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风建设实践探索研究

2022-03-22 13:13夏岩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提高成绩学风建设实践研究

夏岩

摘 要: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程,任何工作模式都不能一劳永逸,始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以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为例,在聚焦“立德树人”的基础上,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出发,利用“五维体系”的组织架构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抓好“教、学”关键环节,紧盯课堂、宿舍、考场等重要阵地,发挥学生骨干带头作用,做到全员参与、全程掌控、全方位教育指导,推动“三全育人”落到实处,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关键词:学风建设;提高成绩;实践研究

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全员参与的学风建设制度。学风建设未形成一整套全员参与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与高校要求的学风建设标准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影响了学风建设整体效果。二是教师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师是学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有时却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表现不闻不问,只注重教书而忽略育人。三是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学习的阶段性目標,平时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意志力不强、自制力差,逐渐养成惰性。四是学生对专业认知不足,职业规划不清晰。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对于专业前景和未来就业了解甚少,对职业发展规划缺少思考。五是外界环境诱惑多,时间利用不合理。参加社会实践和兼职现象严重,很多学生甚至缺课去做社会兼职,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践探索

1.健全完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全员参与学风建设。积极发挥组织育人的保障功能,健全和完善组织构架,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骨干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学生会、学生党员、学生团员、班干部“五个维度”的重要作用,组织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将学风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达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充分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风建设的直接和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在日常具体工作中做到:一是各项安排部署的执行者。作为团总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能够将学风建设的各项安排部署开展实施,并及时对开展情况获取信息反馈和及时校正,以加强管理推动和保障学风建设的落地与落实。二是学生日常管理的监督者。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各方面,对于学生日常考勤、自习、早操、第二课堂等情况要能够做到及时了解,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三是教学与管理沟通联络的组织者。在日常工作中,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出勤和课堂纪律情况,与任课教师充分沟通、听取意见反馈,切实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四是学生树牢理想信念的教育者。辅导员要经常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明确他们的学习目的,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

3.坚持“教、学”持续发力,常抓不懈。一是提升“教”的质量,吸引学生进课堂。首先,坚持以师德建设为导向,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求实作风。通过年度考核、师德考核,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注重通过优良教风带动学风,引导教师积极打造优质“金课”,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最后,创新师生交流沟通渠道,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主动走近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不同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改善学风。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习主动性。首先,坚持分类指导和全程辅导相结合。从学院和班级两个层面完善学生“导师”制度和“朋辈”帮扶制度,以各类考试为契机,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其次,开展月考复习。面向低年级学生采取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月考复习,通过阶段性考核来总结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再次,加强考研辅导,实现考研率的突破。协调指导教师、辅导员齐抓共管,鼓励党团学生干部带头报考,把学生工作中形成的良好作风带到考研学习上。最后,组织学习“脱贫班”,实现集体“学习脱贫”。面向基础薄弱、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业预警并开设学习“脱贫班”,发挥朋辈帮扶作用,提高学习成绩。

4.紧盯课堂、宿舍、考场等重要阵地,突出全方位育人。一是切实提高“第一课堂”到课率,完善课堂考勤制度。实行任课教师、班干部两级考勤,形成良好的纪律意识。二是推进宿舍文化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宿舍环境评比”“党员模范宿舍”等活动,培育和谐向上的良好风气。三是严肃考风考纪。要求教师严格监考的同时,组织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使其端正态度,诚信考试。

5.发挥学生骨干带头作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水平。一是实施“学生骨干素质提升工程”。把学生骨干培训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每学期对学生会、学生党员、班团干部等组织培训,夯实学生自我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水平。二是以党支部为核心,团支部为主导力量,班委会为主要执行机构。建立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学生管理团队联合例会制度,凝聚学生自我管理合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三是以党建带团建,开展“党员先锋工程”。要求学生党员成为创建优良学风的倡导者,模范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各项活动中挑大梁、担大任,在专业学习中当标兵,以卓有成效的党建和团建工作助推优良学风建设。

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主要工作成效

1.学风建设初见成效,实现“四个提高”和“四个减少”。通过开展不同举措的实践探索,学生道德修养水平、学习成绩、上课出勤率和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不文明现象、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不及格学生人数和考试作弊人数减少。

2.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显著提高。以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为例,通过采用不同举措和实践方法,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主要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率明显降低。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占年级总人数的50%,升学率达到年级总人数的7%。

结语

学风建设在新时代下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应继续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领,不断探索加强学风建设的新思路与新举措,逐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让优良的学风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本文系2020年首都体育学院党建研究课题重点项目“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背景下的学风建设实践探索研究—以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萌,潘磊.基于职业认同感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0(4):42-43.

[2]鲁宏浩.“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学风建设思考及路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8):63.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

sdjzdx202203231314

猜你喜欢
提高成绩学风建设实践研究
指导“高三班级成绩提高”的三点策略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有的放矢,决不放弃
高中生物通过做题提高成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