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精细化护理措施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及耐受性分析

2022-03-27 01:05黄庆群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耐受性肠内营养

黄庆群

关键词:全程精细化护理;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2

危重症患者由于感染、创伤等不良因素,机体长期处于应激、高分解、负氮平衡的状态,大多会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威胁生命[1]。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可有效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避免肠道菌群、内毒素等发生移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2]。但危重症患者病因复杂,疾病危重,且身体应激因素比较多,在肠内营养支持干预中极易出现不耐受的情况,影响干预效果[3]。因此,及时寻求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对于改善肠内营养护理与患者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全程精细化护理各个流程都细致入微,更加专业化、整体化、人性化,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同时,可提高护理质量[4]。但目前临床关于全程精细化护理措施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及耐受性应用价值报道较少,且探讨并不深入,鉴于此,本文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患者,展开以下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6-75岁,平均(60.50±6.54)岁,体质量指数17-24kg/m2,平均(20.50±1.12)kg/m2;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8-75岁,平均(61.50±6.56)岁,体质量指数16-24kg/m2,平均(20.00±1.13)kg/m2;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肠内营养禁忌症、且符合肠内营养指征;初始肠内营养能量摄入≥20kcal/kg/d,且无不耐受症状;患者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由于腸梗阻、短肠综合征等导致的肠内营养禁忌;为晚期肿瘤疾病、慢性病终末期濒死状态者;具有消化道重建术病史者;无法评估胃残余量者;预计生存期<48h;临床资料不完整。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开展肠内营养干预措施,并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若有立即针对性处理,并做好患者家属安抚工作。

观察组:常规护理+全程精细化护理:(1)成立精细化护理小组:由我院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2-3名相关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3-4名危重症专科护理人员、2名营养师组成精细化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查阅资料、参考相关文献,熟知精细化护理理念、内容与实施方法,基于患者病情,评估身体营养状态,制定精细化干预方案。(2)环节质量控制精细化:对研究入组医护人员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研究者-组长-护理人员,并严格落实早晚查房,于饮食、基础护理等方面细化护理计划。(3)肠内营养措施:由床位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配备肠内营养液,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持续24-48h肠内营养,初始肠内营养途径选择鼻胃管,目标喂养摄入能量应≥20kcal/kg/d,蛋白摄入量≥1.2g/kg/d。肠内营养时,可将床头抬高30°-45°,输注营养液前,使用加温器将其加热至38-40℃,并应用营养输注泵控制输注速度,最初为20-40mL/h,逐渐加量,若未出现不耐受表现,增加10mL/h,至输注速度为80-100mL/h,全天的肠内营养量控制在12-24h输注完毕,严密监测患者输注期间身体反应。(3)促醒干预措施:若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协助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大肌群锻炼等,主要包括上肢拉伸、卧推、抬腿等,若患者意识尚未清醒,予以合理的感官刺激,促进唤醒。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肠内营养实施情况,胃肠道耐受性情况,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

统计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时间、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并对比。

胃肠道耐受性评估标准:参考2016SCCM/ASPEN营养指南,基于临床实践总结,采用EN耐受性评分表评分患者胃肠道耐受性,主要包括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三项内容。腹胀/腹痛:0分:无症状;1分:轻度腹胀、但无腹痛;2分:明显腹胀/腹痛,但可自行缓解;5分:严重腹胀或腹痛、无法自行缓解。恶心呕吐:0分:无症状;1分:轻度症状;2分:恶心呕吐但无需胃肠减压;5分:症状严重需胃肠减压。腹泻:0分:无症状;1分:稀便3-4次、量<500mL;2分:稀便≥5次,量在500-1500mL;5分:稀便≥5次,量≥1500mL[5-6]。

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方法:采用Countstar全自动细胞计数仪测定患者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管道滑脱发生率+管腔堵塞发生率+反流误吸发生率。

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定标准:由精细化护理小组自制满意度问卷量表,分值0-100分,0-60分:不满意,61-80分:较满意,81-100分:十分满意,总满意度=(较满意+十分满意)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分析本文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肠内营养实施情况

