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思考

2021-12-31 03:03张贤标
北方建筑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工程材料

张贤标

(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贵州 贵阳 550000)

现代建筑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人们对建筑的外观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十分重视建筑的使用寿命、功能价值。建筑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需要不断完善技术工艺,同时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本文从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环节入手,分析工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保障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促进工程质量、效益的提升。一方面,要做好成本管控,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应该做好施工管理,在施工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核,保障施工的安全合理。为此,建筑企业应该创新管理模式,促进管理质效的提升,使建筑工程与现代社会的建设发展相符。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城镇化脚步加快,工业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社会固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建设需求不断提升,对建设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很多建筑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市建设、国民居住的需求。但也有很多建设问题存在,包括投资效益不高、缺少偿还贷款的能力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工程质量,进而导致管理混乱、工期拖延等问题。此外,如果建筑工程管理措施不合理,还会带来污染问题,包括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1]。建筑工程涉及的学科较多,包括工程学、管理学、建筑学等,既具有管理学科的共性,也具有独特之处。工程管理与企业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工程管理主要针对施工质量、成本、工期等要素进行管理。所以工程管理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工程效益,企业必须要创新管理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利的管理策略,并且保障管理方案的执行力度。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第一,管理质量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信誉,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第二,建筑施工比较复杂,会受到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工程中存在很多交叉环节,对工艺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各个工艺之间应该相互搭接。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会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和建设质量;第三,当前建筑工艺、材料和技术都在不断创新,建筑企业也在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促进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创新。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 安全问题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保障施工安全,因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一些建筑企业安全意识匮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管理模式落后。现代建筑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建筑企业不再掌握充分的自主权和控制权,需要依赖于承建人,虽会收取管理费用,但各个建设环节依旧由承建人主导,可能会采用转包、分包等形式,造成安全文件的落实难度较大,无法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导致管理效果降低;第二,不重视安全管理。在施工建设中,没有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管理员或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技术标准、安全文件等落实工作,也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工程建设中发生安全问题,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第三,安全生产体系不完善。一些建筑工程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体系,但并不全面,且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机构没有彻底贯彻安全生产思想。主要原因是缺少责任制度,岗位部门的职责不够清晰,在经济合同中没有充分的体现安全生产制度,造成安全生产指标与要求不符。

2.2 合同问题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当前的合同管理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缺少合同意识。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缺少法律意识。在实际管理中,合同管理人员直接将合同发送给项目经理,彼此之间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项目经理不重视合同内容且缺少相关的知识,所以管理措施并不合理[2]。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由于法律知识匮乏,所以经常存在描述不严谨、内容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极易导致合同纠纷。一些无良企业甚至会采用“阴阳合同”的方式来谋取私利,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违反我国法律规范。第二,对合同风险认识不足。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没有详细分析、表述合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所以经常出现各种争议纠纷。建筑工程会采用分包的形式进行项目发包,因承包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合同内容并不一致,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在投标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包括工期、成本等,极易出现表述不清楚的合同内容,且投标管理和合同管理的对接不够紧密全面,造成工程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2.3 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确保质量是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务,但质量问题在工程管理中十分常见。引发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材料质量、机械质量等多个方面。在材料方面,由于对材料采购、检验、存储、运输等工作不够重视,造成材料的数量、质量与实际要求不符,或因为违规堆放(见图1)、运输不当等问题造成材料质量受到影响。没有做好监督和管理,在施工中经常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进而导致工程质量低下,甚至引发许多安全问题[3]。在机械设备方面,没有做好设备的养护、检修等工作。在机械设备使用的过程中甚至会出现违规操作等行为,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会带来安全隐患。此外,施工和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会影响工程质量,如果工作团队的业务水平较低,则可能出现设计不合理、施工不恰当、对接不全面等问题,进而影响工程质效。

