范围、理顺工作流程,最终推动理想价值在制度及行为层面得以落实。大学校训是学校精神、历史传统和理想追求的核心表征,是一所大学的“魂”,顺理成章成为大学制度建设创新的根基和依据,同时制度建设也是校训精神规范化、体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说校训精神内核与大学制度是互为表里、互相支撑的关系。以人事制度为例,其中的教师聘任制度最为关键,既关系到大学存续和精神传承,又关系到其他制度的有效落实。清华大学著名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學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7]要想使求真知、做真人在校园蔚然成风,就要聘请有真才实学的大师并发挥其在学术领域的带头作用和学生群体中的引领作用。因此,“大师”精神在教师聘任制度层面的落实继而将影响到科研制度、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的层层展开。

校史是大学办校经验教训的积累,各项现行制度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应学校发展需求不断创设、完善而来。蔡元培治理北大期间,从三个方面入手建构了北大的规则系统:一是围绕“学诣”和“研究兴趣”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二是针对“学问机关”建立科研管理制度;三是改集权管理为分权管理,维护教授治校。[8]三大制度改革措施遵循蔡元培一贯以来的教育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创举为北大师生建立了新的知识生产规则,一改学生中求学做官的衙门风气。北大民主科学、求真践行的校园氛围得以形成并延续至今成为北大鲜明的文化名片。做好学风制度顶层设计要以校训、校史精神为价值行为标杆,在制度中明确弘扬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同时柔化制度执行,强化部门协同,凸出制度的价值理性和人文关怀,真正发挥制度在学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三)行为规范层面:规正全体师生的行为标准和方式

思想引领行动,高校校训、校史以强大的精神力量领航全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也进一步规范其行动标准和行为方式。学风由教师治学之风和学生求学之风组成,校训对文化传承、人格完满的使命担当鼓励教师群体形成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在行动表现为认真对待教学,妥善处理好教育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校训对知识高峰、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鼓励教师群体以发现真理为人生理想,行动中表现为甘愿牺牲个人名利、捍卫真理权威,甘愿在科学攻坚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奉献一切;校史中保存的爱国爱校情怀、复兴中华志向激励教师群体以科技强国为己任,通过推动科学进步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助力。教师的言传身教会将校训、校史精神传承给学生,即以淡泊名利、真理为师、爱国荣校的治学之风影响全体学生的求学之风,进一步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克制不良行为。

当代大学多通过两种基本途径规范师生行为:一是制度约束。制定《本科教学奖励管理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学生违纪处理办法》《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规定教师教学育人行为及学生学习生活行为标准,对于跨越红线者予以批评处理,对于表现优异者予以表彰奖励,从正反两面划定师生行为的框架;二是环境熏陶。这里既包括物质环境,如校园风景、文化标识、标志建筑等,也包括人文环境如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校园优美的自然风光、随处可见的伟人事迹展板、校训标识等无时无刻发挥着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德育作用。学校根据关键时间节点进行学风主题教育,如入学教育中的专业引领、考风考纪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定期发布的课堂“六不”行为倡议书、诚信考试承诺书,对优秀师生的多方位宣传等。这都是为了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向上的校园风气,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行为,强化教师师德修养。校训、校史精神则化现于规章制度与文化环境中,时刻影响着沉浸于其中的老师学生的行为取向。

(四)实践取向角度:敦促学风建设资源整合和项目落成

校史校训作为当代大学精神宝库,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高校应将学校校史校训资源充分融入学风建设中,实现多重资源的全面整合。例如,将校史校训印入学校简章、招生宣传册、学生手册、毕业生纪念册等,帮助学生将校史校训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进而影响其学习态度和行为;将参观校史陈列馆作为新生入学的必备教育,在进行校史讲述时强调大学历史传统、学源优势、成功校长、知名教授、杰出校友等,以学校的奋进历程、师生的励志事迹激励学生不忘求学初心、牢记求学使命[9];在学校官网、官方微信开辟校史校训专栏,如“校史上的今天”“青年谈校训”等,创新宣传模式,让校训、校史精神入眼入脑入心,形成浓郁氛围和强大向心力量。

此外,通过打造品牌项目、创建各类平台、开展丰富活动推进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育新理念下鼓励学院组织竞赛培训、学生全身心参与竞赛,如“挑战杯” “互联网+”等。这不仅帮助学生将专业所学运用到问题解决的实践中,从而提升独立思考、批判思维能力,更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公平竞争意识和抗压品质。打造高水平、宽视野学术平台或文化讲堂,邀请专家名师就学科前沿、社会热点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促进健康向上、科学文明、追求真理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创新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学风活动,如“学霸笔记”展评、学业帮扶活动等,目的在于凸显榜样引领力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体验、锻造品质。

三、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加强对校园精神的培育,发挥大学校训、校史、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推动形成高雅的文化品位。”[10]无论是高校校训、校史精神还是受其深刻影响的学风都不是自然形成,更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代高校人锲而不舍地接续奋斗、不止耕耘,在“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循环提高的过程中,提炼校训、校史之精华,融合深沉的民族气质和崭新的时代内涵,以生生不息的大学精神培育充满活力的校风学风,从而滋养新一代青年学生不断成长、拥抱人生。

参考文献:

[1]刘东.论教风、学风、校风和校训[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5.

[2]王博甦.我国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15.

[3]金雁.以高校校史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17.

[4](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等,译.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5]孙永玉.校史校情:高校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J].中国高教研究,2006(01):64-65.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2:829.

[7]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0.

[8]龚正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学风建设经验探析[J].高教论坛,2017(11):28-32.

[9]杨鲜兰.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02):20-23.

[10]中国人民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EB/OL].[2015-12-20][2021-07-13].http://www.wenming.cn/specials/zxdj/hxjz/hxjz_yj/201606/t20160609_3430863.shtml.

責任编辑  韩  谦

猜你喜欢
校史校训学风建设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