观察组肠内营养耐受时间、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胃肠道耐受性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胃肠道耐受性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危重症患者收治量逐渐增加,此类患者由于意识、吞咽功能、运动功能障碍、急性应激反应等因素,机体长期处于高分解的代谢状态,极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病情康复[7-9]。相关报道指出,危重症患者应在进入ICU的24-48h内尽早启动肠内营养支持,并应尽快达到目标需要量,但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期间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腹胀、呕吐等不耐受症状,影响营养支持效果,预后不佳[10-12]。因此,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具有必要性。

常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营养支持效果,但效果不佳,患者满意度不高。精细化护理干预主要强调“精”,致力于将各类服务与护理工作做到极致,以细致入微的工作理念开展相关护理工作,优化护理流程,从而提高整体效果[13-14]。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肠内营养耐受时间、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胃肠道耐受性优于对照组,P<0.05。P<0.05。数据提示,与常规护理比较,精细化护理可有效促使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时间、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提前,改善患者胃肠道耐受性,有利于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主要是由于,由我院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相关医护人员组成精细化护理小组,可保证护理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参考权威文献、结合患者病情制定精细化护理方案,可保证护理工作的高质量进行。且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坚持精细化护理原则,针对性给予喂养量,并做好患者体位干预,加温营养液等精细化护理措施,可保证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有效进行[15]。此外,本文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提示,肠内营养护理中给予精细化护理可提高营养支持效果,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改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证实精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肠内营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改善营养支持效果,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16]。根据患者意识恢复情况,给予针对性促醒措施,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协助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大肌群锻炼等,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全程精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提高患者胃肠道耐受性,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继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向红,宫雪梅,王慧君,等.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在重症病人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20, 27(2):89-93.

[2]李阳洋,邵小平,丁菊飞,等.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控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14):1052-1057.

[3]王俊霞,朱建华,薛阳阳,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存慢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21, 36(17):101-103.

[4]佐涛,胡艳,罗婷,等.急危重肺病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精细化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21):2937-2941.

[5]邸洁,尚昱君,王素梅,等.基于喂养流程的脓毒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与管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20, 27(1):50-55.

[6]Qian-Nan Yu,Zhi-Hui Ji.F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lieves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decreases the adverse events in acute alcoholism patients[J].Am J Transl Res,2021,13(10):11671-11679.

[7]谢芳,黄琪,张小婉,等.不同肠内喂养方式对超高龄重症患者胃肠道耐受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1, 16(5):617-619.

[8]江方正,高堃,吴楠,等.个体化运动处方在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期间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24):3306-3311.

[9]袁计红,金咏梅,陆雪琴.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胃肠不耐受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 26(8):996-999.

[10]谭亚容,刘永兰,胡勤燕.程序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医学报, 2020(S02):48-49.

[11]沈婷,蒋玲,朱月琴,等.基于精细化护理构建危重新生儿亚专科护理小组及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 2021, 21(2):136-140.

[12]练鹏敏,张晓雪,钟丽霞,等.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评估与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33):2636-2641.

[13]杨红,刘微.分级监控管理联合精细化护理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 2021, 27(5):883-884.

[14]吕红伟,王建莉.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颅脑損伤患者术后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0,21(5):532-535.

[15]Meng He,Ling Tong,Yongping Zou,etal.Effect of 5A nursing mode combined with fine nursing management on perioperative self-efficacy and living quality of hysteromyoma[J].Am J Transl Res,2021,13(9):10737-10743.

[16]董敬之,刘睿,李璐,等.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萎缩和营养状态的影响[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 33(7):844-848.

猜你喜欢
危重症患者耐受性肠内营养
ICU危重症患者为防止肠内营养制剂错位输入静脉的防范措施及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腹内压监测对开放危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的影响
黄鳝对常用消毒药物的耐受性反应研究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影响的探讨
小儿胃镜检查时耐受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