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新全家庭农场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探索与启示

2022-03-23 10:34邵科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机具农场大豆

文/邵科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其中明确提出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本文调研了河南省永城市新全家庭农场,力图用该案例来管中窥豹,初步讨论黄淮海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现实情况。

一、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背景

新全家庭农场创办于2014年,农场法定代表人刘新全是一位回乡创业青年、科技示范户。2014年,家庭农场开始租赁本村1580亩耕地,从事玉米、小麦和大豆等粮食作物的规模种植。2018年,河南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在当地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田野实验,当时项目方宣传说这个技术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的种植效果,项目方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和专用机械等支持,再加上当时农场基地的大豆症青病比较严重,正谋求生产结构调整,因此农场就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家庭农场在2018年种了50亩,2019年种了170亩,2020年种了500亩。

| |永城市新全家庭农场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探索

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方式

1.种植带宽选择。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最关键的是玉米和大豆种植带宽的选择。最初,项目专家给的意见是2行玉米、3行大豆的带状种植方法,其中大豆带与大豆带之间的间隔是40厘米,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的间隔是50厘米,大豆种植的带状总宽度是1.8米。由于这一宽度过窄,没有合适的农机具进行收割作业,2019年在专家指导下,家庭农场改成了2行玉米、4行大豆的带状种植方法,其中大豆与大豆之间的间隔调整为了35厘米,大豆和玉米之间依然是50厘米,大豆种植的带状总宽度变成了2.05米。2020年,家庭农场又根据农机作业便利性需要,进一步改成了2行玉米、6行大豆的带状种植方法,大豆的带宽压缩到了33厘米,此时的大豆总带宽变成了2.65米,这就使得家庭农场可以在当地租到相对成熟的农机具进行收割作业(一般是用来收割水稻的轮式机械)。透过这个带距的变化,可以看到农场始终朝着“玉米产量不降低,大豆多收一茬,作业成本又不太高”的生产目标在努力调整适应。

2.玉米大豆品种选择。家庭农场的大豆种植品种选择过“ 郑 7051”“ 郑 196”“ 郑 豆0689”“郑豆04024”等高蛋白又相对耐荫的优质品种。玉米品种选择过“郑单958”“登海13”“良玉99”等叶片紧凑型的优质品种,即玉米叶片主要往上长,而不是向四周扩散,这样就不会对边上的大豆产生过重的遮光效应,不会对大豆产量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3.农机具配套安排。起初,家庭农场没有专门的农机具,农场便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尝试着改装现有机械。后来,在播种机具上,试验项目方通过和农机厂合作,研发出了专用机具,并且以试验用途方式免费提供给农场和周边农户使用,厂商技术人员也会上门提供专门维修。在打药机械上,项目单位帮着研发出了比较适用带状复合种植的机具(能同时针对圆叶草和尖叶草开展差异化药物喷洒)。在收割机械上,农场一直是租赁他人机械进行作业。

三、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成本收益

| |永城市新全家庭农场玉米收获

根据家庭农场介绍,单纯种植玉米(大豆)与开展玉米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成本结构不太相同。其中关键是生产作业环节,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播种环节成本是60~80元/亩(单纯种植大豆的播种成本是25~30元/亩,单纯种植玉米的播种成本是35~40元/亩),复合种植条件下的除草环节成本是30~40元/亩(单纯种植大豆是15~20元/亩,单纯种植玉米是20~25元/亩),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收割环节成本是60~70元/亩(单纯种植大豆的收割成本是25元/亩,单纯种植玉米的收割成本是50~60元/亩)。上述各项构成,如果是租用他人机械进行作业,则成本至少会提高1/3。此外,农场的地租成本在400~450元/茬的水平(全年租金800~900元/亩)。

