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南平市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研究

2022-04-20 09:43吴世娟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南平市特派员共同体

吴世娟

(中共南平市委党校 行政管理学教研室,福建 南平 353000)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南平,首创于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创立、总结提升和推动发展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1999年2月,南平市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有技术、有经验、有能力的225名干部担任科技特派员进驻215个行政村,为农民开展科技服务,开启了全国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先河。二十二年来,南平市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助推南平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科技特派员是科技人力资源,是“三农”工作队伍的主力军,对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实行有效的激励措施,有助于激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和企业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南平市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的现状

激励的目的是使被激励者更加努力,积极主动地完成组织目标。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使科技特派员资源配置达到最理想状态。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二十二年来,激励机制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特别是2017年以来,南平市结合新时代发展需要,先后出台了《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深化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十项措施》《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优惠措施,为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表1 2017-2021年南平市激励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措施Tab.1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entive measure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 of Nanping City from 2017 to 2021

对科技特派员而言,这些激励措施从制度、资金、利益、职称等方面为科技特派员考虑,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让科技特派员能更加安心,更积极地为乡村振兴奉献才智。目前南平市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主要采用了加薪激励、奖金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工作激励等方法,这些激励方法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政治的综合效应。

二、南平市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南平市地处山区,受地理条件限制,经济水平发展较慢,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支持力度有限,在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科技特派员发挥服务三农,服务发展当地经济的作用。

(一)用于科技特派员的保障资金发挥效用不高

南平市科技特派员队伍庞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创新创业,但在资金投入上,来源渠道有限;在资金使用上,存在效用发挥不高等问题。设立的1000万元的科特派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很难落实到位;总额5000万元的“科特贷”业务没有很好开展起来等。在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使用方面,经费使用范围规定和报销制度不够科学。科技特派员到一些偏远贫困乡镇服务点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往往需要自己驾车或搭便车,下乡服务产生的车辆燃油、过路过桥及差旅补助等费用无法报销。

(二)与发达地区相比,对科技特派员的物质奖励力度偏弱

南平市从2019年起每年评选一批“明星科特派”,“参照享受高层次人才政府津贴,所需经费从市人才专项资金列支”[2]。南平市高层次人才政府津贴的标准是24000元,分三年发放,这与发达地区科技特派员获得的奖金差距较大。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率先实行省市级科技特派员享受青田县高层次人才政府岗位津贴制度,对入驻青田县的省、市级科技特派员经年度业绩考核合格以上,给予高层次人才政府岗位津贴。对符合《青田县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的“七类高层次人才标准的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分别给予每人每月600元—10000元的政府岗位津贴”[3]。相比之下,南平市得到奖励的科技特派员范围较小,奖金较少,数量有限,对科技特派员的表彰以精神激励为主。

(三)科技特派员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在科技特派员考核评价方面,虽然已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科技特派员工作评价体系,但细化可操作的绩效评价办法与措施还不够完善,在加快科技特派员制度标准化建设方面进展不快。从2019年起,由延平区政府牵头起草,南平市科技局、南平市市场监管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开始联合制定省级标准《科技特派员服务规范》,但直到2021年11月23日,福建省地方标准《科技特派员服务规范》才正式发布实施,从服务、管理、评价等方面规范科技特派员工作。

(四)事业单位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和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的保障难以落实到位

早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之初,南平市就提倡科技特派员利用资金、技术入股,与农民或农业经济组织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但因为政策缺乏稳定性,相关部门认同态度不一致,导致事业单位绝大多数科技特派员担心自己收益没有法律保障,不敢投身其中。目前对事业单位科技特派员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利益保障,主要靠南平市出台的地方性政策,保障力度有限。如果事业单位的科技特派员获取利益的目标遇到政策性障碍,使收益无法得到法律保障,必然影响其参与组建利益共同体的积极性和忠诚度,减少在利益共同体中发挥技术和资源作用。

三、南平市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科技特派员使用资金的限制条件太多

南平市近年出台多项资金扶持政策,支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但在实际操作中,还不能充分发挥这些资金对科技特派员的创业支持作用,有些资金使用的限制条件太多,导致帮扶资金无法完全落实到位。2017年至2020年,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风险基金因为股权融资要求高,双方意愿对接不到位而很难落实到位,四年仅累计投资1050万元。总额5000万元的“科特贷”业务因为缺乏竞争机制,风险投资条件设置较多,难以拓展“科特贷”信贷领域,至今“科特贷”累计发放贷款仅3625万元,这与最初希望落实到位的资金扶持金额总数还有些差距。科技特派员每人每年2万元的工作经费不仅包括交通、通讯、生活津贴补助,还要用于发放工作绩效。由此,可能产生工作经费不足的情况,也可能因经费报销手续不够简化而限制了经费的合理使用,间接打击了科技特派员开展服务的积极性。现在许多科技特派员技术条件不缺,缺的是投资信心和资金烘托。得不到充足资金的配合,科技特派员即便有再好的技术条件那也是有力无处使。

