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022-05-24 22:22罗利君
今日财富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刚性柔性管理制度

罗利君

柔性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被应用到现代企业中,逐渐形成了柔性经济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柔性经济管理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民主、科学和人文三个方面。本文将对这种管理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管理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柔性管理的概述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在企业管理中,由于柔性管理的模式属于新生事物,一直未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强调刚性管理,重视强制性管理,并规定人员不能触犯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照规章制度办事,并完成系统规定的经济指标,否则企业将根据规章制度要求进行严厉处罚。柔性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人,必须通过营造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通过研究人的心灵活动规律,让人员自觉地遵守企业规定。因此柔性管理模式必须转变思考方法,用非线性代替原有的线形。如此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从繁杂的表现中寻找事情的内在规律性,并掌握其发展趋势与走向,以便于针对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举措与对策。

(二)柔性管理的内容

柔性管理是企业变革的最有效管理手段之一,它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濟发展模式。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在实质上是有所不同的,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经常可以看到刚性管理,因为刚性管理能够让员工工作更加高效,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员工只能根据管理规则做事,缺乏人性化使员工在极大的压力下工作。而柔性管理就不会有非人性化的规定,柔性化管理更加对人的日常生活、健康、心理状态等进行考虑。柔性化的管理更加考虑员工的个性,让员工处于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内心不会对工作有抵触,提高员工的自主工作积极性。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

(三)柔性管理的特点

第一,与传统的刚性管理相比,柔性管理在管理工作的决策方面,需要专家和协调阶层来替换取代原有的主管和指挥阶层,也彻底改变了它的形成方法,从过去强制执行,改变为组织员工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听取员工意见,然后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再落实决定的方式。

第二,彻底改变过去的传统组织化管理结构,将过去直线式的管理结构体系发展为扁平化和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从过去的领导统一指挥,发展为现在用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压平了层级制,简化了在不必要的连接中存在的组织,并逐步下放决策权,让所有的人员都可以根据情况,迅速解决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员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有效地发挥员工的作用。

第三,组织激励机制更科学有效,在更加柔性管理机制下,把物质激励机制与非物质激励措施有机组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效应。通过物质激励机制,能够解决需求较低水平的员工,而通过非物质激励机制的运用,则可以解决员工们更深层次的需要,如得到认可、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需要等。并且更宽松公平的工作环境,将会有更大的正面效果,可以提高管理水平的自主性。

二、柔性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价值

(一)柔性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

柔性管理重点取决于人员的心态,重视员工在公司工作中的角色,重视人、了解人、依靠人,通过满足人的需求,在内心深处激活公司每位成员的潜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使公司员工能够不遗余力地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而奋斗。在现实管理工作中,个人自觉地履行企业的要求和规定,或者被动地接受公司的要求和规定,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唯有把企业的集体意识转变为人的自发行为,才能产生柔性管理,也才能形成自身约束,才能激发自身驱动力。

(二)柔性管理对员工有持久的影响

柔性管理制度要求企业把公司的所有规定都转变为组织成员的共同遵守,这样企业不但要主动落实,而且还要自我保护,这一过程中需要公司内部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成员的实际行动。企业价值观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养成的,长期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也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如果把柔性管理模式上升到公司的文化层次,对成员自我管理意识的培育产生了强烈的渗透性。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经建立,就会形成持久的正向影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员的长期行动。

(三)柔性管理对激励员工非常有效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人的要求包括:对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最低层面要求,即生活需要、健康要求、社会要求,以及尊严与自身满意的更深层次要求。柔性管理工作,一般是指通过工资、发展、环境、自身满足等管理手段,采用人性化、适应性、柔性的激励方法,在满足员工底层需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关心员工的高层需求,使激励机制更为合理。

三、当前企业柔性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缺乏创新能力

柔性管理体系对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总体执行水准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更加灵活科学的管理制度,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力将可获得明显提升。但是很多传统的经营管理人员并没有远见和灵活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缺乏创新思想,也无法提供更加创新的管理手段,这也使得柔性管理制度无法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形成一定效果。

(二)缺乏企业经济管理目标

由于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很少确定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目标,或者确定了合理的目标之后因为决策能力较差、实施能力欠缺等原因,使得目标无法完成,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经营管理工作目标总是不能合理的达到,而这样的管理模式也不利于经营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企业管理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一些企业中,柔性管理的模式并不能成为企业一项基本活动,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也一直采用了传统的固化的管理思想方式,柔性管理模式也成为空谈,并不能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进行关注。因为没有足够的社会关注力以及对管理层本身的关注,许多员工敷衍了事地进行企业文化活动,觉得就算不参加也没有影响企业的整体工作环境,认为灵活的经营管理工作是企业行政部门的责任,并非所有员工都应该参加,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导致柔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凝聚力无法实施。

