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诗歌

2022-03-02 23:35张伟杰任海林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首诗乡愁意象

◎张伟杰 任海林

【写作任务】

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你思考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注意借鉴本单元诗歌在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使诗作多一些“诗味”。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全班合作编辑一本诗集作为青春的纪念。

【写作引导】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所选的五首诗歌都在反映青春之美,抒发的是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学写诗歌”是第一单元的写作任务,就是请学生们选择关于“青春”的内容,然后借用某种意象来表达这份情感,用一首抒情诗来呈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悟。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写诗歌”,就要对诗歌的基本特点、创作的基本规范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在诗歌创作中加以运用。

诗歌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诗歌的抒情性。诗歌具有丰富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没有感情不足以谈诗歌。在《致云雀》中,雪莱表达了他为实现伟大理想牺牲的决心,该诗的深刻意蕴在于诗人对人类的心灵美进行礼赞、对人生本体意义进行思考。再比如冰心的《纸船》,表达的情感是对母亲的思念。

抒情性的表达又需要情感的载体,那么诗歌就离不开意象,这是诗歌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意象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意”指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象”指的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选取的意象有湘江、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霜天竞自由”。

诗歌的语言还要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韵律感。诗歌的语言要锤字炼句,而诗歌感情的波动起伏,必然产生节奏和韵律。节奏和韵律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如闻一多的《红烛》中,诗人在诗歌形式上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节奏感,以与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

诗歌在结构上进行恰当的分行和诗句的排列,能够使句式错落有致,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音韵,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闻一多的《红烛》从整体上来讲,充满了流动感极强的动态变化之美,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性节奏。

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手法的运用。诗歌要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就需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强化渲染。

【课堂实录】

一、初步感受

师:在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所选的诗歌中,灵动的诗歌搅动了青年汹涌的心潮,绚烂的青春在不同时代激流中彰显了璀璨的风采。我们该如何表现青春之美,表达青春感悟?今天就让我们执青春之笔,抒青春之情—学写诗歌。请同学们诵读余光中的《乡愁》,小组合作讨论:这首诗好在哪里?

(屏显)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生:这首诗歌的构思精巧,分别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间段,按照顺序进行创作,并且分为四个小节,在形式上简单明了。另外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师:哪个小组还有完善和补充?

生:在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主人公小时候对母亲的眷恋到长大后对妻子的思念,到后来母子之间的生死相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深情凝望,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人生历程的沧桑体验。

生:这首诗歌的语言平淡浅显而又意味隽永,“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音词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师:这首诗歌的构思、意象、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我们从中初步感知到诗歌之美,也了解了诗歌创作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对诗歌的创作思路进行探究。

二、写作指导

1.融入诗情

师: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例,请同学们谈一谈,诗歌的情感从何而来?

生:这首诗歌首先呈现的是诗人在橘子洲头的所见所闻,再结合自身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形势,生发出独有的见解和感慨。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歌情感从何而来的理解很到位。《沁园春·长沙》上阕描绘的是一幅色彩绚烂、动静和谐、意境壮阔的湘江秋景图。词人面对如此壮阔的自然之景,不由心生感慨,发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慷慨之词。下阕所忆“同学少年”的壮怀旧事。这样的“同学少年”,宜当重任,成为国家命运的引领者和主宰者。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切的体验,包括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深入体会。

2.运用意象

师:我们明确了诗歌情感,那在创作的过程中,大家知道诗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吗?请以邹荻帆的《蕾》为例进行探究。

(屏显)

邹荻帆

一个年轻的笑

一股蕴藏的爱

一坛原封的酒

一个未完成的理想

一颗正待燃烧的心

生:诗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情感。

师:那用什么来承载情感呢?这种情感的载体被称为什么呢?

生:意象。

师:对!诗歌离不开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作者思想情感与具体形象的融合。闻一多的《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诗人邹荻帆通过“蕾”这一物象,透射出年轻人的身影,因而赋“蕾”以诗情。全诗运用五个比拟,展现了“蕾”的个性特征—乐观、淳厚、潜力、理想、激情……通过意象抒发自己的诗情和意趣,诗歌就会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还是以邹荻帆的《蕾》为例,请同学们探究这首诗歌意象组合的特点。

