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孕期睡眠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的相关性研究

2022-02-18 07:08董响娇李华珍
全科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孕早期月龄婴儿

董响娇,李华珍

婴儿早期(出生后前3个月)是新生儿睡眠-觉醒模式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婴儿睡眠质量、睡眠习惯具有一定决定作用[1]。李正等[2]研究显示,1月龄婴儿睡眠问题发生率为37.9%,且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婴儿腹泻、母亲孕期睡眠、喂养方式等,且其他研究显示,母亲孕期睡眠紊乱可对婴儿早期睡眠模式发展产生不良影响[3]。但现有文献缺乏对母亲孕期睡眠与婴儿早期睡眠相关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孕期睡眠对胎儿生长及妊娠结局影响的分析,难以为母亲孕期、婴儿早期睡眠质量改善提供相关依据。本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的孕产妇60例,回顾分析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的睡眠情况,测定婴儿早期夜间睡眠情况,分析母亲孕期睡眠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9年2月产科门诊就诊,并于2019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的孕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我院收治的孕期妇女且娩出健康足月婴儿;单胎妊娠;孕检正常,且孕期无妊娠合并症;既往无精神疾病;孕期无镇静剂用药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婴儿伴有出生缺陷;婴儿伴有相关疾病,如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孕妇伴有其他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的疾病。孕产妇年龄(26.48 ± 6.67)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2例,剖宫产18例;男婴儿31例,女婴儿29例;婴儿出生体重(3 150±367)g;喂养情况:纯母乳喂养32例,配方奶粉喂养8例,混合喂养20例;家庭居住环境:良好40例,一般或较差20例;母亲孕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7分31例,≥7分29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孕产妇及婴儿的临床资料,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包括母亲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婴儿性别、出生体重、喂养情况、家庭居住环境、母亲孕期睡眠情况等,并测定母亲孕早中晚期睡眠情况、婴儿出生后前3个月睡眠情况,具体如下。

1.2.1 母亲孕期睡眠监测 采用华为公司生产的HUAWEI WATCH系列智能手环测定母亲孕早期(16周)、中期(24周)及晚期(32周)的睡眠情况,指导测定周期内(7 d)佩戴智能手环,通过“华为运动健康”客户端获取睡眠数据,阶段睡眠数据取7 d平均值。

1.2.2 婴儿早期夜间睡眠监测 护理人员指导婴儿母亲分别于1月龄、2月龄、3月龄满月当周测定婴儿夜间睡眠情况,每次连续监测7 d,婴儿母亲借助“婴儿早期睡眠日记”记录婴儿晚上睡眠时间、早晨觉醒时间。

1.2.3 睡眠质量评价

1.2.3.1 睡眠质量评价 睡眠数据监测结束后借助PSQI进行评价,量表分为自评(19条目)、他评(5条目)2部分,共24个条目,其中计分条目18个,均为自评条目,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方面,每方面评0~3分,总分0~21分,0~5分表示睡眠质量良好,6~10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好,11~15分表示睡眠质量一般,≥16分表示睡眠质量差[4-6]。

1.2.3.2 睡眠质量核心指标 睡眠质量核心指标包括夜间总睡眠时间、最长连续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睡眠效率。①入睡潜伏期:母亲孕期上床或婴儿床上准备睡眠至第一个睡眠片段出现时间;②睡眠效率:睡眠效率=(夜间总睡眠时间/床上总时间)×100%;③入睡后清醒时间:夜间上床后至早晨觉醒间的觉醒片段之和,能反映连续睡眠能力[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阶段的指标比较采取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母亲孕期睡眠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的相关性。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母亲孕期夜间睡眠质量 经PSQI量表自评得到,孕妇孕早期、中期及晚期得分分别为(5.23±1.42)分、(8.23±1.53)分、(10.66±1.73)分。孕妇孕早期、中期及晚期睡眠质量见表1。

表1 孕妇孕早期、中期及晚期睡眠质量

2.2 婴儿早期夜间睡眠质量 监测数据显示,3月龄婴儿与1月龄、2月龄婴儿的夜间入睡潜伏期时间显著缩短,而夜间睡眠总时间、最长连续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明显增加。详见表2。

表2 婴儿早期夜间睡眠质量

2.3 母亲孕期睡眠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母亲孕期夜间总睡眠时间、母亲孕期入睡后清醒时间、母亲孕期最长连续睡眠时间、母亲孕期夜间睡眠效率、母亲孕期夜间入睡潜伏期均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质量指标(夜间总睡眠时间、最长连续睡眠、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母亲孕期睡眠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的相关性分析(r值)

