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沟通在老年患者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2022-05-26 02:00蒋启菊蔡瑛李宜芩
健康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门诊护理肢体语言老年患者

蒋启菊 蔡瑛 李宜芩

摘要: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用于老年患者临床工作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门诊收拾的老年患者中选择146例研究,依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组别,即实验与对照,各73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实验组实施肢体语言沟通,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8.63%,对照组满意度为86.30%,P<0.05。实验组不良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将肢体语言沟通用于工作内,可以提高满意度,改善不良情绪。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老年患者;门诊护理

门诊科室作为医院内患者最多的科室之一,其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需及时对患者实施紧急治疗,在医院内占据较高的地位。由于该科室内患者的病情较急,故常会出现医疗纠纷。而对患者实施输液的过程中,护士常需对患者实施护理,其存在较高的纠纷风险,对护理服务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积极探索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此改善护患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门诊收拾的老年患者中选择146例研究,依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组别,即实验与对照,各73例。实验组年龄在65-80周岁,平均为(68.91±1.23)周岁,男36,女37。对照组年龄在65-80周岁,平均为(68.92±1.21)周岁,男37,女36。对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2)年龄大于等于65岁。(3)意识清醒,可正常交流。排除标准:(1)无法正常沟通。(2)低于65岁。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实验组实施肢体语言沟通:(1)面带微笑、热情沟通: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其在接诊后常会担心自身疾病,故护士需面带微笑、热情、耐心接待患者,并以亲切的语言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同时询问患者的喜好等,以此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护士需要秉承着真诚的态度对患者及,提高信任程度,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进行肢体语言沟通创造良好的基础。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还需为患者及建立正确的治疗理念,鼓励并诱导患者自主按医嘱服用药物,也可以选择小礼物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鼓励。若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出现排斥、恐惧等不良情绪,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及时排解不良情绪,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沟通: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还需与患者进行配合。当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措施,并告知患者的疾病诱因、治疗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等,促使患者可以对老年患者产生正确的认知。科室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小讲堂,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讲解,通过简单的语言讲解让患者可以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并树立正确的生活模式。(3)与患者眼神沟通:老年患者在疾病发作后,常会出现不同的疾病症状,且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折磨。护士需要加大與患者进行沟通的力度,并积极鼓励患者配合临床治疗,以此缓解患者的疾病痛苦。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还需保持面部的良好状态,并做好眼神交流,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科室内自拟实验护理满意度评分调查问卷,问卷满分为100分,其中一共包含20项内容,最终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数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数可以将其分成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最终统计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标准:分数在80以上。满意标准:分数在79-60分。不满意标准:分数低于6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对比两组实验患者的负面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价,评估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本次量表评价的总分数为20-80,患者的分数越高越负面情绪越严重,分组越低则患者的正面情绪越好。

1.4统计和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数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x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t检验。P<0.05,则具有差异。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详细见表1。

2.2不良情绪

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显著降低,两组数据对比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门诊科室作为医院内的关键科室之一,其具有人流大、病种较多的特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显著提升,部分患者接受诊治的过程中,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诱发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对患者的依从性产生影响。因此,想要提高门诊诊治的护理质量,医院需深入研究可以提高质量的措施。而护患沟通技巧,不仅可以为患者展现出护士的热情,树立良好的形象,拉近距离,建立信任,还能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尊重。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将肢体语言融入其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改善患者存在的焦虑情绪。肢体语言作为一种通过身体各个部位对他人传达思想的一种护理方法,其可以良好表达自身的情感。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面带微笑对其展开护理,可以消除患者存在的陌生情绪,再加上护士主动安慰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当患者提出相关问题的时候,护士需要对其予肯定,并耐心听讲,通过游戏等方法,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配合程度。

综上所述,将肢体语言沟通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宇,王鹏,孟欢欢.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4):1906-1909.

[2]时秋珍. 肢体语言沟通对静脉输液患儿配合度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6(03):140-141.

[3]王泠. 肢体语言沟通在老年患者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1):180-182.

[4]马博.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2):129-131.

[5]曾军苑.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2):139.

猜你喜欢
门诊护理肢体语言老年患者
试析优质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论舞感培养的路径选择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