图1 材料违规堆放

3 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 了解工程情况,明确目标组织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工程管理的效果,需要充分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然后明确目标组织,确保各个环节的完善。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合理安排各个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且做好监管工作,杜绝随意安排人员的情况。可以通过审阅图纸的方式了解工程概况,同时也可通过图纸分析工程采用的工艺技术,确定技术规范、操作要求等内容。详细分析工程细节,合理利用各项技术资料。此外,应该了解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文件等材料对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分析工程中有哪些环节比较薄弱,同时做好勘察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图纸内容,掌握工程概况[4]。在现代工程中,可以应用BIM 技术优化工程管理工作(见图2),采用该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根据模型掌握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工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而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例如,在国家会展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应用了BIM 技术,有效解决了组织、体量和工期等问题。应用BIM 技术后,国家会展中心工程顺利完成93 万m2的土方开挖,50 万m3混凝土浇捣和9 万t 钢筋结构吊装等体量较大的施工内容,同时保障了施工的安全问题,最终获得了“白玉兰”奖项。在桁架、主机房等部分的机电管线设计中可以应用BIM 技术,通过工厂化预制的方式促进机电系统内施工质效的提升,确保机电系统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在BIM 技术应用后,可以实现全面化预制施工,保障了该工程建设效率,满足工期要求。

图2 BIM 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

此外,组织调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图纸交底等工作,对施工组织进行有效的调控,确保施工目标的实现。应该根据组织设计、经济文件等要求进行规划,协调各个工作环节,尤其要做好关键部位的把控工作,有效预防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隐患。

3.2 重视安全管理,应用信息技术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安全放在首位,安全施工不仅可以保障工程质量,同时也关乎企业信誉。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落实有效的安全教育工作,还要做好安全巡查、监督等工作。在教育方面,应该开展相关的宣传、培训、演习等活动,也可以建立安全体验区(见图3),通过真实的体验来提升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5]。针对高空坠物等安全问题,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监督现场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降低风险概率。如果出现危险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人员急救等。例如,在三峡市建筑工程建设中,采用智慧化监管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同时还采用信用管理等措施。将参与企业、人员、项目都纳入在管理系统之中,开发宜昌智慧城市数据库和诚信住建APP,可以实现动态监管。尤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应该积极建立网络信息系统,采用实名制的管理方式,开通全市工程质量检测验证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凭条查询质检报告,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多依据和帮助。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可以减少数据滞后、边缘化管理、信息孤岛等问题,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质效。

图3 建筑安全体验区

3.3 保障工程质量,做好环节把控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同时控制建设成本,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对施工和管理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首先,要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不仅要安排专门的采购人员,严格审查材料的质量水平,还要做好运输、存放、抽检等工作。在材料进场之前需要再次检验,确认材料的数量、规格、质量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例如,山东省开展了全面的材料抽测工作,针对保温材料、混凝土实体、防水材料等重要施工材料进行抽测,并开展材料进场验收、取样复验等工作,随机抽检重要材料。针对预拌混凝土,还要检测构成材料、外加剂等质量。坚持“四不两直”的原则,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其次,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应定期维护设备,在使用前检验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问题,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和效果。应该制定定期维护方案,也要设置专门的设备存放区域。

3.4 强化合同管理,完善责任制度

在合同管理方面,应该强化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将合同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一方面,要对职责、权限进行详细的划分,确定主管、协管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合同起草、评审等流程。在合同签订完成后,还需确认双方对义务和责任的履行情况。可以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在招标阶段管理合同,对内容进行详细的编制和审核,主要审查工期、质量、计价等内容,为后续工作的落实奠定基础。在谈判阶段也要做好管理工作,保障内容描述的严谨全面,遵照法律规范拟定合同,做好法律教育工作,使管理人员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同时提升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工程管理工作中也经常出现各种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优化措施,不仅要做好安全管理,还要做好质量、合同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并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管理质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工程材料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措施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控制重点
如何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以促进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