表2 2017-2020年南平市科技特派员资金扶持项目及使用情况Tab.2 Fund supporting projects and usag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 in Nanping City from 2017 to 2020

(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了对科技特派员的奖励资金投入水平

南平市作为福建省北部的山区市,“经济总量偏小、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化现代化的水平总体偏弱”[4]。以2020年为例,在福建省各市GDP排行榜上,“泉州、福州两地经济总量已突破万亿大关,但南平市经济总量最小,增速比较慢”[5],GDP总量仅突破2000亿元,排名第九。南平市对获奖的科技特派员的奖励资金投入有限,导致发放的奖金不多,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对科技特派员的激励效果有限。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质支持,即使工作上再有干劲,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科技特派员来源多样化与管理能力水平滞后的矛盾

南平市科技特派员来自各地、各行业,既有省内专家,又有省外技术人才;既有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又有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且以兼职为主。有的科技特派员因工作繁忙,到派遣地点的时间较少。而科技特派员的监督考核主要依托原单位进行管理,监督约束主体和工作实际脱节,不能有效了解科技科派员的工作实绩。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向外推广,科技特派员选派队伍规模急剧扩大,造成管理体系跟不上对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管理与服务需求,由此导致在绩效考核方面对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不平衡,“考核评价的标准界定不准确,考核结果无法发挥自身作用”[6]。如果绩效考核管理不够科学,组织成员感受不到公平竞争的氛围,就会影响科技特派员自主创新的工作动力,也会影响科技特派员总体服务水平与质量。

(四)保障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和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许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员转化科技成果,开展农村科技创业,保障科技特派员取得合法收益。”[7]可见,国家政策允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教授以知识产权入股、技术入股、领办创办企业的方式获取利益。但现实情况却是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结成利益共同体所获得的收益没有明确的制度和法律予以保障。2019年12月南平市《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出台了《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备案暂行办法》,让事业单位科技特派员通过备案来明确利益共同体中双方的收入来源和所占比例,以此作为收益的合理依据,来保障其在参与建立利益共同体中获得的收益。但这只是市级层面地方性政策,保障力度不大。其他省市如宁夏科技特派员工作实行“三不三奖”激励政策,则是从省级层面规定“对科技特派员创业分红、收入多少不查”[8],相比而言更具保障性。

四、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完善南平市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运用物质激励方法,盘活激励资金的存量,持续提高激励资金的增量

1.加大直接用于科技特派员的财政资金补助力度

南平市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又是原中央革命老区。但由于长期经济发展较慢,依然需要省上、中央的有关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南平市可向福建省、中央争取一些科技特派员项目资金扶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南平市及十个县(市区)政府要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确保将每年的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划拨出一定比例的科技经费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针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使用不合理的问题,首先简化工作经费使用手费,确保工作经费用实用到位;其次适当增加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如浙江省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项目经费补助标准已从5万元/人/年提高到10万元/人/年,南平市可结合本市经济发展状况向福建省争取更多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使工作经费能充分运用于科技特派员下乡下村的交通、通讯、生活补助上。考虑到科特派服务区域的特殊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对科技特派员到偏远乡镇的服务点往返费用等报销问题可以专门规划出一块经费,以科技特派员到服务点次数及服务内容为补助依据进行直接补助。针对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时缺少相应资金政策支持的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或单位沟通协调,及时开辟绿色通道。

2.推动金融保险机构支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

在不突破“科特贷”贷款总额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拓展“科特贷”信贷领域,让多家金融机构参与“科特贷”业务,执行统一贴息政策,提高信贷额度,引导更多金融保险机构支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通过组织开展创新大赛、洽谈会、推介会等方式,加强双方沟通,对接投资方和创业方的意愿,放宽风险投资条件,“提高担保机构对科技特派员创业企业的融资担保积极性”[9],让科特派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落到实处,帮助支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和解决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的后顾之忧。

(二)通过树立榜样,发挥明星科技特派员的引领带动作用

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榜样激励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南平市近年来通过评选“明星科技特派员”等表彰奖励活动,不仅通过树立良好的榜样,还通过授予荣誉,让获奖科技特派员产生荣誉感和光荣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科技特派员工作上的自尊需要,激发科技特派员队伍奋力进取,具有良好的激励效果。

