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

2022-05-30 10:48陆苹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42期
关键词:探究性狐狸趣味性

陆苹苹

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促使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只有设置恰当的问题,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的关联点,才能增加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真思考、敢于发言,使语文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一、基于探究性原则创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遵循探究性原则,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探究性原则,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的悬念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曹冲称象》一文讲述了曹冲通过白己的聪明智慧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在讲解这篇课文之前,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动物世界》中关于大象的片段,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起来,然后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大象的体积非常大,如果让你去称它的体重,你会怎样去称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争先恐后给出自己的答案。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入新课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致非常高。在讲完这篇课文之后,笔者再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曹冲用这种方法是否很聪明?可是老师认为还可以改进一些,你们知道可以怎样改进吗?”这个探究性问题再次将学生的激情点燃,最终引导学生给出“用人代替石头”这样的答案。因为这两个探究性问题的引进,这节课取得了比预想更好的效果。

二、基于趣味性原則创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导入环节,或者课上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的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在课后总结的时候,基于趣味性原则创设问题,让所有学生均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狐假虎威》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狐狸遇到老虎,使用一些计谋让自己逃离虎口的故事。在讲完这篇课文之后,笔考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了这样一个趣味性问题:“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了狐狸,狐狸想和你成为好朋友,你会不会答应?”这个问题具有童话性质,符合小学生的喜好,看似与教学内容无关,实则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狐狸这个形象进行剖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分析人物形象和特点的问题,这种趣味性的方式更能吸引学生。在笔者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回答:“我不会答应它的。因为您一直告诉我们要做个诚实的人,狐狸不诚实,所以我要远离它。”也有的学生回答:“我会答应它。因为狐狸聪明、冷静,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没有选择逃避,反而想出自救的办法,我很喜欢它。”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对狐狸这个角色的形象基本上做到了全面、透彻的把握。

三、基于生活性原则创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合理地提出问题,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联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设置趣味性问题,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合理设定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知识的积累,丰富自身的解题经验。

例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以小溪、小路为叙述对象讲述好人好事的课文。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生活中的各类好人好事,如环卫工人捡到钱交给人民警察,公交车司机主动搀扶年纪较大的乘客上车并在下车的时候将其背下车,外卖员看到缓缓过马路的老奶奶后停下车扶着她过了马路等。这些都是发生在生活中的鲜活事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出来,以唤起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像雷锋一样的人?他做了哪些好事?模仿‘小溪‘小路的口吻讲述出来。”这样的问题贴近生活实际,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猜你喜欢
探究性狐狸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狐狸和猫
狐狸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狐狸便当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