3 讨论

3.1 母亲孕期睡眠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母亲孕期夜间总睡眠时间为(458±42)min;孕晚期最长连续睡眠时间为(341±50)min,相较孕早期明显缩短;孕晚期入睡潜伏时间为(39±16)min,相较孕早期明显增加;孕晚期入睡后清醒时间为(43±17)min,相较孕早期明显增加;孕晚期睡眠效率为(81±4)%,相较早中期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3月龄婴儿与1月龄、2月龄婴儿的夜间入睡潜伏期时间显著缩短,而夜间睡眠总时间、最长连续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明显增加。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母亲孕期夜间总睡眠时间(r值分别为0.631,0.628,0.602,0.638)、母亲孕期入睡后清醒时间(r值分别0.622,0.625,0.617,0.607)、母亲孕期最长连续睡眠时间(r值分别为0.443,0.472,0.429,0.418)、母亲孕期夜间睡眠效率(r值分别为0.588,0.593,0.567,0.558)、母亲孕期夜间入睡潜伏期(r值分别为0.402,0.428,0.411,0.398)均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质量指标(夜间总睡眠时间、最长连续睡眠、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呈正相关(P均<0.05)。母亲孕期睡眠质量受到多因素影响,有数据显示孕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8.11%[8-9]。李梦洁等[10-11]研究显示,孕期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有孕期抑郁焦虑、孕期营养因素、孕期尿频、孕期激素水平。孕早期约50%的孕妇尿频,孕晚期80%的孕妇孕期饱受尿频困扰,导致孕妇夜间如厕次数增多,觉醒次数增多,睡眠质量受到影响[12];孕期孕妇雌激素、黄体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其精神、心理敏感度增大且压力耐受度下降,易诱发抑郁、失眠症状[13-14];孕期营养因素缺失易引起睡眠障碍,如维生素D、铜、锌等,孕期维生素D缺失情况下,孕妇多伴有慢性非特异性肌肉骨骼疼痛,夜间入睡困难且易觉醒,导致睡眠质量降低[15]。婴儿早期是睡眠昼夜节律发展、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夜间总睡眠时间、最长连续睡眠时间是反映睡眠觉醒节律的重要指标。相关研究显示,人类睡眠昼夜节律的发展始于胎儿期且胎儿心率昼夜变化与母体褪黑素、体温的昼夜节律变化趋势一致[16]。

3.2 母亲孕期睡眠调节护理对策研究

3.2.1 同伴支持式问答教育 选择孕早期、中期及晚期PSQI评分均<6分,且胎儿早期夜间睡眠效率≥75%的产妇8例为“同伴激励榜样”,按“1+1+5”模式组建同伴支持问答教育小组,即1名护理人员、1名“同伴激励榜样”、5例孕期PSQI≥11分的孕妇;护理人员组织开展问答教育,指导孕妇根据自身疑惑或认知不足编写“问题清单”,每人10个问题,所涉问题有孕期不适反应、孕期抑郁情绪、孕期饮食管理、孕期运动锻炼、常见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等,“同伴激励榜样”认领“问题清单”,并现场逐一解答,结合自身经验说明孕期情绪疏导方法,如正念瑜伽训练、正念冥想疗法、冥想音乐调节等,以缓解孕期抑郁情绪,每次30~40 min,共3次[17-18]。

3.2.2 取穴按摩安神助眠 护理人员选取孕妇印堂穴、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安眠穴、失眠穴,如以拇指指腹自印堂向上推揉至发际(反复20~30次);以双手示指、中指指腹对四神聪实施旋转按揉,每穴位2 min,以产生酸胀感为宜;以双手拇指指腹对安眠穴实施点揉,顺时针按揉1~2 min,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准;足浴后擦干,以拇指指腹自失眠穴向足跟方向实施推按,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3 min[19-20]。

3.2.3 择时吴茱萸贴敷助眠 取吴茱萸颗粒剂15 g,将食醋调制成糊状,备用;选取孕妇双侧用涌泉穴为贴敷穴位,借助乙醇溶液擦拭以清洁、脱脂,选用6 cm×6 cm大小的医用贴均匀涂抹备用糊状吴茱萸,并贴敷于相应穴位,贴敷时间为每日17:00,贴敷时长为4~6 h,并于睡前取下,每天1次,连续贴敷1周。

综上所述,母亲孕期睡眠质量与婴儿早期夜间睡眠质量呈正相关,临床应关注孕妇孕期睡眠并强化干预,以促进婴儿构建健康睡眠模式。

猜你喜欢
孕早期月龄婴儿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艺术家婴儿推车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孕早期保健指导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综合教育模式对孕早期高危妊娠糖尿病初产妇的效果评价
婴儿为何会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