生:《蕾》这首诗歌的意象只是简单的串联。

生:这些意象由浅入深,形成了一个意象群体。

师:《蕾》中的意象是并列式组合。并列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处在平行的地位,共同组成一个意象群,表达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内容。诗人排列出五个意象来描绘花蕾的风姿,将它们全部并列为一个意象系统,具象的意象与抽象的情感就连接在了一起。诗人把花蕾形容为“笑”“爱”“酒”“理想”“心”,这都是独特的审美体验。五种意象的并列,把对青春的礼赞做了突出的渲染。《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几句就是一个并列式的意象组合方式。大家了解了意象的并列式组合,再以何宜陵的《变迁》为例,探究这首诗歌意象组合的特点。

(屏显)

变 迁

何宜陵

田野上的花

被爱她的人

关进珐琅瓶蓝色的围墙

急流中的船

被嬉戏的浪

搁置在金色的沙滩

在一部人间的喜剧里

在一部人间的悲剧里

生:这首诗歌的意象也是多样化的,但意思表达不在一条线上,明显有很大的反差。

师:这位同学的语感很好。《变迁》中的意象是交错式组合。诗歌作者有意把完全相反、互相矛盾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正一反、一平一奇的意象系统,造成一种出人意料、发人深省的审美效果。《变迁》中花长在田野与关进花瓶,船的前进与搁浅,这些矛盾的意象交错组合,形成一种艺术的张力。大家再以郑愁予的《错误》为例,探究这首诗歌意象组合的特点。

(屏显)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生:这首诗歌的意象关键在最后一句,点出自己仅仅是个“过客”,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这是突反式组合。在《错误》中,作者先从一个核心意象出发,围绕它组合一些层层推进的相似的意象,在诗歌意象的渲染做足之后,最后推出一个相反的意象,形成先扬后抑、先虚后实的诗歌情境,而最后一个意象,才是这首诗的真正旨趣。《错误》中最后“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过客”,将“美丽的错误”引起的哀怨情绪传染给了读者。这种组合意象的方法有其特殊的审美情趣。下面请大家以北岛的《宣告》中“从星星的弹孔中/将流出血红的黎明”两句为例,探究其意象组合的特点。

生:弹孔中流出的应该是鲜血,但在诗歌中流出的却是黎明。鲜血和黎明共同赋予诗歌深刻的内涵。它们之间有修辞手法,但这又是什么样的特点呢?还是不太明白。

师:《宣告》中的意象是叠加式组合。意象叠加,即将一个意象叠加在另一个意象之上。它实质上是一种隐喻,由于喻体与本体之间省去了联系词,故而两个具体意象就叠加在一起了。《宣告》中星星和弹孔有相似之处,鲜血和黎明的曙光有相似之处,诗人将美丽的星星与血淋淋的弹孔叠加在一起,烈士流出的鲜血与血红的黎明叠加在一起,寄托了烈士精神永存的寓意,也暗示了在特定时期要实现“只想做个人”的愿望也必须付出血的代价。请大家再次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探究这首诗的意象组合的特点。

生:这首诗中的意象明显是递进式关系。

师:《乡愁》这首诗简单明了,它的意象是递进式组合。递进式组合是以时间、事情或情感联系起多个意象,意象间构成层层递进的关系。《乡愁》依据时间变化进行推移,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的时间顺序将“邮票”“船票”“坟墓”“大陆”四个物象串联起来,诗人的“乡愁”最后在“浅浅的海峡”中慷慨而歌。递进式组合使“乡愁”逐渐沉淀出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表现力。

3.关注诗形

师:就诗歌的结构来说,分行分节是诗歌与其他文体的显著区别,这是由诗歌的情感性和跳跃性决定的。分行,一般是每句一行,依句分行。分节,类似于文章的段落,就是依意分节。下面是徐志摩的《偶然》,没有分行分节,请同学们将这首诗分行分节,并简要分析其效果。

(屏显)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学生自主展示练习答案)

师:比较之后我们发现,分行分节后的诗句带来了诗歌的结构美和韵律感,形式更加奔放自由,给读者以阅读的空间和视野。在分行分节的基础上,还有断行和跨行。断行是在一行意思连贯的诗句中为突出某些部分而人为断开。比如说《偶然》中“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这一句,运用断行来划分的话,就会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跨行又叫提行,是将一行意思连贯的诗句依照韵脚或节奏的需要分解成两行或以上。比如说“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运用跨行来划分的话,就会是“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下面是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一首《便条》的文字内容,请为这首诗分行。

(屏显诗歌,学生自主展示练习答案,教师点拨,学生展示原诗内容)