以2020年为例,当时农场开展带状复合种植的土地,每亩产出玉米约1200斤、大豆约190斤,当时的玉米收购价在1.1元/斤,大豆收购价在2.8~3元/斤。因此,开展复合种植的销售收入约1900元/亩,总的成本在1200~1300元/亩(地租400~ 500元 /季,700~ 800元左右其他成本),毛利在600~700元/亩。如果单独种植玉米,则产量也为1200斤/亩左右,销售收入会在1300~1400元/亩。成本会在900~1000元/亩,毛利在300~500元/亩(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单纯种植大豆的效益会更差,因此此处不再详细表述种植大豆的成本收益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复合种植比单纯种植玉米有200~300元/亩的毛利增多。

但据家庭农场介绍,复合种植会带来收割作业效率下降、产后秸秆废弃物处理成本增长和小麦种植时间延误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同一类型的收割机具,如果是收割单种的玉米田,一天可以收割120亩,如果是开展复合种植的收割,则一天的作业面积为80亩。同时,由于大豆的收割窗口期很短(完全熟透后大豆会炸粒和掉入农田中),只有2天左右,这就意味着复合种植需要更多收割机在短期内的作业支持,导致收割单价的上涨。

此外,由于复合种植的产后秸秆废弃物处理更为复杂和耗时,因此会增加10~20元/亩的作业成本。套种也会导致下一茬小麦的种植时间延后,并导致小麦产量下降30~50斤/亩。这就导致复合种植的综合毛利会下降40~60元/亩。2020年,新全家庭农场因为开展复合种植带来的收入增长总额在1万元左右,即每亩地比纯作玉米增收200元左右。

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困难与挑战

农场主认为当前开展带状复合种植的困难来自多个方面。

1.玉米、大豆的市场价格问题。在农场主看来,要想让农户保持住复合种植的状态,需要大豆和玉米的市场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价格太低会缺乏复合种植动力)。理论上而言,大豆的收购价格需要保持在2.5元/斤及以上的水平。

2.复合种植的农机配套问题。传统轮式收割机的作业宽度和带状复合种植行间距不匹配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家庭农场开展复合种植。农场现有的两台常规收割机分别收割玉米、大豆的作业方式,会导致收割成本的高企和作业效率的偏低,急需要专门机械的支持。

3.复合种植的社会化服务支撑问题。当地的社会化服务力量不是太强,而且存在收割高峰期社会化服务组织忙不过来的问题,很难有效支撑农场的带状复合种植开展。

4.复合种植的适度规模问题。这个模式的潜在局限性在于,只有适度规模的生产者才有可能获得带状复合种植的潜在效益。对于小农户而言,开展复合种植缺乏专用农机支持,存在较大的劳动力投入,不如外出打工收益好。而如果规模过大,也会导致农场机械不够用,无法在窗口期顺利完成收割任务。据农场主测算,在当地开展复合种植最适宜的种植面积为200~300亩的规模连片。

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政策支持

家庭农场主认为,要想支持当地农业生产者进行带状复合种植,除了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者补贴制度或者最低收购价格机制以外,还可以开展如下三个方面的政策探索。

一是加大专用收割机的财政支持。比如给予足够的财政补贴支持农场购买专用农机具,或者由专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以相对低的价格租赁给农场使用,解决复合种植模式下机械化作业成本相对高的问题。在农场主看来,给予专用农机具的支持比每亩补贴两三百元现金的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能补给真正开展复合种植的主体,因此更根本、更可持续。

二是给予订单生产和配套支持。农场主建议可以探索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种植主体事先和某些国有背景的大豆收储企业签署中长期的订单种植协议,大豆收储企业、涉农金融部门和农机生产企业协同合作,基于此协议给予种植主体相应年限的专用农机具优惠使用支持(比如低成本租赁农机具)。

三是合理控制单体生产规模。通过财政奖补、典型示范等方式,将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单一主体生产规模控制在200~300亩连片的适度水平,确保种植者能获得合理收益,也有精力、有意愿开展复合种植。

猜你喜欢
农机具农场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农场假期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农场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一号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