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讽刺批评陶渊明

2022-05-30 08:33顾农
华声 2022年8期
关键词:熊掌陶潜诗云

顾农

陶渊明41岁时抛弃官职,回到故乡的田园里去隐居,他的诗多写田园生活,后来被称为“田园诗人”。王维则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一面大旗,所以曾经有人说,陶渊明是王维的“前身”,此说明显与事实不符。事实上王维很不赞成陶渊明,曾一再加以讽刺和批评,其《偶然作六首》其四诗云:

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有。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一作帚)。

《宋书·隐逸传》记载陶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值弘(按指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取酌,醉而后归”。王维的诗即取材于此,诗中感叹陶渊明弃官归隐以后收入锐减,弄得重阳节也过不好,亏得有白衣人奉长官之命送了些酒来。在王维看来,陶渊明兀傲自大,冒险弃官,经济上损失太大,未必是明智的选择。

王维本人是非常重视官职,很在乎收入的,他晚年过一种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就是既要风雅也要富贵。孟子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做官和隐居这二者本来也是不可得兼的,但王维却大有创意,他把熊掌與鱼一锅炖了,吃得有滋有味。在王维看来,官乃是高级的熊掌,隐只是低档的鱼。如果二取一,他当然取熊掌,所以安史之乱中,伪官他是接受了的;更好的是能够兼取二者之长,所以他晚年一直在李唐王朝安做高官,领取俸禄,同时又在别墅里享受隐逸生活的风雅乐趣。

陶渊明断然弃官回老家,过比较辛苦的日子,那种办法在王维是不可接受甚至不可想象的。王维固然是风雅的大诗人兼大画家,而同时仍然多有世俗的考虑,他又曾旗帜鲜明地批评陶渊明说:

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其后之累也。(《与魏居士书》)

其实陶渊明宁可不当彭泽令,也不肯向督邮米折腰,无非是不能忍受官场的约束,而所谓“乞食”乃是到朋友家蹭一顿饭吃——这两件事都合于他自己做人的逻辑,是完全正常的。但是站在深沉精致的个人主义境界里看,却是“忘大守小”的愚蠢表现。陶渊明的思想、做派同王维完全在两个频道里,他怎么会是王维的“前身”?

??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

猜你喜欢
熊掌陶潜诗云
基于双极性耦合磁场调控的高抗偏移偏转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冒死护友
陶渊明的小脾气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浣花笺上月下柳
——徐诗云素描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黄雅珍:“鱼”与“熊掌”可兼得
陶潜辞官隐情
诗云,一个混乱的另类女人——读莫男的《那情那欲那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