便 条

威廉姆斯

我吃了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大概是

你留着早餐吃的

请原谅

它们

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师:诗歌除了结构,还要格外讲究语言的组织。通过对上一首诗的学习,我们发现,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结构,还在于语言组织上的艺术手法。诗歌的语言可以从修辞、韵律、想象、陌生化等方面进行阐述。

(1)修辞手法

师:好的诗句是用最少的文字,击中人心灵、冲击人视听美感的语句。要学会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来描绘画面。请同学们以何其芳的《月下》为例,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屏显)

月下(节选)

何其芳

今宵准有银色的梦了,

如白鸽展开沐浴的双翅,

如素莲从水影里坠下的花瓣,

如从琉璃似的梧桐叶

流到积霜的瓦上的秋声。

生:比喻修辞。诗歌将“梦”比喻为“双翅”“花瓣”“梧桐叶”“秋声”,在进行比喻的同时,还对喻体的状态加以描摹。

师:理解到位!《月下》在运用比喻修辞的时候,还兼用了通感的修辞,语言含蓄隽永,意境清丽雅致。

(2)韵律

师:诗歌的语言除了修辞手法,还要讲究韵律。诗歌的节奏韵律除了起到音韵和谐的效果外,还影响诗歌的内容。请以普希金的《致大海》为例,赏析这首诗的语言韵律。

(屏显)

致大海

普希金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生:这首诗歌呈现出豪迈奔放、意境开阔的风格,读起来高亢激越。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歌的语言韵律把握得很准。这首诗的韵律铿锵悠远、深沉旷达,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的渴求。

(3)想象

师:诗歌要富于想象。例如食指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中写下的动人诗句:

(屏显)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师:著名评论家崔卫平对这一节文字评价道,“也许对心灵来说,能受伤害,才能表示它是一颗心”。这首诗通过想象,述以真情,将诗人对家的不舍,对母亲的爱,对前方的茫然表达得淋漓尽致。

(4)语言陌生化

师:诗歌语言还具有陌生化的特点。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源于情感深化,所表达的不是原生情感,而是审美情感。语言陌生化要求对意象进行创新,语言要有变异性,比如顾城的这首诗——

(屏显)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师:学了这么多,请仿照冰心的《繁星》,从生活中选取一个意象,尝试着写一首小诗。

(屏显)

繁 星

冰心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三、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了解现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并掌握现代诗歌写作的基本技法。我们通过学写诗歌,也进一步感受到了汉语言的魅力,感受到了文字写作的魅力。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去表达自己的青春年华吧!课后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首诗。

(张伟杰山西省阳曲县第一中学校;030100)

【名师说课】

写作的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表现出的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思维方法与品质,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综合素养。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核心素养,这节课有两点值得借鉴。

1.构建真实的写作情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多次提到“情境”,如“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综合性学习情境”“以情境为载体”等。语文学习离不开情境,写作更是如此。因而,真实情境下的写作不仅可以很好地驱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的欲望,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在写作中“无米下锅”的现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从而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我们该如何表现青春之美,表达青春感悟?今天就让我们执青春之笔,抒青春之情—学写诗歌。”关于“青春”的话题也最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要使学生的作文有新的增长点,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是有效的。

关于“诗歌”。好的教学流程应该是一清如水的,作文教学也一样。这节作文课的教学流程从“初步感受”到“写作指导”,尤其是“写作指导”上,从“融入诗情”“运用意象”到“关注诗形”,写作指导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关于“意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最突出的亮点是关于“意象”的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多地停留在对“意象”概念的阐释上。诗歌中如何选取意象,意象应该如何排兵布阵,这些问题常常被我们忽略,也就更谈不上有效的写作指导。而张老师从学生的“已知”出发,联系学生学过的作品,再恰当地补充课外作品,丰富并加深了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关于“练习”。写作教学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张老师不断让学生写作练习,一种练习的方式是“比较辨别”,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一种练习是“写作实践”,以加强对写作知识的运用。写作素养的提升也必须“做中学”。

如果谈一点建议的话,就是作为示范的语料,应该紧紧围绕“青春”主题,这样学生对青春的价值、意义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作文教学就不至于仅仅关注诗歌的形。另外,写作任务中提到“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全班合作编辑一本诗集作为青春的纪念”,这是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中很好的“项目学习”,也需要落实。

(任海林山西省太原市教科研中心;030002)

猜你喜欢
首诗乡愁意象
《上课没人抢》
永远的乡愁
乡愁
我想写首诗给你
九月的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