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蘸酱油,击溃“甜咸党”

2022-03-07 14:53黄锴骥柴煜洲
环球人物 2022年5期
关键词:豆腐脑小笼包豆花

黄锴骥 柴煜洲

身为吃货,我觉得,不少当代网友都是不折不扣的“雙标党”。看帅哥美女时,夸人家“可甜可盐”;一到了粽子、汤圆、月饼、豆腐脑,就要在咸甜上争出个高下,分出个你我。“甜咸之争”甚至随着留学网友远播海外,大家操着英文激辩,没争论出个胜负来,倒是让外国网友知道了我们本质都是吃货的事实。

甜咸,一字之差,个中的水却深不可测。普遍来说,北方人汤圆吃甜的,粽子吃甜的,月饼也吃甜的,可到了豆腐脑这儿,一甜到底的北方朋友,却非得吃一口咸的不可。芹菜、榨菜、黄花菜,撒点切丝的木耳,再淋上一勺卤,如果正义有形状,咸豆腐脑就是它应有的模样。

而南方人的口味呢,神就神在派系众多。北方一马平川,大家生活方式、饮食口味大差不差,大多数时候只是物产上的区别。南方就不一样了,隔了一座山,连方言都无法交流。你看,最能吃辣的和最不能吃辣的都是南方人,开吃之前能不先争为敬吗?就拿咸粽子来说,四川的粽子是咸辣的,甚至还搁花椒,广东人能接受吗?风平浪静的咸党阵营,水面之下暗流涌动。

不光如此。甜咸之争自古以来有粽子、汤圆、月饼、豆腐脑这“四大战场”,但偏偏就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还要开辟新战场。你吃过无锡小笼包吗?新鲜出笼、连褶子都那么可爱的小笼包,先轻咬一小口,再让汤汁流进勺子里,一口喝下……这是全世界小笼包爱好者的心水时刻,但在无锡,你得做好喝到一口甜肉汁的准备。没错,无锡的小笼包是甜的。而无锡的朋友则反驳我,这只是加了“一点糖”的小笼包罢了。我身为“甜党”也忍不住开杠:难道不是“一亿糖”吗?

还有些朋友热衷于点炮。荷包蛋是甜的还是咸的?豆浆呢?油条呢?西红柿炒蛋放不放糖?炒花生放不放糖?不说个明白可不行。如果碰上个彻头彻尾的“咸党”,问题就更多了:食物不仅得咸,还要咸得纯粹,咸得一尘不染,就算食材本身的甜味也不能露出半点。

我有个朋友是闽南人,面对每逢佳节就大掀风雨的甜咸之争,他一直表示“我不知道你们到底在争什么”。出于对他“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好奇,我这个资深“甜党”和另一个铁杆“咸党”一块儿去了趟闽南找他。

到了闽南,我发现这里简直就是甜咸世界的乌托邦。豆花店里,既卖加卤味浇卤汁的咸豆花,也卖加芋圆淋蜂蜜的甜豆花;粽子店里,既卖肉汁横流的烧肉粽,也卖用来蘸糖吃的白碱粽;月饼既有咸肉作馅的猪肉月饼,也有传统莲蓉豆沙的甜月饼;至于汤圆嘛,甜咸都吃,来者不拒。

好家伙,管你是红豆沙委员会还是鲜肉代表团,是咸汤圆主义还是甜汤圆学派,外面诸君吵得你来我往,这里和谐同框,岁月静好地相处着。

但是,当这位闽南朋友端出芒果蘸酱油、菠萝炒猪心这等“高度包容”的菜色时,我和“ 咸党”朋友还是不约而同地后退了一步。那一刻我们心想:要不……我们还是继续争着吧?

生活在继续,甜咸之争想必也将永远进行下去。不过,有甜咸可争,还是分门别类地争,这也是一种“凡尔赛”啊!说明我华夏美食丰富至极!

猜你喜欢
豆腐脑小笼包豆花
有一种甜
小笼包
小笼包
包小笼包
蚕豆花
不要让别人吃亏
我的秘制豆腐脑
不要让别人吃亏
小笼包
外婆味豆花花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