四、改善企业柔性管理模式中面临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企业良好运行

企业要积极追求市场竞争力,就需要不断改善产品,以减少生产管理成本。企业必须不断改善产品效能,转变经营管理思路,以满足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要。而柔性管理模式就是一个灵活的经营模式,它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从而改善企业的产品效能,为企业持续研制和完善新产品,以丰富产品种类,把单个产品转换为多样化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灵活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以吸纳更多的消费者。它也能够保障企业在产品制造和营销方面的良性运转,从而减少因为严格的管理框架所产生的繁琐的生产延迟和低效率的问题。柔性管理在高效管理企业经营、提升企业产出效益、维护企业良性运转、控制企业成本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越性。

(二)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融合,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虽说柔性管理模式有许多优点,但这并不表示着传统而死板的管理手段就是无效的,是必须要彻底摒弃的。恰恰相反,正因为刚性管理工作与柔性管理模式在目标上是相同的,二者是互補、不能缺少的。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刚性管理工作才是基石,而柔性管理模式则是对传统刚性管理工作缺陷的弥补。只强调刚性管理制度,企业会显得呆板和效率低下;只强调柔性管理制度,企业会显得无序和杂乱。所以,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建立刚性管理制度加以束缚,而在执行刚性管理制度时还要加入柔性管理,唯有二者一起推进,一起融入,方可切实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制定企业管理目标,提高企业员工执行力

柔性管理制度对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总体执行水准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更加灵活科学的管理制度,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力将可获得明显提升。体现在现代企业中,经营柔性管理工作目标的确立将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它主要是为了引导企业的战略发展趋势,根据新经营管理理论,构建合理的企业工作管理制度,并通过确立新的经营管理工作目标,明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从而避免了传统经营管理制度所带来的决策能力较差、执行力欠缺等问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经营管理工作目标总是不能合理的达到,而这样的管理模式也不利于经营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柔性管理机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性,柔性管理机制能够改善工作团队,为企业提出更合理的管理目标,并确定目标与员工共同负责,从而增强管理人员的执行力,进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整体绩效。

(四)灵活运用柔性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为顺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发展趋势,应用柔性技术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一个主要方面。为推动现代企业工作改革和创新,需要充分利用科学、现代化的技术柔性管理方法,在细节上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技术柔性水平。企业管理者在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应坚持技术灵活性原则,利用人性化的管理,指导和鼓舞企业员工,积极提升管理水平。而随着现代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管理者也必须更加大胆地探讨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的可行性,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并非一项孤立的工作,是同企业的全部工作系统密不可分的。利用企业内部工作系统的一体化,能够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更有效地提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综合效能,从而形成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体系。但作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形成灵活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系需要通过更长时间的积累和管理经验累积,通过不断完善灵活的经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内部工作方法,以保障企业的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建立有利于发展的灵活科学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

五、柔性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今,虽然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但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人员产生强大的责任感,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企业员工劳动的数量和品质。研究证明,柔性管理工作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二)对员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完善的激励机制必须保证各级员工的要求得以实现;以往企业实行的激励以物质激励居多,激励手法相对简单,但确实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是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工作需要,采取这样简单的管理模式,会有部分人员的工作需要不能满足。在激励方案设计的流程中,通过加入柔性管理思维,精神与物质激励有效组合,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实施不同激励措施,使每位人员需要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从而增加了人员信心,员工也可以更勤奋的工作。

(三)提高企业整体响应灵敏度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把柔性管理模式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而企业的灵活性也很大程度上能够在管理人员的灵活性中反映出来。企业的垂直组织架构逐渐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和弊端,开始逐渐被企业摒弃,并朝向网络的组织架构去应用,因为这样架构具有较少的层数,将实现更加柔性管理模式,既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效率,也能够更方便地传递信息。总之,企业通过进行柔性管理,大大提升了企业对整体的反应灵敏度,从而实现了各部分间的协同工作。

结 语

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意识到柔性管理的重要性。传统的管理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企业管理对现代企业而言是十分关键的,所以企业有必要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让员工自觉地遵守制度,以培养企业主人精神,从而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刚性柔性管理制度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中小企业柔性体系的协同与共治机理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智动柔性充电弓亮相上海
陶瓷压机机械结构刚性对能耗影响的研究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首款柔性智能手机上市
柔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