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故里绿意浓创森谱写新发展

2021-12-06 02:46达州市林业局局长游金城
绿色天府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达州达州市绿化

达州市林业局局长 游金城

巡林.铁山国家森林公园

达州,长江上游古代巴人和巴文化的发源地、四川省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国家“川气东送”的起点站,素有“巴人故里、中国气都”之称。达州,是奋力打造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川东北城市群核心城市,四川培育壮大的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百万人口大市。千年的巴蜀文明塑造了这块土地不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滋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达州市土地总面积1658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79.9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70.22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55.16%。森林蓄积4677.14万立方米,现辖2区4县1县级市,总人口650万人。随着森林进城、下乡、入村、上路,这片土地上的城市、乡村、山水、田园,无处不展现着一派山水相融、林城相依的景象,一幕幕生机勃勃的森林城市影像添彩巴人故里,一幅幅波光艳艳的水墨达州画卷扮靓巴渠大地,山水之胜与人文之美造就了名副其实的“川东明珠”。

八台山

高位推动生态立市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2014年,达州市成功创建四川省森林城市。2018年,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达州全面开启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聘请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制了《达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7年)》;印发并实施《达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年度任务》等多个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一季度召开一次专题推进会,市人大、市政协一季度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或视察,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四城同创统筹、专班专项推进、部门密切协作、县市区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依托巴山秀水的生态基础、“西南奇胜”的得天独厚优势,达州市累计投入创森资金约63.54 亿元,全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森林增绿、道路绿化、水岸绿化、乡村绿化、生态文化七大工程建设,形成了“一心五极多点、一屏四带多廊”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绘就了林山、林水、林城、林路、林村相依相融的幸福达州蓝图。

莲花湖湿地公园

创建 让城乡更美好

为营造绿色空间,提升群众对创森获得感,构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游园、街道绿化多类型、多层次城市绿化体系,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生态需求。创森以来,达州市新(改)建莲花湖湿地公园、塔坨滨水公园、大寨子公园、黄泥扁滨水公园、开江县牛山寺公园、大竹县东湖湿地公园、宣汉县百节溪公园等55 个公园,面积达2094 公顷;完善提升城市防护绿地、附属绿地1287公顷;开展了金南大道、长田大道等 11条市政道路绿化工作,绿化城市道路99千米;每年适时开展城区退菜还草复绿,通过规划建绿、道路补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全市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83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41%,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幸福感明显增强。

塔坨湿地公园

为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市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市、县)—森林小镇—森林乡村—森林人家的系列创建活动。创森以来,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1个,全国绿化模范单位1个,国家森林乡村19个,省级森林小镇7个,省级森林人家28家,园林式单位59个,幸福美丽新村372个,绿化美化示范点845个,逐步形成了绿色底色、产业基色、文化原色“三色一体”的森林乡村建设格局。

创建 让森林更繁茂

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任务,达州市持续推进天保二期工程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全市73.23万亩国有林、562.68万亩集体公益林实现有效管护;巩固前一轮退耕还林成果66.58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23.37万亩,创森以来新造林63万亩;以提高森林质量为宗旨,大力开展人工纯林改造和森林抚育工作,完成道路沿线第一重山人工纯林改造2953公顷,森林质量提升4.6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上升至45.31%,与2017年相比提高了2.66个百分点;全面推进通道绿廊建设,新建和完善提升高速、等级公路等各类道路绿化805千米,完成水系绿化60千米,库区绿化1420公顷,全市道路、水岸林木绿化率均达84%以上,书写了达州绿化史上的新篇章。

坚守生态红线,落实管护责任。达州市建立了市、县(区)两级的森林防灭火指挥体系和专业队伍,全市火灾损失率远远低于上级下达的 0.1‰控制标准,连续13 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积极开展整治破坏森林资源、绿地等专项行动10 余次,依法查处涉林涉绿违法案件1277件;出台了《达州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达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力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国家林草局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为全国开展“五年攻坚行动”提供了探索性样板,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巴河春色

创建 让产业更兴旺

绿色带来生机,产业带来财富。创森以来,达州市以林业产业重点县建设为依托、大力培育银杏、油橄榄、香椿、白茶等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 46.7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 172.63 亿元,林农人均收入达2200 元以上。油橄榄、乌梅、香椿、树花菜分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绿升”牌特级初榨橄榄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开江县、达川区、大竹县分别获得“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乌梅之乡”和“全国香椿第一县”美誉。万源市、宣汉县、大竹县、达川区先后获得四川省林业产业强县;开江县、渠县、通川区先后获得四川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称号,全市“一县一品一业”的林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依托优势森林资源,加快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小镇等生态旅游建设,培育“巴山夜雨•水墨达州”文旅品牌。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2个、国家级森林和湿地公园5 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1个、省级森林康养人家13家、国家4A 级旅游景区10个。

创建 让文化更丰富

融入“巴人”、汉阙、红色文化和巴山渠水森林文化,打造具有鲜明达州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期间,精心打造花萼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态文化教育基地、百里峡森林文化教育基地、五峰山竹文化教育基地、賨人谷博物馆文化教育基地、达州植物园科普教育基地五大文化教育基地,全市科普教育基地达31个。

启动市树评选工作,征集市民投票10 余万票,进一步提升达州生态文化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门户网站、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大力开展创森宣传工作。接受四川在线记者专访,在国土绿化、中国绿色时报、四川日报、绿色天府杂志、四川在线、达州日报、达州电视台、达州凤凰山下论坛、市林业局公众号等省、市新闻媒体刊发各类宣传文稿;在公交车、出租车、单位、小区 LED 电子显示屏上,不间断滚动播放创森标语;结合林业知识科技“三下乡”“地球环境日”等活动,制作大型创森宣传展板,发放创森宣传手册 2万余份、创森环保购物袋 1万余个;印发创森简报80 余期;开展了以“创森”为主题的摄影、征文系列比赛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创森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

以捐款建绿、亲手植绿、爱绿护绿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发动干部群众参与城乡绿化事业,不断增强市民共建共享城市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连续3 年开展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幸福美丽达州”为主题的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市民义务植树达1220.26万人次,共植树3784万株,义务植树参与率达90%以上,人民群众的创森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三载砥砺奋进,而今硕果累累。650万达州人民栉风沐雨,不忘初心,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书写下又一辉煌篇章。达州,这座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的川东明珠,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正鼓起绿色的风帆,为建设成“绿色宜居、幸福美丽”的森林城市而砥砺前行。

森林小镇—洋烈水乡

猜你喜欢
达州达州市绿化
达州市
朱屺瞻《绿化都市》
吉尼斯世界纪录
Comparison of E—commercial Model Of Alibaba and Amazon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浅议“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达州行十三首(录五)
我爱绿化