1.加大对“明星科技特派员”的表彰奖励力度

针对南平市的实际情况,积极发掘、培育一批新时代优秀科技特派员典型,促进经验成果的交流、运用和放大。对一些干实事、出实效的科技特派员,提高福利待遇,并予以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让科技特派员名利双收。让榜样激励的作用带动整个科技特派员队伍学习榜样,并朝着成为榜样的目标努力。

2.大力宣传“明星科技特派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工作重点已由原来的扶贫脱困转变到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工作当中来。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宣传也应该由主流媒体宣传扩大到广大田间地头,让真正需要科技特派员帮助的人民群众认可、支持并信任科技特派员。各级各部门可以通过公开宣传栏、发送宣传单、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借力各级融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服务三农的先进事迹,树立新时代科技特派员的榜样和标杆,激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3.依托教育培训平台扩大科技特派员影响力

2019年6月,南平市成立了全国第一所科技特派员学院,吸引了北京、海南、新疆、甘肃、宁夏以及福建省内各地的科技特派员前来学习培训。在此基础上,还可依托科技特派员学院教育培训平台定期组织举办现场会,让科技特派员参加实地考察、技术培训、座谈交流等系列活动,展示广大科技特派员的风采,“加强南平市科技特派员与其他省市科技特派员之间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助推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发展”[10]。并且依托教育培训平台扩大科技特派员在全国的影响力,从而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发挥考核评价正面导向作用,促进科技特派员良性竞争

1.不断完善机构管理职能

一方面从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入手。南平市作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首创者,为确保这项工作继续领跑全国,有必要加强工作管理机构建设,建议设立市、县、乡三级科技特派员独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增加编制,加强人员配置,以强化对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服务管理。另一方面从减负入手。运用市场化方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一些非核心的科技特派员常态管理业务,如网站建设、统计调查、绩效评估、培训交流等业务职能外包由第三方承担,使科技特派员管理部门可以从繁重的日常管理中脱身,集中精力抓好核心管理服务工作。

2.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科技特派员评价体系

针对科技特派员数量众多且来源渠道多层次,监督约束主体和工作实际脱节的问题,可以建立分类管理机制,对不同层次的科技特派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如南平市内行政事业单位派出的科技特派员由科技特派员管理部门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采取自查、抽查、普查等方式考评科技特派员服务频次、服务成效、服务满意度等内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派出的科技特派员由派出单位管理为主,以考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情况为主要内容。省外引进的科技特派员以主动对接和邀请指导为主,参照市高层次人才或政府顾问模式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考核优秀的推荐参与各类评先评优活动,考核不合格的直接退出科技特派员队伍。在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有了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报酬和奖励,做到赏罚分明,形成良性循环。

(四)目标设置更加明确,帮助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和企业真正构建利益共同体

组建利益共同体,其实就是以获取利益为目标,让双方都得利。组建利益共同体让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目标一致,并且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让科技特派员在工作中更有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针对南平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现状,要进一步促进利益共同体的组建,可以采用设置明确目标的激励方法。

1.明确目标导引,支持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和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

通过利益共同体这个平台,科技特派员可以运用自身的科技优势与市场对接来创造一定的收入,农民也可以提高生产水平,对收益更有信心。通过科技特派员自身的制度和机制优势,进一步放活利益共同体机制,实行扶持政策,让科技特派员和农民、企业共同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并通过多种渠道对利益共同体典型加大宣传报道,按利益共同体对地方财税贡献的增量或增幅进行考核评比,并进行奖励,在社会上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如台湾科特派吴记与邵武新生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投资成立台禾生态农业公司,种植大棚百香果300亩,带动100余农户增收近400万元。科技特派员吴记在组建利益共同体时,亲自参与到制定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与邵武新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努力,实现目标,为推动台湾农民在大陆扎根发展发挥积极示范效应。

2.健全“科技特派员建立利益共同体”法律保障体系

鼓励建立利益共同体的目的就是既让农民增收,企业得利,又让科技特派员凭借技术资源获取一定回报。但目前事业单位的科技特派员参与利益共同体的收益还得不到明确的法律保障。如果科技特派员因为收益合法的问题而看不到工作的价值,就会降低他们工作动机水平和工作积极性。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南平市要在国家所制定的有关法律基础上,立足于本地实际,探索通过省级立法,针对利益共同体双方的收益问题等进行规定和规范,“确保科技特派员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取得服务和创业收益的合法性”[11],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与经营实体订立合同的方式,保障双方利益。

“三农”工作在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之后,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科技特派员也有了新使命。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曾经强调,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激励机制创新,应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的崭新定位,结合南平市实际发展情况,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生力军的作用,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助力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南平市特派员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郑欣悦作品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